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孩子心中,妈妈要求高、管束多、爱责备,甚至言语粗暴,父亲则比较幽默、宽容,甚至慈爱,传统的“严父慈母”家庭关系被颠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清表示,她咨询过的案例中,70后、80后家庭中有七成以上是这种情况,但母亲过分强势,对孩子的性格成长非常不利。
希望爸爸强势些,妈妈温柔点
在12岁的小伟看来,妈妈样样管着他,不让他放学和同学玩,不让他去学喜欢的舞蹈,不让他看课外书……如果他打破了妈妈立的规矩,妈妈就会来个“河东狮吼”。他在日记里称妈妈为“母老虎”“霸王龙”,把自己称为笼中困兽,希望有一天撕裂笼子跑出去。
小伟说,爸爸很温柔,很有涵养,但就是不够强势。很多时候,爸爸想支持小伟的做法,可常常被妈妈吼回去。“妈妈张嘴闭嘴说是为了我好,我真想求求她,别为我好,别管我了。”小伟无奈地说。
妈妈这么凶,我想换一个
上三年级的雯雯说,妈妈对她非常严格,不仅从幼儿园开始逼着她学舞蹈,学钢琴,现在更是给她报了五个兴趣班,每天她下了课就是直奔兴趣班,周末更是全天上课。“最可怕的是,她特别爱唠叨,从我一进门一直唠叨到我睡觉。如果我考试考得不好,或钢琴弹错了,她还会发飙摔东西,骂我,掐我,特别可怕。”雯雯说,她现在特别讨厌学习,讨厌考试,为了能安全通过考试,她甚至拿钱给前后位的同学来作弊。
爸爸则是雯雯心里最好的人,不仅从来不打骂她,在妈妈发脾气的时候还会站出来护着她。平常,也会偷偷带她去吃肯德基,偷偷给她零花钱。
父亲缺席教育,妈妈被迫强势
雯雯妈妈说,她从来没意识到女儿这么害怕自己,直到老师给她打电话说,女儿用钱买通同学作弊,才知道女儿是那么怕她,怕考不好自己打骂她。“我也是没办法,老公常年在外出差,孩子的学习全落在我肩上,就怕太惯着她,学习跟不上。”雯雯妈说,她对女儿这么严,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能让女儿在婆婆面前争口气,“婆婆重男轻女,总觉得女孩是赔钱货,我就是要雯雯出人头地给她看。希望儿子成才,不得不扮黑脸
“我对孩子严格,还不是为了他好。”小伟妈聊起儿子对她的不满,自己也是一肚子委屈。她说,自己当年就是吃了学习不好的亏,大专毕业后没找着好工作。
如今,她希望儿子能好好学习,将来替自己一圆大本梦。“老公忙得没空管孩子,就知道纵着孩子的性子来,我要不扮‘黑脸’,真怕孩子被宠坏了。”小伟妈说。
在采访中,不少妈妈都表示,自己之所以被孩子讨厌,很大程度上和自己在孩子教育中承担了过多责任有关。“都说干得多,错得多。孩子爸甩手不管,我们管的人自然在孩子面前不落好。”孩子上四年级的王女士说。还有的妈妈表示,自己脾气大有时候和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回家有关,“工作压力很大,孩子再不听话,就很容易发作。”
双重压力下,母亲变“坏人”
“‘严母慈父’和现在中国的社会分工以及家庭分工有关。”心理专家杨清说,现在家庭中男性的主要任务还是“主外”,女性不得不肩负起更多孩子的教育责任。在教育中,母亲更能体会宠溺对孩子成长的负面作用,只能板起面孔化身“严母”。而没时间管又心疼孩子的爸爸,出于补偿心理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慈父”。此外,大多数母亲除了在家庭中承担持家和扶养孩子的责任外,她们也有自己的工作,也要承担职业压力,这样在内外双重重压下,母亲与孩子相处时难免脾气急躁成为“坏人”。
母亲太强势,影响孩子“性商”
在家庭教育中,“严母慈父”的模式存在怎样的问题?杨清表示,这一模式对孩子的性格成长有着致命的伤害。“孩子眼中看到的母亲是强势的,父亲是温柔甚至是软弱的,但这和社会或影视作品中男女的形象又是截然相反的。于是,孩子困惑了,他不知道男性和女性哪种形象是正常的,从而无法确定自己的性别取向。”杨清说,很多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的“第三性”孩子就是这样出现的。而这样的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的自我性别模糊,“性商”不高,不会和异性交往,不懂得应该如何做男人和女人,一部分孩子甚至因此性别错乱,发展成为同性恋或双性恋。
杨清表示,虽说“严母慈父”有弊端,也不是说“严父慈母”就一定好。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应该多参与孩子的教育,使孩子获得相对平衡的父爱和母爱。同时父母要注意,回家的时候,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回归父亲、母亲、妻子、丈夫的家庭角色,不把社会身份和压力带回家。“关键还是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做父母,学会如何做个好父母,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最理想的家庭教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42128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