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昆虫记》内容选摘(图)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语言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人类的邻居--长腹蜂

  在栖息在人类的房子里的各种昆虫中,长腹蜂肯定算得上是最有意思的一种了。它们姿态优雅,性情怪异,它们的蜂巢也是奇形怪状的。长腹蜂经常光临人类的房子,而主人们却几乎不认识它们。它们性格孤僻,习惯于默默无闻、独守一处,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了它们的存在。现在,就让我们把它们从被遗忘的角落中请出来吧!

  长腹蜂非常怕冷,喜欢住在温暖的阳光下。当然,为了使家人更舒服,它们还需要我们人类房子中的热气。它们一般都隐居在孤零零的农家小屋里,屋中有宽大的壁炉。夏天,它们可以被似火的骄阳尽情地烤晒着;冬天,听着大块的劈柴在炉火里噼里啪啦地燃烧着,它们会非常满足。

  在七八月的酷热天气里,一只长腹蜂来到小屋里,开始为筑巢寻找合适的地方,屋里乱糟糟的说话声丝毫不会干扰到它。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它,它也不管其他人,一蹦一跳地巡视着四周,用触角顶端探测着被熏黑的天花板、壁炉台和烟囱。视察完毕后,如果它认为这地方还不错,就会先离开,不一会儿,它带着一小团泥巴回来,为它的巢垫上第一块土。

  长腹蜂选择筑巢的地点非常多变,也非常奇特。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环境温暖、温度适宜。它们偏爱烟囱的入口处,即烟囱的管壁上约半米高的地方。然而,这个热乎乎的庇护所也有缺点,这里的环境很差,经常烟熏火燎的。尤其是在冬天,生炉火的时间很长,它们的巢上都积了一层黑色的烟灰,就像抹在砖墙上的灰浆一样。为了防止火苗烧上来,长腹蜂将子孙安置在那些只有浓烟通过的烟囱壁上。而火苗能烧到的地方,它们会离得远远的。

  不过,这样仍然不能完全排除隐患。长腹蜂回家的路经常会被堵住,而堵住的原因不是一股从锅里冒出的蒸汽,就是由糟糕的柴火而引起的滚滚浓烟。冬天洗衣服的日子是最可怕的。大锅里的水沸腾着,女主人不停地往锅底下添加各种木屑、树枝、树皮和树叶,还有一些难以充分燃烧的东西,柴火从早到晚都燃烧着。屋里的浓烟、锅里冒出的蒸汽和壁炉上的水汽,在蜂巢前形成了一片密不透风的乌云。

  有一次,我看到一只长腹蜂被烟气阻挡住了。它的胆子可真不小,用牙齿咬住泥团,直直地穿过这片乌云,消失在烟气里。接着,我听见它断断续续的唧唧声,那是它唱的曲子,表明它正在工作。歌声停止了,长腹蜂又从一团团烟气中出现了。它行动敏捷,精力充沛,谁能想到,它刚刚穿过了令人窒息的烟气呢?只要蜂巢还没有筑成,食物还没有储存好,房门还没有封闭,它仍将整天和烈火、蒸汽斗争着。

  长腹蜂在南方的城市里很常见,但是比起城市雪白的寓所,它们更喜欢农村被烟熏黑的房屋。农村的房屋都很破旧,摇摇晃晃的,墙上没有涂泥灰,被阳光烤成了褐色。然而,我在乡下的房子却不受长腹蜂欢迎。这座房子并不那么破旧,相反,它太干净整洁了。长腹蜂遗弃了我那些对它们来说过于奢华的厨房和书房,移居到更符合它们品味的邻居家去了。

  很明显,在烟囱里筑巢对它们来说是很困难的。于是,选择筑巢的地点时,长腹蜂并不会只图一时轻松,它们还要为它们后代的幸福考虑。家族的兴旺必须依赖很高的温度,对于在泥巴筑成的巢中沉睡十个月的幼虫而言,酷热是非常有益的。每颗种子的发芽都需要一定的温度,一只幼虫就是一颗将变为成虫的“动物种子”,它要在酷热中经历一段比种子萌芽并生长成大树更令人赞叹的过程,最终才能蜕变成一只完美的长腹蜂。因此,长腹蜂不能将巢建在冰凉的水泥穹顶上。

