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谁让孩子们依赖上了抗生素?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安全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经常去医院打针。听妈妈讲,那时侯医生使用的是青霉素,而且是肌肉针,我也就这样长大了。如今,我成为了医生,却几乎很少看到同行们使用青霉素和肌肉针。对于那些发烧的孩子,除了口服药物以外,我们使用更多的是三代头孢和吊针。门诊输液室里,每日都是输液的孩子,大多诊断是上呼吸道感染,不打针孩子就不能好吗?谁让孩子们依赖上了输液呢?

  打了一周的吊针

  “怎么?那孩子还没有好吗?”看到那个妈妈带着孩子离去的背影,我问了一下刚给那孩子看过的教授。

  “没有,已经打了一周吊针了,嗓子里的疱疹还没有完全消除。”

  我的脸感觉很红。这孩子,一周前,家属一直找我看,当时孩子不发烧,只是有点咳嗽。家属强烈要求给孩子输液,我则再三劝她不要给孩子输液。我说,只要孩子精神好,尽量吃药,能吃药不打针,不然总输液,会产生依赖。没有想到,这孩子吃了我开的口服药,维持了一周没有加重,可刚停止了口服药物,就开始烧了。孩子又被带到医院,如家长预料的那样,孩子开始输液,虽然烧两天就退了,可是家长还是坚持给孩子输了一周的液体。

  只是这一次,家属不来找我看了,原因不言而喻。

  无力的说服力

  这孩子曾经因为肺炎被我诊治,所以我对孩子的情况非常了解。这个孩子免疫功能很正常,但他是个过敏体质的孩子,很爱出湿疹,比一般孩子生病的几率要高一些,如果在家里有人照顾很少生病,每次生病都是上幼儿园不久发生的。我对孩子妈妈说过孩子的病情,建议她要好好护理,必要的时候让孩子晚点上幼儿园。我还给他们讲过我儿子只上半天幼儿园的故事。他们一直对我还算信任。可是,态度再好有什么用呢?没有把人家的病看好,于是自然失去了信任。

  这样类似的情况很多,每每遇到这些,我就感觉很脸红和尴尬,是自己的水平太有限,不怪别人。我怎么就不能让那些孩子不发烧呢?!再有力的说服在孩子发烧之后就变的异常无力。

  不打针就不退烧?

  门诊输液室就在我们病区的门口,那些在输液室里输液的孩子,总有那么几个是很熟悉的面孔。过一段时间,家长就带孩子来打针了。家长们总是苦笑着自我解嘲地说,我们又来了。这些孩子,似乎对输液很敏感,在家长的印象中,似乎不打针,就不可能退烧,就不可能看好,而且烧退了,他们还要坚持给孩子打针。他们要求治疗要彻底,不能有一点咳嗽出现。

  谁让孩子依赖上输液?

  孩子感冒发烧,然后输液,用抗生素,在我们中国是很常见的事情。据说在发达的国外,人家医生根本不给孩子吃抗生素,更别说输液了。可是,在我们国家,不用抗生素,不输液,尤其是孩子高热的时候,似乎很难给家长说出很强烈的不打针不输液的理由。大家都是一个孩子,我们医生敢给家长们保证孩子不用药,一定能好吗?尤其是在目前医生形象逐渐下降的今天。我们遭遇的不仅仅是尴尬。

  这些反复生病的孩子,为什么会对输液产生了依赖呢?那些输液依赖的孩子,究竟是谁导致的呢?都是我们这些越来越让人痛恨医生导致的吗?

  哪些孩子爱生病?

  为什么总有一些孩子反复生病呢?我经验有限,所做的是只能提出下面一些小的建议,希望对那些爱给孩子们打针的家长有所帮助。

  1.不爱喝水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水参与了人体的所有代谢,所以它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一些家长可能发现了,孩子在上幼儿园或上学以后,生病的机会相对多了起来,因为孩子活动量多了,而孩子在外面肯定不如在家里护理的精心,喝水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让孩子养成下课喝水是很重要的。

  应对方法

  要经常告诉孩子喝水是很重要的事情,对上幼儿园的孩子,要让他们学会对老师说“老师,我要喝水”这句话。对上学的孩子,要提醒他们多喝水,孩子放学后,对孩子的喝水杯进行检查,看孩子是否喝水了。

  2.不爱吃菜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饮食结构不均衡,容易引起贫血和一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所以就会引起反复感冒。

  应对方法

  不要依赖所谓的"成长快乐",药补不如食补。我的孩子直到今天都不爱吃菜,我发现孩子主要是不爱嚼那长长的菜叶,为此我的母亲想了许多办法,比如给他蒸鸡蛋或炒米饭的时候,把菜切得很碎,这样孩子吃饭的时候,就尝不出来菜的感觉了。所以,要想让孩子不挑食,家长首先要把自己培训成一个好厨师才行,买一些儿童食谱,在吃饭方面多动脑子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变法子让孩子吃好。

