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爱捣乱是宝宝好奇心的表现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行为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捣乱是宝宝好奇心的表现,

  好奇则是创造力产生的源泉。

  每个成为杰出大家的人物,

  几乎都是好奇心

  从未泯灭的“大孩子”。

  幼儿心理学家认为,中外幼儿在1岁半之前的好奇心多能得到满足,而在1岁半之后,中外教育原则的差异性就逐渐表现出来??西方幼儿的好奇心仍然能得到无条件的满足,西方妈妈们往往不以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与整洁要求来限制其探索性行为,哪怕这一行为会留下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现场”。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条件满足宝宝好奇心的行为,就是留存“创造力”的火种的行为;可是如果宝宝的“捣乱行为”反复遭受打压,他当然会变得干净整洁、循规蹈矩 。但,他不再探索、好奇和发现,这里面的隐忧,聪明妈妈都可以看得到。

  测试:面对宝宝的好奇表现,你是何种妈咪?

  大多数蹒跚来去的宝宝都有打泼牛奶的经历,他们会奇怪于地毯为什么“喝”牛奶?一些捣蛋宝宝会受此启发,在地毯上泼果汁、番茄酱、白开水、食用油等,看看地毯还喜欢“喝”什么?遇此情况,身为妈妈,你的反应是:

  A.慌忙抢过宝宝手里的杯子、勺子,恼怒地说,“你真是一个闯祸精,这些东西怎能泼在地毯上呢?你毁了咱们家的地毯!”

  B.反正地毯已经弄脏了,想想各种污渍用什么清洗剂才能洗净。

  C.对宝宝说,咱们一起来观察地毯喜欢“喝”什么,哦,果汁和番茄酱会使地毯变色,炒菜用的油粘上了地毯很难洗得干净,白开水在地毯上渗透得很快,晒干后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来;哦,沾上饼干屑的地方,地毯蛀了几个小洞……看起来有些东西,地毯是不爱“吃喝”的。宝宝,咱们再来想一想,应该怎样给弄脏了的地毯洗一个干净澡?

  两三岁的宝宝特别喜欢敲打碗筷的游戏,经常一边敲打一边笑,把精致的小碗都敲出了豁口,你会做何反应?

  A.对宝宝说,吵不吵呀,你看你把饭碗都敲坏了,你将来会没饭吃的!

  B.对宝宝说,总这么敲有什么意思?你就不能干点有意思的事,比如背背唐诗讲讲故事什么的?

  C.妈妈知道宝宝想听听同一根筷子,敲在大碗和敲在小碗上,为什么听上去不一样,妈妈还知道宝宝一会儿用木筷子、一会儿用竹筷子,一会儿用勺子敲同一只碗,是想知道声音为什么有时候清脆,有时候又沉又闷对不对?妈妈陪你一起来敲。对了,宝宝还应该动动脑筋,看看还有什么东西能代替筷子来敲碗,什么东西敲出来的声音脆,什么东西敲出来的声音闷?

  下雨了,宝宝穿着雨衣和高筒雨靴踩来踩去玩水,看到地上的水流还用手去摸一摸,还搬来小石块小砖头挡住水流,看看会发生什么。针对宝宝在雨中的好奇行为,你的反应是:

  A.一把将孩子拎回来说,叫你不要玩水你就是不听,地上的雨水多脏,能用手摸吗?着凉感冒了怎么办?

  B.由他去玩,既不干涉也不参与,就等着给他准备姜汤和热水澡。

  C.打着伞蹲下去跟孩子一起玩。跟孩子一起观察地上的水流为什么会打旋,水为什么是朝这个方向流而不是朝那个方向流;马路为什么修成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马路两侧的水流向了哪里?还有,为什么泥地吸水快,而柏油和青砖地几乎不能吸水?

  落叶满地的时候宝宝总是不停地停下来,捡拾落叶,他不停地提问,问为什么有的落叶是红的,有的是黄的,有的则是半红半绿?为什么落叶掉下来的时候总是“掌心向下”;为什么树上的叶子软软的,而落叶踩上去沙沙响,为什么落叶是脆的?你会做何反应呢?

