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年老的奶奶蹲在地上给孩子换鞋子,而孩子却心安理得,竟没有一声“谢谢”;孩子大小便在身上了,老师毫无怨言地帮孩子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却认为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表示;孩子的生日到了,妈妈为孩子准备了蛋糕,老师和小朋友准备了生日礼物,当生日快乐的歌声响起时,孩子高兴地接受着这一切,而没有想到要感谢妈妈的养育……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有些孩子对家长、老师的爱,熟视无睹,一种“感受爱的缺失”在幼儿身上很常见。
针对这一现状,万婴幼儿园结合母亲节的系列主题活动进行了让感恩教育走进日常生活的教学活动,万婴幼儿园的幼儿教专家告诉记者,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思维具体形象,情感的感染作用大,可塑性较强。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的心就在一言一行中
“感恩教育”应从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幼儿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学会感恩。让孩子知道,并非大恩大德才叫报恩,对父母点滴孝行,对他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都是报恩,如:主动问候父母,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没有下班的家人,帮助家人招待客人,对接送自己上幼儿园的老人搀着慢慢走不奔跑,与小客人分享食品、玩具、图书……教育者要引导、教育幼儿将感恩意识转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心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
关注现实生活的感恩细节,不仅仅是在幼儿园内形成良好的感恩氛围,还要家长大力配合幼儿园内的感恩教育活动,言传身教,做孩子的表率,营造温馨有序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生活中践行,让意识转化为习惯。比如适时让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多关爱呵护家中的老人,带孩子逛街时多向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等。
幼教专家告诉记者,有家长认为,孩子现在还小,对他们说很多关于感恩的话题他们还似懂非懂,但从幼儿园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的效果来看,现在很多孩子已经在行为上发生了改变,比如,自己的小手帕弄脏了会主动表示自己洗;奶奶端菜到桌上会说谢谢;晚上还会向妈妈撒娇说妈妈你上班辛苦了我来帮你捶捶背吧,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欣喜。所以说幼儿园开展的感恩教育将教学活动带进日常生活是非常有效的。
成人的榜样示范是关键
幼儿年龄较小,强化和模仿是道德培养的主要途径,所以榜样示范作用尤其重要。首先,老师要以身示范。如幼儿表现出关爱行为时,不吝惜说谢谢;面对家长时要尊敬家长,家长帮助教师做了什么要当面感谢并在班上当着全体小朋友的面表达对家长的感谢等。其次,要多挖掘幼儿中的典型和榜样,及时表扬。
再者,要发挥家庭中父母的示范作用。父母无论多忙,都要在假日带上孩子看望双方的老人。每逢节日或老人生日和孩子一起庆祝,对于帮助自己的人要表示由衷的感激,对于没有帮助自己的人要善于谅解,做好感恩教育的表率。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受到教育。
各种主题活动是契机
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学活动,营造氛围,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蓄情。让孩子学会“感恩”,即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加强思想意识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因此在教育中不能仅仅是针对感谢父母和老师。感恩教育活动包括学唱感恩歌曲,看感恩电影,收集家庭温馨照,说说亲情小故事,亲子作品大比拼,组织成立“帮帮团”,评选文明礼貌小标兵,角色扮演活动等。
另外,我国有很多带有感恩色彩的重大节日:如国庆节、母亲节、春节……我们要挖掘节日内涵,可以在这些节日里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特产、祖国的大事喜事;让幼儿为母亲做一些事,对妈妈说声“我爱你”、给妈妈一个拥抱、唱首歌、送句祝福;让幼儿了解健康的民俗习惯、社会礼仪规范……从而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美好情感和感激之情,使幼儿都成为一个富有爱心、至情至性的孩子。
自理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是保障
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是进行报恩的基础,我们要教育孩子逐步养成独立进餐、收拾碗筷、扫地、自己穿脱衣服等,培养幼儿独自生活、为他人服务的能力;家长要学会做“弱者”,告诉孩子自己工作的烦恼、辛苦,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他们对父母的爱。同时用游戏、儿歌、故事正面引导、榜样示范,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如用坏的东西修修再用等,通过这些让幼儿从中体会父母、教师的艰辛,在潜移默化中深化感恩之情。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42508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