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去全日制幼儿园是越早越好吗?二岁的宝宝就开始接受全日制的集体生活对他们适合吗?
我们不妨看一些案例:一位妈妈咨询,五岁的儿子十分害怕一个人独自在家,特别是当妈妈没有告诉他就短时出去时,即使离开的时间很短,当妈妈返回时,会发现孩子特别惊慌,脸色苍白,头上甚至渗出汗水。追寻这个孩子的生活经历,发现他是在接近二岁时就送去全日制幼儿园,孩子一直不适应,家长坚持送,结果孩子哭闹了近四个月,才逐渐平静下来。但从那以后即出现害怕一人在家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五岁扔没有消除。这位孩子的问题就出在二岁离开家庭的养育环境时产生的“分离焦虑”一直没有消除。
当幼儿初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全新的环境,并要适应由受照顾的个人生活到相对独立的集体生活的巨大变化时,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分离焦虑”情绪,严重的表现为哭闹、拒绝再去、夜里做噩梦、直到出现身体患病等现象;轻微的也可以没有明显的表现,但认真观察,仍然会再现咬指甲、吃手指等早已克服的毛病。而且,普遍的情况是:孩子的年龄越小、或在家生活时对大人的依赖性越强,出现不适应的反应越强烈。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孩子的“分离焦虑”是与他们的自我生存能力成反比的。孩子的许多基本生存能力,像独自吃饭、穿衣及语言表达等,都是在集体中独立生活的重要技能。在二岁时,这些技能刚刚建立,还没有熟练,可到了三岁,许多基本生存能力已经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因此,同样的幼儿园集体生活环境,对于二岁的儿童而言,他们面临的生存困难比起三岁的儿童要大许多,相反,他们在心理上承受压力的能力却又比三岁儿童要弱许多,可见,二岁儿童初入幼儿园时产生强烈的“分离焦虑”是由他们成长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当儿童还需要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时,我们不给予他们学习的时间与机会,而是要求他们一步跨越这一学习阶段,直接进入完全的独立生活中去,自然会造成儿童心理压力过重,从而出现各种心理与情绪的异常表现了。
也许有人认为儿童对集体生活的适应会在哭闹中自然渡过,其实不然。无论哪一种能力,都需要儿童在学习中掌握。特别是人的独立生存能力的学习,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学习过程,需要大量的指导与实践,决不是让幼儿在放任的状态下可以自然学习的。而且凡是学习,一定是在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最好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儿童处于焦虑状态时,他们的学习能力只会降低,不能增强。因此,提早让二岁的幼儿去接受全日制集体生活,并不是让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最佳选择。
任何科学有效的教育,必须要适合被教育者自身的发展需要。针对二岁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设立由家长共同参与的早期教育亲子课程,特别是半日制课程,既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集体化的学习环境,又以科学的教学内容,帮助儿童建立思维概念,发展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提高自身生存技能,使儿童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条件下,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接受集体化生活的训练,这既起到为幼儿进入全日制幼儿园的一种适应性过渡作用,同时又给予儿童所需要的早期教育内容,应该成为幼儿在进入全日制幼儿园集体生活前的教育模式。家长在进行早期教育选择时,也应该针对自己孩子的发展阶段及个性特点,进行科学的选择,尽量避免由于儿童的不适应带来的各种心理及情绪的异常波动,从而给孩子一个更美好的童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49852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