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对孩子艺术才能的培养,这对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开发孩子的右脑,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都是很有益处的。那么,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家长应该对孩子的艺术才能培养有长远的打算和计划。现在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艺术才能培养都是冲动型的,甚至很多是跟风型的,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什么,就带孩子去上什么课程,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让孩子学什么。对孩子的家教忽冷忽热,要求水准忽高忽低,没有一个具体细致的家教方案,没有长远的计划,结果可能折腾了几年,时间花了,钱也投了不少,孩子什么都学了一点,却什么也没有学好,孩子的艺术才能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爱好和个性特点,选择一门适合孩子特点的课程,坚持学习,不要见异思迁,只有在孩子对一门才艺掌握熟练之后,再开始增加另外的才艺课程学习内容。
家长应该抓住机会,不失时机地给孩子科学的指导。一般来说,孩子到一岁时就可以握笔“涂鸦”了,将笔和纸交给孩子,特别是把颜色鲜艳的笔交给孩子,不仅使孩子画画的要求得到满足,也能刺激孩子视觉的发育,使手指、胳膊得到锻炼,促进小肌群的成长。假如此时父母看到孩子因一画而撕破了纸,笔也扔到地上便训斥孩子,就会在孩子稚嫩的心灵上种下笔和纸不可随便乱动的种子,孩子以后就不敢再随便下笔,对画画乃至其他艺术的学习兴趣都将因此而受到抑制。
家长应该关心孩子的各种兴趣,细心留意,一旦发现孩子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就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孩子产生兴趣时,是最有指导效果的时候,错过这一时机,将给孩子的艺术培养带来终生缺憾。日本幼儿家教家井深大先生指出:人的脑细胞网络是由出生后受到刺激,逐步发展与完善的,人生下来就具有各种细胞,其功能起初是潜在的,如果不适当地给予刺激,它们便不能分裂增殖,很可能在发挥作用之前就告终结。兴趣就是对这种潜在的种种细胞给予有效的刺激。如果这种刺激持续则强烈,兴趣就会使细胞增加。童稚期,大脑细胞需要多种刺激,从而为具备多种功能作准备。兴趣的变化不是坏事,它是人自身才能增加的表现。当孩子想知道事物的名称。或者想叫父母给他们念书讲故事时,父母以“真讨厌”“我很忙”的态度予以拒绝,与一个个地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满足孩子的要求相比,其结果迥然不同。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时,应该让孩子自发地对艺术产生兴趣,切忌不要过于性急,急于训练孩子会打乱孩子兴趣爱好的临界期,使孩子永远地失去某种能力发展的可能。父母急于求成的结果使孩子逃避超负荷的训练,因为繁重的、强迫的刺激将使孩子产生厌恶情绪。
让孩子体会到进步的乐趣,切忌嘲笑孩子的努力。在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时,随时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对孩子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高度赞赏,即使孩子提出大人不屑一顾的问题,父母也要表示关心,承认孩子付出的努力。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巩固自己的兴趣,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就会自觉地努力练习,不断取得进步。
在培养孩子艺术才能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十分重要,关键在于理解与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发现、启发、引导、挖掘孩子的艺术潜能,不要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因为只有最终让孩子自己愿意学,喜欢学,孩子才能真正学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47814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