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孩子承诺的一定兑现,对孩子禁止的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自己情绪好或者事情小,就迁就孩子。这样才能建立父母的威信以及和孩子相处的规则,让孩子明确地感到父母言出必践。孩子所以耍赖,是因为他认为这样可以左右大人,如果我们让他确信耍赖无效,他以后就不会耍赖了,没有人愿意做毫无希望的事。
2用“可以”取代“不行”
对孩子行为,作为家长的你,首先要做的是接纳,而不是一开口就指责。
例如孩子提出要吃糖,父母说:“晚饭前不准吃糖”,那么只会导致孩子怒气冲天。如果父母说:“可以,饭后我会给你吃糖,现在咱们先吃一个苹果吧”,这种表达方式,孩子会更乐于接受。
3耐心解释说出感受
美国西北大学争端问题专家雷汤普森教授建议,要向孩子耐心解释,家长为什么不喜欢他的行为。比如,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敲饭桌的时候,家长可以说:这样敲会把饭桌敲坏的,这会让我很伤心。别敲了,好不好?
跟小家伙讲道理似乎是徒劳之举,但是的确会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他所做的影响了别人,要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
4让孩子二选一
美国着名非盈利机构育儿资源主管勒纳表示,给孩子选择机会,会让小家伙感觉自己有“权力”控制局面。
鼓励1—3岁的孩子自己做一些简单的选择,有助培养其独立性。但是选项不宜过多,对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而言,二选一即可。比如,在家里只能滚球,在室外可以扔球。你选择哪个?
5亲自示范并告诉孩子
《不打屁股不溺爱》一书作者,育儿专家克拉里表示,有些孩子不停地做某件恼人的事,其原因就是小家伙不知道还有啥别的事情可做。
这时,父母最好能给予示范并告诉孩子怎样做更好。比如,2岁的亨利老是爱戳小妹妹,家长可以告诉亨利,“亲亲妹妹”或类似的提示,下次小亨利就知道以后怎么做了。
6家长拒绝孩子无理要求的注意事项
第一,拒绝的语气要肯定,态度要温和
对于孩子的要求,家长的态度要明确,并且清楚明白的告诉孩子,语言要简单,必要的解释可以有,但是不要反复唠叨,反复讲道理。拒绝的时候不带情绪,以免激化孩子反感。
第二,拒绝的过程中尽量不讨论是非对错
家长要明白,自己只需要亮明自己的态度和原因即可,没有必要让孩子必须认可,更不要试图马上说服孩子,允许孩子可以保留自己的想法。家长只是告诉孩子他的想法不能被满足,不代表孩子的想法错误,这是两码事,这样可以降低孩子的不满情绪。
第三,对于同样的事情,家长的态度要始终如一,前后一致
尤其是要避免家长根据自己的情绪好坏决定对孩子的态度,家长心情好的时候,一呼百应,家长心情不好,对孩子的要求一律拒绝,这样不仅不会给孩子良好的规范,甚至会伤害孩子。
第四,同样的事情,家长之间要尽量保持一致
有些孩子很会耍小聪明,在妈妈这里得不到,就去找姥姥,姥姥心疼孙子,造成大人之间的不一致,不利于孩子养成一些必要的行为习惯。
第五,拒绝孩子的时候要明确一点
是拒绝孩子要求的这件事情,不是拒绝孩子。也就是要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是对事情有不同意见,这样的意见不会影响家长对孩子的爱。
第六,拒绝和满足要结合进行
家长注意不能对孩子的要求拒绝太多,必要的情况下,需要适当满足,两方面结合进行,才能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49971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