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不卫生易致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思莱告诉记者,鹅口疮是新生儿和小婴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白色念球菌感染多见,故又称口腔念珠菌病。发病原因可能是患霉菌性阴道炎的母亲在分娩时感染孩子的口腔,或因哺乳时母亲的奶头不洁、人工喂养时用的奶具消毒不严及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
据介绍,鹅口疮主要是发生在新生儿或小婴儿口腔的两颊黏膜、唇、舌面,上颚、牙龈等。严重者可以累及咽喉部。鹅口疮是一种白色的乳凝块状物,类似奶凝块,不易剥去,如果强行剥去则局部黏膜出现潮红、可以渗血。孩子患鹅口疮一般没有疼痛感,也不流口水、不影响吃奶。但是当孩子抵抗力下降时,病变开始向下蔓延,造成咽喉部、食道、肠道、气管或者肺部感染,出现呕吐、呛奶、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等表现。极个别的可以侵入血液而发生败血症、肺炎或脑膜炎。
不宜涂抹紫药水
张思莱提醒,对于鹅口疮的处理,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因此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要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很多免疫活性物质。
其次,如果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抵抗力下降,或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类的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造成的鹅口疮,就需要采用全身支持疗法,增加机体抵抗力,不要滥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和免疫抑制剂药物。
此外,对于因接触不洁食具造成的鹅口疮,孩子所用的一切物品都要进行清洁消毒。同时护理人员必须注意自身的清洁,尤其是护理孩子前要洗干净双手。
对于有些家长用紫药水涂抹孩子患处的问题,张思莱表示,有报道认为龙胆紫药水是潜在的致癌制剂,因此英国卫生部门对紫药水的使用范围和包装说明作了新规定,将紫药水的使用范围缩小到只能用于局部未破损的皮肤,而严禁内服,严禁涂抹于口腔、肛门、尿路等黏膜处或破损的皮肤伤口上,以防诱发癌症。目前医生已经多不采用龙胆紫药水进行治疗鹅口疮。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59052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