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文明习惯重在“养成教育”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行为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国庆长假结束,新华社记者探访全国多个景区发现,本该是审美的休闲游,却成了不得不直面国人公德缺陷的“审丑”之旅。升旗过后的天安门广场留下5吨垃圾,游客不顾警示随意攀爬圆明园古墙遗址,贵州苗寨景区游客打群架,宁波高速路堵车乘客下车扛走旁边农田里的大冬瓜……

  这些不文明出游的镜头,在长假期间频频见诸网络和媒体。难道是人们的道德水准正在逐年下降吗?当然不是。由于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才使得一些 不文明行为被迅速揭露,并在传播过程中被层层“放大”,形成集中和轰动效应。我们不应夸大也无需遮掩,旅游不文明行为实际上是一个已经存在多年的老问题。

  面对旅游不文明行为,目前主要有两种应对方式:一是强调重典治乱,比如规定处罚乱涂乱刻行为。以法律保障道德底线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仅仅一个普 通景区的游客就人山人海,充分说明执法难度过大、执法成本过高,显然不能指望依靠处罚根治不文明行为;二是教育宣传,主要表现为一遇节假日就提倡文明出 行,而节日一过就雨过天晴再也无人提起。这种应景式的文明教育方式显然难以深入人心,收效不大。

  不文明行为当然可以改变,但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经济迅速腾飞,一些“暴发户”去欧美旅游,和如今一些内地人一样,也会 当街吐痰、大声喧哗、喝酒闹事、不排队、随地乱丢垃圾,饱受舆论非议。当时一些国际饭店为避免声誉受损,甚至明确表示不接待“台客”。随后,台湾民间团体 倡导了十几项运动,如“勿随地吐痰”、“说话讲礼貌”、“上车请排队”等,最终树立起讲文明的新形象。

  文明习惯的养成,说到底是“养成教育”,这需要长时间的熏陶、感染。比如,自2006年沈阳市开展“文明出行”看排队活动以来,沈城公交车始发 (终点)站都实现了排队乘车,以此为基础,文明排队逐渐由公交车站点推广至火车站、商场、医院等其他公共场所,成为一个文明习惯养成的典型案例。

  从小处着手,从每一位市民自身做起,把文明作为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完善每个教育细节,就能够让文明意识和习惯根植在每个公民的心中,也才能整体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53894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