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你懂宝宝斗嘴背后的心理吗?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语言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很多妈妈抱怨,孩子总是和我顶嘴,气得我要死。其实,孩子从小过于听话也并不一定就是好事。顶嘴的孩子思维活跃,创造性更强。但是宝宝为什么总爱顶嘴,妈妈你懂得宝宝斗嘴背后的6大心理吗?

  1、过于听话不一定好

一说起孩子顶嘴,大概没有几个父母不唉声叹气的。孩子好像从呱呱落地开始,就一直和父母吵个不停。只要妈妈叫他做点什么,他总是顶嘴:“为什么非要我做,你自己不能做吗?”这些孩子总是说一些与父母的意见或愿望相悖的话,而且大多比较情绪化,不是噎得爸爸妈妈说不出话来,就是惹爸爸妈妈生气,结果常常是搞得一家人都不痛快,弄不好,孩子还会挨打。

  其实,孩子从小过于听话并不一定就是好事。过于听话的孩子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父母过于专制,喜欢用命令压制孩子,不许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常常过于依赖、顺从、压抑,没有自己的主见或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孩子一般会比较懦弱、退缩、自卑,做事也缺乏创造性。

  所以你的孩子爱顶嘴,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做父母的只要善于引导,孩子也不会无理取闹的,而且这样还能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及创造性。面对爱与你对着干的小恶魔,家长先别急着暴跳如雷,不妨先思考思考:孩子为什么“顶嘴”?不妨了解一下顶嘴宝贝的6大心理吧。

  我长大了,我能行!

  彬彬是个2岁半的小女孩。最近,彬彬的父母发现,她越来越不“听话”了,常常把“不”挂在嘴边。吃饭时间,妈妈说:“彬彬,来吃饭了。”“不吃!”洗澡时间,妈妈说:“彬彬,该洗澡了。”“不洗!”早上起床,妈妈说:“彬彬,去刷牙洗脸,该上幼儿园了。”“不刷!”

  “一般在孩子2~3岁时出现这个阶段,又叫第一反抗期。”幼儿师范学校老师陈金菊表示,当孩子能够熟悉地运用“我”这个词时,家长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出,独立意识也在迅速发展。可令人头疼的是,这些从前不会说“我”,没有自主意识的“乖宝宝”,如今在学会说“我”这个词后,又常常在“我”后面跟上个“不”字。

  “经常说‘不’,是孩子希望对周围产生影响。”陈金菊分析,孩子能力的增长,也让他急于向别人表现:“我长大了,我能行。”于是他常常对爸爸妈妈说“不”,然后按自己的意愿行动。

  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反抗”,家长应该如何应对?首先要让孩子与自己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把孩子当作一个小大人,用商量代替命令与强制。例如,在让孩子吃饭时,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不来吃饭,是因为孩子手上的事还没做完,还是别的原因。如果理由正当,可以把吃饭的时间往后拖一拖。或者家长可以把好吃的菜名一 一报出,或让孩子闻到饭菜的香味,吸引孩子过来吃饭。

  2、你们能这样,为什么我不能?

  “文文,电视不能多看,现在都21时了,该睡觉了。”妈妈指着墙上的钟,示意文文离开沙发,上床睡觉。可文文瞟了妈妈一眼,视线又落到了电视画面上。妈妈急了,硬是把文文从沙发上拖起来,文文把手甩了甩,昂着头大喊:“你们平时21时也在看电视,为什么我不能看?”

  “成人在对孩子平时的教育中,自己也要以身作则。”陈金菊打比方说,比如要求孩子不能多看电视,家长也不要一坐到电视前就是几个小时;要求孩子不能偏食,父母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食物的偏好。如果家长本身就存在这样的缺点或做法,在教育孩子时,自然会遭到反抗和顶撞。家长只有积极地改正这些缺点,才能让孩子认可并接纳家长提出的要求。

  3、试探家长的忍耐底线

  “不,我要买小汽车,就要买小汽车!”每次妈妈从幼儿园接阳阳回家路过玩具店,阳阳都会央求妈妈买小汽车。前两次,妈妈给阳阳买了2架小汽车,可阳阳仍不满足,每次都想买新的。这回妈妈下定了决心,坚决不答应。阳阳一着急,干脆往地上一坐,不走了。任凭妈妈生拖硬拽,阳阳就是不起来。最后,妈妈不得不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佯装走开。这时,阳阳竟也自己站起来,跟在妈妈的后面回家了。

  孩子的这种反抗方式,可能是出于对成人底线的试探。陈金菊认为,孩子通过这种语言上和行动上的反抗,来测试成人的耐心,他想知道成人对他的顶撞和反抗会有什么反应,同时也告诉大人:“我已经不是个小屁孩了。”

  家长在遇到孩子这种试探底线式的顶撞和反抗时,一定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允许或不允许都要彻底地执行。但陈秋菊认为,除了危险和有悖原则的事,不能让孩子做主。而在其他事情上还是要给孩子多一些权利,让他能够按自己的意愿来做。

  4、想要受到关注

  “叮咚……”敲门声响起,刚刚还在和祥子一起玩积木的爸爸一下子来到门前,将客人引进客厅,扭头对祥子说:“爸爸跟叔叔谈些事情,你把积木拿到房间去玩好吗?”祥子有些愤懑地说:“我不玩积木了!我也要跟叔叔谈事情!”“你跟叔叔谈什么事情?赶紧回房间去!”爸爸说。“不,我就要待在这里,不回房间!”祥子边说着,边坐到了沙发上。

  陈金菊分析,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反抗,则说明孩子感受到家长忽略他了。他可能知道,要是乖乖地把积木收拾好拿到里屋去,爸爸就会一直和叔叔在客厅里谈话,就不会陪伴他了。而此时,他只需要顶个嘴,爸爸的全部注意力就会集中到他身上。“如果家长常常陪伴孩子,常带孩子参加各种亲子活动,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重视。那么在家长暂时离开他时,就不容易感到失落。”

  5、我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翼妈妈是一个事事追求完美的人。在儿子的教育上,小翼的妈妈也没少花心思,恨不得事事为他安排,让孩子的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满地执行下去。小翼在妈妈的“高压”下,自然一直都是乖乖的,从不顶嘴或反抗。上幼儿园时,小翼在幼儿园的智力测试中得到了全园最高分。可自升上小学后,小翼的成绩便越来越差,其懦弱、独立性差、不善于自己思考的缺点更是暴露无疑。

  如果家长属于权威型,则孩子会处于弱的地位,没有机会展示自己和得到锻炼。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有话不敢说,有想法也不敢表露,从而导致其独立做事能力差,优柔寡断,缺乏主见,应变能力差。

  陈金菊认为,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并尽量鼓励、支持和帮助孩子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如宝宝想自己吃饭、选择穿哪件衣服等。但如果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家长就不能盲目地迁就。

  6、他真的只是在耍性子而已

  如果孩子真的在胡搅蛮缠、耍性子,家长又该怎么做?

  “孩子在顶撞和反抗家长时,家长不应用强制手段来逼孩子就范。反而可以在不对个人造成损害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去试一试。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自己承担独断专行带来的失败后果。”朱海瑕说,孩子能在碰壁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在反思中减轻逆反心理,矫正自己的行为。

  如果孩子出现无理的顶撞和反抗,可能是家庭过于溺爱养成的专横个性,因此要彻底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还要从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做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56155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