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打架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是早教工作者和父母不可回避的事实,对此状况,我们应该本着积极、勇敢的务实态度去面对,故此,本人借长假良机对幼儿打架行为进行了观察,并公之于众,以供有兴趣者探讨……
社会背景:
1、美国9.11恐怖事件发生;
2、中国申奥成功,国家足球实现冲出亚洲之梦;
3、南非一青年实现自费上太空旅游的理想;
家庭背景:
1、女儿静静越来越大,就快要在9月份上幼儿园了,希望其能尽快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
2、由于五一长假,静静的表妹能同静静共同度过这段时间;
3、全家人期望静静能在同表妹的相处中学会同他人的相处;
4、静静老爸比较喜欢拳击运动(仅限于观看比赛而已);
观察目的:
1、试图找出一条引导幼儿(当然包括静静)提高自卫防范能力的方法;
2、为早教工作者提供研究之素材。
观察对象:
1、静静:曹山之女,2岁,性格比较内向且软弱,爱好哭,聪明好学,喜欢问“这是什么?“某某怎么啦?”“某某在干什么?”,一见生人便不出声了;
2、静静表妹(以下简称表妹),静静妈之妹之女,一岁半,性格外向,不怕生,顽皮,极具攻击性,反应敏捷,即使在众目睽睽之下也常常敢于学舌。
观察描述:
第一天,表妹在外婆的带领下来到静静家,静静一见,便很高兴,因为以前每逢长假多次见面,因此没有什么陌生感,起初,还以主人身份给表妹拿玩具,表妹也以客人身份对主人尊敬三分,然而,没过多久,两人就开始弄不清自己是谁了,互相抢东西玩,一个要的东西另一个也紧接着要,于是,战争开始了……
起初,两人抢东西,静静要么就要一下子抢到,否则,如果双方僵持几秒,静静便宣告失利,手一松,号啕大哭,结果,外婆便劝表妹把东西给姐姐玩,要让着姐姐,有时,静静要抢表妹的东西,表妹便将身子一侧,将东西当在身后,静静又宣告失利,号啕大哭……
更为糟糕的是,表妹极具攻击性,有时两人好好的面对面玩着,表妹会突然就向静静的脸打一巴掌,静静哪里受得了这,顿时就号啕大哭,并大喊“不要妹妹!”
过了两天,事态有所转机,在没有教的情况下,静静开始会抵挡了,在手里的东西被妹妹抢时,会将身子转过去或将东西藏到身后,有时,会伸手将表妹顶在一旁,不让靠近,有时,也会拿着东西向远处跑开,第三天,静静开始还击了,一旦发现表妹想抢自己手里的东西或威胁时,便会打表妹,而且招数还更多、更狠,现把招数总结如下:
1、挡:表妹一旦靠近,便身手拦着对方的胸部以上部位,嘴里还后着,由于表妹小,手自然也相对比较短,这样,就拿不到静静手里的东西了;
2、拍:这一招,主要是攻击对方的脸和背,用于中近距离的战斗;
3、掐:在对方穿短袖衣裤时,攻击对方的手和脚,这一招,主要是在双方大人各自抱着的时候运用,如果是大打出手,大人肯定制止,因此,静静就会无声无息地掐表妹的手脚(当然,这也是在对方要抢自己的东西时进行的);
4、点:主要用于远距离战斗,且对方处于比较静态时,静静便会用食指伸到对方的眼窝,用力向下点,与此同时,往往会由点变为掐,食指化为几个手指抓住脸,这一招是最令大人担心的,这一招会令表妹哭起来;
5、扯:相当愤怒时使用,一把抓住对方的头发,向下按,不到大人分开不放手,厉害时,真的会扯下表妹的几根头发;
6、摇:拉住对方的衣服,来回摇晃,令其站不住,失去重心而不能抢自己的东西;
7、咬:还不会有效运用,主要是通过张得大大的嘴巴和吼声表明自己的不满态度,使用过一两次,没有咬到;
8、坐:主要是大家坐着的时候使用,一旦表妹抢自己的东西,便站起来,背对表妹屁股向后挪,接触到表妹时,就坐下,企图压住对方。
两人打归打,转眼又好了,晚上总想着对方,一早醒来,就喊着找对方。
第四天和第五天,招数已经运用得很熟练了,同时,挨打的心理承受力也强了,一被表妹打到,一般只是哼哼一下,不会号啕大哭了,在第六天,好几次挨打连哭都没哭。
1、世界总是处于不平衡状态,始终有部分孩子喜欢主动攻击,而另一部分则相对被动;
2、竞争促进人的思维的发展,表妹由于以前处于强势??用手一拍便能令对方落败,因此,不思进取,而静静处于受攻击的弱势,因此,不断改进进攻套路,使自我保护体系不断完善;
3、打架可以增强幼儿的心理承受力,但要有度,即双方基本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这个大人可以控制;
4、大人不需要教幼儿如何打架,只需教育其要保护自己即可,也不用担心会被其他小孩欺负,但需教育其要保护自己,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5、幼儿打架是不记仇的,大人无须计较,但要懂得控制局面,不要真的弄伤。
打架,是幼儿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貌似无聊、消极,但通过深入研究,早教工作者应该可以从中发掘出值得借鉴、利用的信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49005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