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入园前准备不足会出问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入园入托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人类总是在同化环境和改造环境,在特定环境中生活的时间长了,这个环境就成为他的一部分,每件物品都不再是单纯的物,渗透着人的情感,其背后还可能隐藏着一段感人的故事。环境中物品的组合方式、自己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人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闭着眼睛都能准确地到达任何一个区域,取来任何一件物品。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整合出一套所在环境下的生活方式,方式与环境合而为一,我们把这种状态叫“同化”。

  小孩子用三年的时间同化了自己和爸爸妈妈所生活的家,还有家里其他照顾自己的人,如果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被扔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会感到非常恐惧。所以爸爸妈妈在小孩子入园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果准备不足,就会出现诸多问题。

  (1)由爸爸妈妈的焦虑引发儿童焦虑。

  我们已经说过,如果家长感到焦虑,担心小孩子也像自己一样,就会试图消除宝宝的焦虑。爸爸妈妈这时可能会和宝宝说:“宝贝,幼儿园特别好,老师也特别好,上幼儿园可好了!”这样说意味着幼儿园是可怕的,如果那地方特好玩,爸爸妈妈觉得宝宝上幼儿园特幸福,就不会这样劝宝宝。爸爸妈妈说这样的话时,明显地也是在说服自己。爸爸妈妈把小孩子带到幼儿园,用小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吸引小孩子,也是焦虑的表现。因为爸爸妈妈认定小孩子肯定会不喜欢幼儿园,才用自己认为最具吸引力的东西吸引小孩子。

  爸爸妈妈要先解决自己的焦虑问题,没有解决好,不要给小孩子做入园准备。

  (2)因介绍不当引发对幼儿园失望。

  对幼儿园介绍不当会引发小孩子对幼儿园的失望,因此给小孩子介绍幼儿园时,尽量不要说以下的内容:

  “看,幼儿园有这样大的滑梯,上了幼儿园以后你可以天天在这里玩滑梯了。”

  这样说,小孩子只记住了天天玩滑梯,以为在幼儿园就是天天玩滑梯。

  “老师特别好,她们就像妈妈一样。”

  小孩子发现,老师并不会像妈妈一样对待自己,她们的眼神和处理方式都不像妈妈,在还没有适应老师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恐惧。

  “小朋友都上幼儿园,他们在幼儿园可高兴了。”

  小孩子上幼儿园后发现小朋友们哭得很厉害,而且有小朋友打他,还有的小朋友不理他,这些都会让小孩子不理解,而感到没有安全感。

  “幼儿园每天给小朋友吃漂亮的小蛋糕,幼儿园的饭可好吃了。”

  当小孩子发现幼儿园的饭不是熟悉的口味时,可能会不接受,认为幼儿园的饭不好吃,而感到失望。

  ……

  如此等等的话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不要用语言笼统地描述幼儿园怎样好,而要用生动的故事给小孩子演示一个具体的印象。

  (3)因分离引发安全感丧失。

  小孩子的弱小决定了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而不熟悉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未知的、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小孩子不信任任何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这是生存本能决定的。它使得小孩子能够自我保护,在成人照顾不到时也能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幼儿园的环境对小孩子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同样会给他们带来恐惧。

  小孩子出生后将自己在妈妈腹中时听到的声音与妈妈的面孔配对,首先识别出了母亲,即刻将母亲的形象组织到自己的环境中去,成为环境结构的一部分。当母亲出现,小孩子就快乐,与母亲分离,小孩子就会痛苦。既而,小孩子将这种感情扩散到家庭的所有成员中,与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分离都会给他带来离别恐惧。这一切都无法在入园时获得完全解决。

  作为家长,只能对将要来临的痛苦做好承受准备,预先知道小孩子和家人分离后到了一个陌生环境都会感到非常痛苦。这样,在小孩子痛苦出现时,家长就不会觉得承受不了,失去了安抚小孩子的能力。

  (4)由同化到顺应引发心理失衡。

  小孩子上幼儿园后不哭了,并不等于就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真正的适应要经历一个顺应的过程,从同化家庭到同化幼儿园。我们前面讲过什么是同化。小孩子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同化了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的家庭,可是进入幼儿园后,一切都有了改变,老师不会像爸爸妈妈那样对自己的每一个眼神和每一个要求都回应得非常到位,照顾得体贴入微,小朋友们经常会与自己发生冲突,这些都会使小孩子感到不舒服,但小孩子又没有力量让老师和小朋友像家人那样对待自己。这种情况下,小孩子必须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通过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当成长起完全适应其他小朋友和老师的生存方式后,小孩子才算同化了幼儿园。

  这个同化的过程必须经历一个改变自己顺应幼儿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孩子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将这种变化过程叫顺应。顺应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经历这个过程之后,小孩子就成长了。顺应期的处理不当会加重小孩子的焦虑。

  淘淘的入园准备做得非常好,他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基本没怎么哭,表现非常好,每天跟着老师快乐地参加各种活动,可是一回到家里,就变得不可理喻,专门找到各种理由哭闹,看上去像故意折磨家人。他的家人甚至不相信他在幼儿园的良好状态,不理解为什么他在幼儿园表现那么好,在家却要这样胡闹。

  淘淘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顺应期现象”,淘淘白天的良好状态并不是从心理上适应了幼儿园,智商很高的他明白这里不是家,于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使自己表现为一个优秀的小孩子。一天下来,淘淘透支了自己的心力,到了晚上,会感到疲惫不堪,心烦意乱。对家人的安全感以及家庭环境的舒适,使他可以放松地去发泄自己的情绪。如果这时家人能理解这一切,给予耐心的倾听,小孩子就会发现,家庭仍然是自己的坚实后盾,从而能够补充白天透支的力量。小孩子内心带着一个可靠的充满爱的精神食粮,第二天精力充沛地去应付还没被同化的陌生环境。这对小孩子是非常有利的,就像一个吃饱了肚子要去打仗的士兵,无论心理上还是肢体上都充满了信心。

  如果此时家长不了解小孩子,不能耐心地倾听小孩子,在小孩子发脾气时也忍不住向小孩子发脾气,这样小孩子就像一个饥饿了很久的人,不但得不到食物,精神上还要更加饥饿,承受双倍的痛苦。第二天,小孩子会带着痛苦和不安再去面对还没有适应的环境。小孩子离开家上幼儿园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挑战,作为后方的家长一定要给前方的战士——小孩子——准备好充足的给养,让小孩子发现有一个温暖、坚实、依然如故地爱他的人群在做后盾。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45203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