  A.马路上的叶子那么脏,哪儿能捡啊?为什么叶子的颜色不一样,长大了老师会讲的,现在告诉你,你也不懂啊。

  B.随他去玩,一面等待,一面看报,对宝宝的“深奥问题”只是嗯啊敷衍。

  C.宝宝能这样问,说明宝宝肯动脑筋,说明宝宝越来越聪明,妈妈真高兴,不如这样,我们让幼儿园老师来开一节课,跟小朋友一起研究“落叶的奥秘”。宝宝,咱们一起来捡各种各样的落叶,回去以后查书、上网,再跟老师和小朋友一块儿讨论你的这么多个“为什么”。

  宝宝无意中发现了吸尘器的“妙用”,他开始像妈妈一样打开开关,聆听那嗡嗡的声音,他在地上撒了很多纸屑,吸进了吸尘器的“肚子”里,调皮的宝宝深受鼓舞,他开始故意把大米、绿豆、花生,还有小件的玩具撒在地下玩他的“吸尘游戏”,你撞见了这副场景会怎么做?

  A.大声斥责宝宝,并且打开吸尘器的收纳袋给宝宝看,说这么多干果杂粮与垃圾混在一起,实在浪费;而吸附玩具的出格行为还会损坏吸尘器。“要是这台机器不唱歌了,家里就没法打扫,妈妈只有罚宝宝擦地板。”

  B.当时没说什么,事后却把吸尘器想法藏起来,再也不当着宝宝的面使用吸尘器。

  C.干脆跟宝宝一起做实验,看看吸尘器“吃”得最快的,是纸屑、绿豆、花生、大米还是玩具锡兵,不过,在此之前要求宝宝与妈妈一起将收纳袋里的“垃圾”倒出来分捡,再玩“吸附游戏”。妈妈还可以用圆形的大纸筒套住宝宝的身体,让他扮演“吸尘器”,去吸附各种物品(实际是用手抓进去),切实体验吸尘器的负压工作原理。

  热爱美食的宝宝多数会玩“另类种植”游戏,当他知道多味花生和“状元豆”,是花生、黄豆加上十几种作料煮出来的时候,他会天真地认为将花生、黄豆与茴香、花椒、辣椒、桂皮一起种进阳台的花盆里,就会长出多味花生和状元豆来,面对宝宝的“荒谬”行为,你的反应是:

  A.大声嘲笑他的出格想象,并在亲朋好友间“传播”他的荒诞“事迹”。

  B.就让他去种好了,以宝宝的记忆计,妈妈敢打赌过几天他就会完全忘记花盆里埋着什么了。

  C.妈妈想方设法让宝宝了解多味花生和状元豆生产的全过程:带他到农民的花生地里收获一次,让他尝一尝带壳花生的味道,带他到炒货店里去参观,观察作料是什么时候加进花生里去的。同时,妈妈保留宝宝埋有“梦想种子”的“实验田”,看看宝宝最终会种出些什么。

  好了,测试做完了,选A最多的是常规的A型妈咪的典型作法,这是大多数妈咪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最原始、最本能的反应,这种做法虽然可以保证宝宝的安全和整洁,可以减少妈妈的工作量,减少很多麻烦,但无疑会打压宝宝的好奇心,棒杀宝宝因好奇而萌生的创造力和探究事物的能力。

  选B最多的妈咪是“纵容但不提倡”的B型妈咪,这类妈咪虽然表面上没有过多地打压宝宝的好奇心和尝试欲,但事实上她也没有给予宝宝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没有给予宝宝由点及面的探索方法,这样的妈咪带出来的宝宝,好奇心只是停留在“一时惊奇”上,没有上升到创造力大增的层面上。

  选C最多的妈咪,恭喜你,你已进入了创造“好奇宝宝”的聪明妈咪行列,你已在尝试用各种方式回应宝宝的好奇心,让宝宝的好奇更进一步,转换成一种独特的创造潜能和初步的“研究能力”。同时,你也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宝宝一起加入“收拾残局”的行列里来,从反面告诉宝宝尝试的代价,这样,宝宝了解了尝试的结局后,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制造麻烦”,他会尽可能细致地去观察,争取一次得出结论。

  培养好奇宝宝的N个原则:

