??谦让表现出来的是胸怀的宽广,是对他人的尊重。谦让美就美在克己让人。人人都这样,就会减少摩擦,达到社会和谐。“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如果人人在交往中部能做到谦让,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现在,许多家长都把孩子看做“小太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如同“行星”?样,不停地绕着“小太阳”转,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这样,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就会形成一种“众人为我-的心理优势,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别人也喜欢吃,自己想得到的礼物,别人也想得到。在家庭中,往往出现孩子独占而不考虑长辈需要的现象。
??家长要明白,这个社会,没有竞争,就不会进步,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制约:但一味盲目地追求竞争而不懂得谦让,那“竞争”就会走进“死胡同”,变成自己的“独角舞”,最终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所以,父母既要让孩子学会竞争,又要学会谦让。只有具备较强的竞争意识又具有谦让的品质的人,才能在群体中,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团结他人,开创美好的未采。竞争、比拼和谦让,宽容并不矛盾,竞争,比拼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但是要尊重别人的权利,谦让,宽容的出发点是为了别人,但是要维护好自尊。两者结合可以让孩子学习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姗姗最不喜欢将自己的玩具分给别人玩了,每次家中采小朋友,妈妈都将玩具分给他们玩,姗娜心里可不高兴了。虽然姗姗每次都会照着妈妈的话去做,可心里还是不愿意。
??一次,小姨带弟弟到姗姗家串门,还带了一个刚从商场买的天线宝宝。姗姗可喜欢天线宝宝了,可弟弟正抱着天线宝宝玩呢,姗姗想:弟弟…定不会愿意借我玩,我自己不也是不愿意将玩具分给别人玩吗?小姨看出了姗姗的心思,对弟弟说:“冬冬,快将你的天线宝宝给姐姐玩一会儿。”只见弟弟站起身来对姗姗说:“姗姗姐姐,给你玩吧,我家里还有一个。”“冬冬真懂事!-妈妈夸奖冬冬时,故意看了姗姗一眼,姗姗觉得惭愧极了。
??大凡世间万事,无不是“争则不足,让则有余”。邻里之间,同学之间、路人之间遇到矛盾,即使“有理”,让一让也会海阔天空,谦让是一种胸怀,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养。社会需要谦让精神,时代呼唤谦让精神,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孩子:在为人处世中须学会谦让。
??要让孩子养成谦让的品质,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淡化并消除孩子“众人为我”的心理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让孩子意识到大人同样喜欢吃好东西,好东西不是自己,?个人的,需要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电视时,孩子往往独占电视,家‘长可和孩子轮流看自己想看的节目,不要一味地迁就孩子。在孩子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意识到其他人的存在,是培养孩子谦让占占质的关键环节。
??2.鼓励孩子学会谦让
??当孩子有谦让行为时,家长应及时给予鼓励:“宝宝真懂事,学会照顾别人了!”。做得真棒,真是我们的好孩子!。通过家长的言语强化,孩子会逐渐懂得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受人欢迎的。
??3.多给孩子创造谦让的机会
??培养孩子的谦让行为,应时刻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如家里有小朋友来玩时,提醒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小朋友玩,孩子生日时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把蛋糕先送给爷爷奶奶吃,公交车上别人给孩子让座时,让孩子观察一下,车上还有没有比他更需要座位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给孩子创造谦让的机会时,父母不要把这种机会变成一种假象。一个孩子在家大方的不得了,家里无论谁向他要东西吃他都人方地给予。家里人都为有这样,个孩子而骄傲,同时大人们为了表扬孩子的大方而经常把吃的还给孩子。有一次,小表弟来家里玩,见到他手里的香蕉也慰吃,孩子的妈妈说:“小宝贝,给丧弟咬一口。”小表弟便?口咬了下去,没想到他“哇”的一声哭了。
??4.注重言传身教
??模仿足孩子的天性,家长应该在日常牛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以积极的影响。如:带孩子坐公共汽车时,家长在车上看见年迈的老人和抱小孩子的妇女,便主动起身让座。这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在孩子幼小心灵中进一步增强了尊老爱幼和谦让的意识。
??5.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促进孩子的谦让行为
??孩子年龄小,受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局限,语言发展不成熟,不能完整地表达谦让的意思,他们常常只知道谦让就是好,但是在什么情况下要让又不明白。所以,父母应先讲明为什么要谦让,对什么样的事要谦让,然后通过游戏,行动等来创造条件,促使孩子学会谦让。
??孩子们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被子都有属于自己的道路,我们可以用“孔融让梨”之美的故事来教育孩子,也可以用父母质朴的关爱来呵护孩子,但更应该以理智来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理解,学会善良,学会竞争,这将会使孩子一生都受益无穷。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39088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