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爱孩子是每位做父母的天性,但是过份的溺爱就很容易造就孩子泼洒不讲理的坏习惯,在享受着良好的生活环境下,使孩子们滋生的娇气任性的毛病,对于孩子这些不良行为,必须要及时的给孩子加以矫正,消除孩子自己就是“小太阳”“小皇帝”的心理,以下是几点,可以帮助妈妈改变孩子的任性小脾气!
1、早期教育当孩子撒泼时,父母暂且不要理睬,也不要流露出迁就或怜悯之情,更不要站在旁边说赌气话:“还哭,看你能哭多久......。”此时的父母可以适当收掉一些孩子撒泼时可能破坏或故意摔坏的东西,然后关上门离开,让他自己表演。
2、要注意教育的一致性,此时切莫让他人(如爷爷、奶奶)心肝宝贝地去哄孩子,护着孩子,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责备惹孩子撒泼的大人。不然,就会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使孩子觉得自己有“后台”、“靠山”,以后还可能故伎重演,越演越烈。
3、父母要有点“狠心”,不能半道而辙,成为孩子泪水的俘虏,向孩子检讨求和:“是....。.不好,宝贝不要哭了,一切都是....。.不好。”细心的父母只要留意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此时孩子的哭闹撒泼具有鲜明的表演性,如果家长不理他,让他去哭闹,过不了多久,当孩子透过泪水发现家里没人时,他就会很快地停止表演,但是,如果家长马上出现在他面前,或听到附近有人活动,说话时,他往往又会很快进入角色,大哭大闹起来。
4、在撒泼的气氛淡化后,孩子也不再打滚时,可以给孩子讲好孩子不应该这么做而应该怎样做之类的道理。使孩子感到父母并不是不喜欢自己,而是不喜欢自己撒泼。这样,就可以防止孩子产生情感错觉,把父母看成凶狠的人。
早教中心对于爱撒泼的孩子,父母只要认真地、坚持不懈地按照上述方法去做,使孩子感到哪一套办法既费力又不管用时,就不愁他们不改这坏习惯了。
孩子身上哪儿都不能打
有些人信奉“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语,出于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理,有些家长对孩子说服不了便压服,文的不行便来武的,甚至还推出一套“小树不修不成材,小孩不打不成器”的理论。在这种近乎愚昧的思想驱使下,不仅使孩子受了许多皮肉之苦,搞不好还会给孩子造成无法挽回的终生遗憾。
你知道吗?打孩子不仅法律不允许,而且从人体科学角度讲,孩子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都是打不得的。父母盛怒之下,手下无情,轻则让孩子被打部位红肿、软组织挫伤,重则脱臼、骨折,甚至造成严重的神经损伤,遗憾终生。人体科学告诉我们,孩子应教但不应打,孩子通常被打的部位其实都打不得。
有人喜欢用巴掌拍孩子的后背,殊不知,人的神经系统主要分布在后背的脊椎骨中。击打孩子的后脑或后背都会因为猛击、强压、震动,造成其中的某些神经受损。有时这些神经受损又不易被及时发现,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有人认为小孩的屁股肉厚不怕打,但坐骨神经却正在屁股部位上,被重打受损之后,其后果也不堪设想。
有人习惯拧孩子的脸蛋和耳朵,其实脸部有敏感的三叉神经,一旦受了伤害,会造成五官变形。孩子耳朵神经末梢反应非常敏锐,拧耳朵用力过大过猛,会损伤“听宫”、“听会”等穴位,造成耳膜损伤或耳神经受伤而致聋。
早教知识打孩子还会在孩子的心理发育上造成不良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希望年轻的父母们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抛弃简单粗暴的“棒打成才”的旧观念,避免给孩子和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小编总结:对于孩子父母要有一个正确的爱戴方法,即使爱孩子也要将就一个适量的度,过了这个度对于孩子就不在是爱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就是在害孩子,所以提醒父母要把握好了,另外叮嘱家长教育孩子切记勿用暴力,强制性的压抑孩子只会起到一时的作用,而达不到最本质的效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48592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