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很多不恰当的行为,有的是模仿的家长的,有的是自己养成的,这些不好的行为如果变成了习惯,就会变成孩子成长的羁绊,会影响到宝宝以后一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家长一旦发现宝宝存在不好的行为,一定要重视起来,不能忽视日常生活中的小坏习惯,及时纠正才能从杜绝坏习惯的养成。
养成习惯的事情很难纠正,但是一个坏的行为才是很容易改正的。一旦家长发现孩子有不好的行为,就应该抓紧60秒,从源头纠正。
60秒纠正的方法
0-10秒:迅速行动。首先,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有不好的行为,应当迅速的纠正。比如说孩子拿着危险的东西玩耍,应该立即将危险物品拿走,而不是训斥。如果孩子喜欢弄的乱七八糟,家长也应该暂时离开被孩子弄乱的一片狼藉的环境,以免忍不住心烦气躁,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10-20秒:保持冷静。家长只有保持冷静才能处理好问题。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大发雷霆,大声训斥孩子,只会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只专注于家长的激动的情绪,产生害怕的感觉,而不知道家长要表达什么,自己做错了什么。(培养孩子哪些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20-30秒:了解状况。小孩子很多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他乱发脾气,可能是因为饿了,病了,他随手的涂鸦可能是从童话故事或者生活细心的观察中得到了启发。如果家长只是一味的批评,会大大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只有耐心沟通,你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从而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改善。
30-40秒:简短对话。在沟通之后,如果孩子真的做错,那么家长应该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孩子为什么做错了以及后果。记住,这个后果不是惩罚,而是事情的直接后果。孩子越小,语言应该越少,切勿喋喋不休。用简短的语言让孩子知道错误引发的后果,他们会记忆很深。
40-50秒:承担后果。对孩子进行惩罚,是家庭教育中的下下策,只有在多次教育和劝告之后依旧不停,而且屡次犯错的时候才可以进行。另外,家长要学会让孩子承担做错事的后果。比如他打了其他小朋友,就会承担没人跟他玩的后果。孩子才会有记性,才有长进。这比任何言语教育都效果好。
50-60秒:强化结果。教育孩子需要坚持一致性。如果父母无法履行诺言,并总是吓唬孩子,如“你再也吃不到饼干了”或“一个月不许玩”,这只能让孩子伤心,到最后降低自己的权威。父母的自我约束和言行一致是教导孩子的最好榜样。(盘点国外父母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讲道理讲究方式
家长讲道理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把握两点:
第一,要明确观点,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让孩子认识清楚;
第二,讲时要具体,耐心解释、说明,让孩子明确理会。
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时,作为家长应适时、适当地给予表扬鼓励,使孩子获得一种被赏识的成就感,被肯定的喜悦感,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如果发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时,家长可以适当采取一点儿惩罚措施,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明确不良习惯的危害,从而改掉不良习惯。
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每位家长应尽的责任。所以,生活中,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从小的方面杜绝大问题的发生。如果您还有更多关于儿童教育方面的问题,可以登录我们网3~6岁儿童专题寻找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57861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