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对幼儿发展的关键经验和品质的价值判断
这类主题的选择依据是“应然”和“实然”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说,从幼儿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讲,幼儿应该了解某种知识,具有某种品质、行为习惯或关键经验,但从幼儿自身实际来看,则并没有了解这种知识、具有这种品质、行为习惯或关键经验。为了弥补这种缺失,选择相应的主题,对幼儿进行教育。例如:现在的孩子往往接受了家人过渡的爱,而不知道心疼自己的爸爸妈妈、关心他人的意识缺失,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在娃娃家里开展“我做爸爸、妈妈”的活动,学着爸爸妈妈如何照顾自己的孩子,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幼儿的表现让我们老师了解孩子家长对他们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让幼儿感受爸爸妈妈的辛苦,初步萌发感恩的意识。
2、幼儿的兴趣
这类主题的选择依据的是幼儿的兴趣。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会在某一时期对某种东西或现象非常感兴趣。如果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开展相关活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很多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来选择。例如在开展“有趣的蛋”主题活动时,通过活动孩子往往兴趣很高,我们可以将活动延伸到角色游戏中,把孩子做的蛋宝宝收集起来,放到“商店”或“工艺品店”买卖,还可收集更多蛋的问题和他们一起探索等等,引导幼儿感受美,以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
这类主题的选择依据幼儿未来学习、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例如,幼儿在不久的将来将要进入小学,为了帮助他们能尽快的适应小学活动,我们可开设“**小学”游戏,通过相关的知识介绍、角色扮演、模拟小学生上课等活动,激发幼儿上学的愿望,了解上学前所要学习的本领,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为他们上小学做好准备。
4、幼儿接触、了解社会的需要
孩子刚刚接触社会,对一些大的时事也会有一定的兴趣,有时候也会引发一些话题。比如,前阶段的世博,我们可以根据它的特点、孩子的情趣和接受能力,开展一些与此相关的主题活动。增长孩子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强化多元文化意识,也激发了孩子对中国的热爱之情。
2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内容及其指导1、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
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往往是幼儿所处的实际生活的反映,是幼儿感知生活,或者经过幼儿的思维加工以后所形成的生活经验的表现。因此幼儿所处的生活是角色游戏内容的直接来源。处于不同生活环境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的内容。如在同一个小班,男孩子都喜欢玩开汽车的游戏,因为现在家长经常带幼儿做车外出旅游,幼儿目睹了汽车司机开车的动作,并产生了爱慕之心和自豪感,梦想自己会开汽车多好,所以在玩开汽车游戏中,他们拿着模具型汽车方向盘左右摇动,嘴里不断发出“嘀嘀嘀、嘀嘀嘀、的响声,小司机带领小乘客愉快的郊游。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所以在工作表现的很认真、负责。总之,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爱护同伴、积极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
2、内容丰富多彩
幼儿个体所处的环境、生活经验不同而千差万别,所以幼儿角色游戏也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日常生活的主题:常见的有“娃娃家”“幼儿园”等,是由幼儿平日经常遭遇到的经验所形成的。如在“娃娃家”他们扮演着爸爸、妈妈、洗衣做饭,爱护小娃娃。在音乐区内,扮演着音乐教师,认真的组织幼儿唱歌、跳舞、练习打击乐等。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体验着作爸爸、妈妈、老师的辛苦和快乐。社会关系的主题,常见的“超市”“医院”等,这类主题内容较之日常生活,社会关系扩大了,特别在目前独生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等关系基本不存在了,医院里的医生病人,商店里售货员和顾客等形式的社会关系是幼儿比较熟悉和关心。社会现象和重大事件的主题:如“世界杯足球赛”,等主题,这类内容较之上述两种不太常见,但是由于新闻媒体的传播,比较容易传达给幼儿。在“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幼儿同家长一起看球赛,关心比赛情况。这类主题往往具有多样的社会关系和新闻性,会给予幼儿深刻的印象。
3、内容具有年龄差异
在成人不加干预的自然情况下,幼儿景象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但有些主题内容是幼儿经常选择的,有的主题内容持续时间较长。观察发现,主题内容持续长短和幼儿兴趣关系密切,游戏时间持续最长的主题内容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幼儿的兴趣也随着身心发展而发生变化,和小年龄幼儿相比,较大年龄的幼儿不在注重日常生活的主题,而且更多地选择社会关系主题游戏,像“世界杯足球赛”这样的主题更容易吸引大班幼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57763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