  3.被加餐的孩子

  一些家长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里吃不饱,傍晚回来后,不管孩子是否饿,就哄着孩子吃很多饭,晚饭里有还有很多肉。这样的饮食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造成孩子夜间睡眠质量差,久而久之,孩子就生病了。我见过一个孩子,很爱吃肉,长得人高马大,看上去很结实,却老生病,过一段时间就发高烧。我询问他吃饭的情况得知,他经常睡前都要吃一晚涮羊肉,这样的孩子体质很差,难怪总生病。

  应对方法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啊,同时晚上那顿饭不要太油腻。

  4.睡前抱奶瓶的孩子

  有些孩子从小养成习惯,睡前要喝一瓶奶或抱着奶瓶就睡着了,喝完也不刷牙或漱口。殊不知,细菌最喜欢牛奶,最喜欢在隐蔽的咽喉部繁殖,于是,孩子就反复呼吸道感染了。

  应对方法

  如果睡前喝奶改不掉,可以提前1小时喝奶,再让孩子喝几口温水漱漱口。对呼吸道爱反复感染的孩子,每顿饭后都要漱口,不要只知道睡前刷牙。

  5.有过敏体质的孩子

  这种孩子大多有家族史,比如爸爸妈妈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小时候爱出湿疹,有黑眼圈,睡觉爱打滚,爱揉鼻子、眼睛,多动,甚至尿床、打呼噜等。成长过程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比一般孩子多。孩子咳嗽的原因不一定是感染,有可能是得了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或碰见了引起过敏的物品或吃了虾、螃蟹以及其他引起过敏的食物(有资料表示坚果类如花生多见)引起的反复咳嗽。

  应对方法

  有过敏体质的孩子要注意预防,家里不要养宠物。小时候晚点添加牛奶(建议1岁后)和鱼虾(建议3岁后再开始吃)等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有资料表明,有遗传倾向的可能会过敏的孩子,多吃母乳。可以减缓发生过敏的几率。大孩子如果反复因过敏而感冒,必要的时候,需要药物干预治疗。

  6.睡眠太少的孩子

  睡眠充足是孩子发育的先决条件。有些孩子非常贪玩,不爱睡觉,加上家长爱熬夜,对孩子关心不够,没有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孩子每次都是玩得很累了才睡觉,第二天还要按时去幼儿园,久而久之,孩子疲乏过度,就生病了。还有许多家长,不顾自己孩子的体质,周末的时候喜欢给孩子报很多业余班,让孩子根本没有休息的日子,这样的孩子,肯定身体也不会很强壮。

  应对方法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教育,要量力而行,不要总期望把孩子教育成天才。

  7.胆小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又多住高楼,与人交往的机会很少。有些家长不注意提前训练和心理准备,孩子刚上幼儿园有明显的恐惧和不适应,因为心理的作用,孩子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咳嗽等现象,可是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任何病理性异常。。

  应对方法

  多抱孩子去户外活动并与人交流很重要。

  8.不及时治疗的孩子

  有不少家长在用药方面有点矫枉过正,买药喜欢先看副作用。孩子生了病不及时治疗,还总担心吃药会出现副作用,经常私自停药或让孩子像大人那样“抗”。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孩子病情变化很快,有病还是要及时吃药,及时遏制住疾病的发展过程。如果体内病毒或细菌不被消灭干净,细菌很快就死灰复燃了,疾病带来的危害远比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要高的多,况且短期吃药,大都不会出现副作用。

  应对方法

  孩子生病,先观察精神和食欲,如果发烧对此影响不大,可以暂时在家观察,吃点感冒药物观察,如果孩子精神差,高热,千万不能抗,还是要尽快去医院,多听医生的建议。

  9.经常输液的孩子

  许多家长抱怨液体不都是医生给开的啊,现在的医生,没有几个好的。医生都是为了开药而开药,不是为了看病而开药。我不否认,有不少医生是带着利益去开药的。可是,许多时候,家长们也起了很多负面作用。他们不能看到孩子发烧,他们不能看到孩子发热反复的出现,他们不愿意等待,希望大夫立竿见影治疗好孩子的病。他们总是这样说:“不输液,你们能保证治疗好我孩子的病吗?”“我孩子不输液不行,肯定好不了”“必须给我孩子治疗彻底啊,别刚好又来打针了。”这种情况下,医生再怎么坚持也没有用,于是,输液成了必然。这其中,家长心理依赖也占了很多成分。

  应对方法

  原则是能吃药不打针。对于感冒发烧的孩子,即使打针,也不要给孩子长期输液,烧退了了以后,如果精神好,就改为口服药物,不要要求医生挖根治疗。以上原则不适合1岁以下的小婴儿,1岁以下的孩子如果生病,要及时去医院。

  曾经看过一本书,上面写道:疾病都不是医生治好的,大都是自己好的。虽然有点过,但有道理。人体疾病的恢复大都是自身的调整,在医生合理用药下,它只是恢复得更快罢了。文/刘海燕医师(妈妈宝宝)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45573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