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爸妈很纠结
上不上早教,这是一个问题。
随着80后爸妈的粉墨登场,传统教育淡化,西方模式盛行,五花八门的以“早教”为名义的机构教育正在刺激着现代家长的神经。但是也有不少家长,在孩子幼年时坚持以自己教育为主,因为他们坚信只有家长才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教育需求。究竟哪种方法更适合幼儿的成长呢?羊城晚报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番探寻。
早教机构:我们环境好更科学
焦妈妈在女儿4个月大时,便把她送进了一家高端的早教机构接受训练。9个月后,焦妈妈惊喜地看到女儿身上发生的奇妙变化。比如说,由于有老师的引导,女儿自己慢慢学会认识、体验、探索、玩耍,性格变得自信,开朗,见人喜欢打招呼,也非常懂规矩。6个月大就能跟着音乐打节拍,节奏感很强。
记者在珠江边一家大型的外资早教机构看到,在小班课堂上,老师、家长和孩子配合十分默契,大家围坐在一起,亲密互动,孩子们都表现得十分投入。老师唱歌、家长和小孩跟着打拍子,有几个月大的宝宝已经能够挣脱家长,自己敲打起节拍。早教机构还为0至3岁的儿童设置不同程度的课程,主要是音乐、艺术和游戏。
机构老师强调,“我们不教音乐,不要求孩子会唱什么歌,但是会让孩子感受音色的区别。我们不教画画,但是会不断想办法激发孩子自由创作的热情。”老师还表示,孩子没有对错,关键是如何引导。如果他不参加活动,证明该活动对他没有吸引力,那么我们就要给他变换另一个环境。早教项目看似简单,其中也有许多学问。老师说,在课程设置上有部分内容重复,但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赋予不同的含义,培养的是小孩的自信心。比如吹泡泡这个简单的游戏:学阶一,让孩子学会感受;学阶二,孩子视线会随着泡泡移动,训练孩子的视觉;学阶三,孩子会努力踮起脚去碰触,训练孩子的平衡力和协调性;学阶四,让宝宝发现,用不同方法弄碎泡泡,用手去戳、用脚踩、用脑袋顶都可以,这就是在训练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依次往后,孩子的想象思维、逻辑思维都会得到训练。
然而,早教机构收费昂贵是个不争的事实。据广州某早教机构教务总监Jessie介绍,课程收费平均约100元/节,一套课程包下来每年需要将近一万元。“毕竟我们的成本非常高,因为教具大多是从国外进口,一套要45多万元,而专业教师的工资占了我们收入的40%。”
对此等“奢侈教育”,不少家长望而却步,但也有家长认为值得。“3岁定终身,如果你有投资孩子教育的心理预期,就不会觉得贵了。”
家长:我们最懂孩子的教育需求
和机构早教相比,传统家庭教育更源远流长,很多家长也坚信不疑地沿用着这种做法。这些相对“保守”的家长认为,早教固然有必要,但关键还是要靠父母来执行,如果父母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完全没必要把孩子送到早教机构。
在媒体工作的邓妈妈,主张以父母言传身教为主的家庭教育,对女儿妞妞早教的(非技能型)训练,都是自己手把手教起来的。比如教妞妞学心算,邓妈妈就会跟女儿玩起“买菜”的游戏。用一些小卡片制成不同币值的钱币,把一些玩具当成红萝卜、猪肉、蘑菇等,然后告诉妞妞:“你用10元去筹备一顿饭,必须有肉、有菜、有汤。”然后,她自己当起了菜市场的小老板,妞妞便是来买菜的“小师奶”,用10元钱跟她买不同的东西,这其中包含了多次的找零过程,妞妞也就慢慢掌握心算的方法。
80后的陈妈妈也有一套家庭育儿经:零至三岁的孩子听觉敏感度高于视觉敏感度,脑细胞发育非常快,所以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听觉环境,陈妈妈经常在家放纯英文的儿歌、朗诵的CD碟,让孩子熟悉英语语感。“现在我说一句中文,他马上可以说出英文了。”陈妈妈很欣慰地说。
不少家长认为,早教的过程,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过程。寓学习于生活,在生活中自然地学习,加上及时的鼓励,孩子很快就会有成就感和自信心。只要家长耐心地坚持每日一点一滴的互动,传统的家教也接近完美了。
记者采访发现,坚持对孩子采取家庭教育的家长更为自信,尽管他们没有系统的早教理念和方法,但是坚信通过自己阅读各种育儿书籍和总结各种教育经验,也能摸出不少早教的门道。并且肯定自己比别人更懂得自己孩子的需要。这些家庭的孩子学习根基更扎实,发展更全面。
专家点拨:早教机构与家庭教育不对立
有多年学前教育经验的幼儿专家尚杰在接受羊城晚报家长采访时,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早教。
尚杰认为,在早教机构,可以让孩子在集体氛围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家长一对一教育做不到的。再者,孩子们在一起学习、游戏,可以互相模仿优点,学习如何同他人相处、合作,适应社会的速度会更快。
“早教和传统教育并不截然对立,家长不应期望孩子就这样成了天才。早教机构实际上更多是在教家长,家长进步了,小孩才有进步。更多的时间得靠家长细水长流的教育。”尚杰强调,“早教也不是万能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听课,回家须将学到的办法在平时生活中反复演练。如果家长不能持之以恒,学以致用,那么早教就不会有效果。”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袁爱玲也认为,父母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很重要,但再好的家庭教育也取代不了机构教育,当然也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机构教育上,家庭教育和机构教育是互相协调,互相补充的关系,双方如果配合得好的话,可以促使小孩健康成长。
有幼儿专家也提出,对于0至3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与父母的积极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不是某项特长或技能,况且早教机构资质参差不齐,即使正规的早教机构有其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但也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家长应该冷静对待有所取舍。从教育的角度讲,早教机构只能作为临时阵地,家庭才是教育的核心阵地。(记者陈晓璇实习生戴英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41347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