  创设满足宝宝好奇心的环境

  对宝宝来说,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到处蕴含着可供探索的资源,小区的草坪、公园里的旮旯、种满花草的阳台、客厅一角还没有卖掉的包装箱、爸爸新购的车库……随便哪个情境,都可能成为引发宝宝好奇心、诱导宝宝提出各种问题的学习场所。妈咪要做的首先是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保证宝宝不被电到、咬到、磕碰到),然后就可以依据宝宝的兴趣提供各种实践材料和工具,放手让宝宝去探索。国外的父母,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提供一整套的玩沙工具,提供放大镜、标本夹,提供迷你工具箱和仿真炊具,他们很乐意让宝宝在玩得不亦乐乎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全家人一起来寻找解决方案。

  不要以成人的思维约束宝宝

  由于年幼宝宝的认知有限,可能会有很奇怪、超出成人逻辑的设想,这个时候妈妈切忌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束缚宝宝的想象力。比如宝宝观察到绝大多数落叶掉在地上都是“掌心向下”,他会认为那是“落叶宝宝”在亲吻大地妈妈,妈妈可以鼓励这个想法并让宝宝在脸颊下亲一下,妈妈不必强调说“落叶不是宝宝,落叶只是飘下来,落叶没有亲吻大地”。

  在满足宝宝好奇心的同时,锻炼宝宝的生活能力

  好奇的宝宝多半有超乎常人的“动手欲望”,表现为两岁不到的宝宝一定要拿家中的电视遥控器当“玩具”,不给他就大哭大闹;或者还够不着水池的宝宝,自告奋勇在帮妈妈洗菜、做饭,与其担心他们“闯祸”,破坏遥控器或弄伤自己,不如都给他各种用具的使用方法。两岁的孩子会挑看喜爱的频道,3岁的宝宝会在妈妈的指导下做色拉、用微波炉蒸鸡蛋,这都是满足宝宝“好奇心”的成果,只要妈妈因势利导,重要的收获还包括锻炼了宝宝的生活能力,使他在未来的探索活动中积累了基本的经验,也更有自信。

  鼓励宝宝有更多非常规的玩法

  好奇心何以能够上升为创造力?有时靠的正是一种非常规的的游戏手段。比如幼儿园老师让宝宝自己发豆芽,并让宝宝每日口述、妈妈记录“豆芽日记”,在收集好绿豆、红豆、芸豆、蚕豆之后,宝宝执意要让自己爱吃的怪味豆和鱼皮花生也加入“发芽”行列。迫不及待地干涉宝宝、试图将宝宝拽回所谓“正确的轨道”上来,恰恰使宝宝错过了许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岔道,比如上面这个例子,如果你不让宝宝种一种怪味豆和鱼皮花生,他永远也不会明白生的干果豆类与熟的干果豆类有什么不同,他也不会明白种子的力量来自何处,也不会明白为什么“芽长长了,豆子却变小了,”或者为什么“不发芽的豆子会发霉”。

  做“不知道”妈妈,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宝宝的探究心

  妈妈对宝宝的问题一概敷衍说“不知道”,当然会打压宝宝“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热情,但若宝宝每次问“为什么”,妈妈都忙不迭地给出标准答案,未必见得是好事,这等于是替宝宝省却了探究的过程,直接吃到了现成的“馒头”。而培养宝宝好奇心的最佳方式,却是从“种小麦”开始,一步一步做具体指导,让孩子最终吃上自己做的“馒头”,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不知道”妈妈意义更大??先说“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清楚”,再说,“不过我们可以去问百科全书(google、百度、新浪,或者宝宝的科学课老师);或者我们可以做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教育手段对宝宝形成创造力而言很重要,因为妈妈在这一过程中教会他“研究方法”,教会他到哪里去搜索正确答案。对3岁以上的宝宝而言,这是培养他的“学术能力”的重要过程。

  所以记得在回答“面包为什么会发霉?”“月亮干嘛要跟着咱们走?”“风筝为什么会飞上天?”之前,先反问一句,“宝宝怎么认为?”“怎么证明宝宝的想法是对的?”孩童头脑中的思维马达,才会发动起来。

  妈妈是宝宝的第一任教师,一个好奇心十足的宝宝,必须由对万事万物怀有兴趣的妈妈来“制造”,这是肯定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41410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