  我们来了解一下长腹蜂喜欢的温度吧!在壁炉下,靠着长腹蜂的巢旁,我挂了一个温度计。在一个小时的观察过程中,温度在35摄氏度至40摄氏度。我做了很多次试验,结果显示,在40多摄氏度的环境下,长腹蜂的幼虫能更好地生存。

  当然,长腹蜂并非都想把巢建在烟囱里。只要屋子里足够温暖,它们对筑巢的地点就不太挑剔。如果有一间屋子,壁炉中炉火正旺,几口大锅和几只炉子发出的热气弥漫四周,仿佛人为地制造了一种热带气候,长腹蜂便可以在这间屋子里随意定居。它们会把巢筑在这间屋子的各个角落??厨房的天花板上、玻璃窗旁边、谷仓的栏杆上,甚至简陋的墙壁上。我曾见过筑在一顶鸭舌帽里的一个蜂巢,这顶帽子常年扣在墙上,只有冬天寒气逼人时,主人才会戴它。这真是有趣极了!

  有一次,我去参观罗伯蒂农庄。那儿的厨房里有一个宽大的壁炉,一排大大小小的锅中煮着给人或牲口喝的浓汤。工人们成群结队地从田里回来,脱去外套,摘下帽子,挂在墙上的钉子上,围着饭桌在长条凳上坐好,安静地吃着自己的那一份食物。这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足够长腹蜂检查所有的破旧衣衫并将其据为己有了。一顶草帽被它们看作很有价值的巢;一件外套上的褶皱被它们评价为实用的隐蔽之处。筑巢工程立刻就开始了。等工人们吃完饭,从饭桌边站起身时,有人抖抖他的外套,有人拍拍他的帽子,于是,大块的泥巴被抖落下来了。

  厨房里的女厨子向我谈起她的烦恼,那些大胆的长腹蜂带来的泥巴几乎弄脏了她所有的东西。天花板上、墙上和壁炉上的泥巴还可以忍受,衣服和窗帘上的泥巴则麻烦得多。为了保持清洁,赶走那些往衣服和窗帘上抹泥巴的小家伙们,她就得每天抖动帘子,并用拍子拍它们。可这一切都没用,第二天,顽固的小家伙们又以同样的热情,投入到筑巢工作中去了。

  长腹蜂的巢简陋得很,建筑材料全是烂泥。如果附近恰好有条小溪,长腹蜂会去溪边采集一些湿软、细腻的泥巴。然而,它们最常去的地方是村庄的大水池。村里的人都来这里给骡子饮水,牲畜的踩踏和水池中溢出的水把水池周围变成了一大片黑色的烂泥地。这里被行人所憎恨,却为长腹蜂钟爱,它们常常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聚会。当从这片臭烘烘的烂泥地前经过时,你会看见正在饮水的牲畜,而几只长腹蜂就在牲畜的蹄间采集着泥巴。

  长腹蜂建筑的蜂巢只是粘在一个支撑物上的一堆泥巴,没有做任何特殊的黏性处理。一遇到雨水,蜂巢就会变成一堆烂泥。这样的蜂巢并不适合建在户外,因此它们偏爱人类的房子。这是因为,在人类的房子里筑巢,不但能保护蜂巢,还可以抵御寒冷。

  有时候,长腹蜂是人类的麻烦。但是,我多么希望它们能安安静静地呆在自己选好的地方啊!即使它们把我的布料都蒙上了一层泥巴,我也会听任它们去干活儿。任何动物都想有一个安稳的家,不是吗?

  打着灯笼的麻醉师??萤火虫

  每到夏天的晚上,萤火虫就会打着尾巴上的小灯笼,飞过茂密的草丛。这种稀奇的小动物,就像从月亮上飞落下来似的,总能让人们心中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萤火虫是鞘翅目昆虫的一种。它们都有六条短短的腿,全身都是黑棕色的,胸部微红。它身体每节的边缘部分都装饰着一些粉红色的斑点,模样非常漂亮。雄性萤火虫发育成熟后,会长出翅盖,学会飞翔。但雌性萤火虫却终生都处于幼虫的状态,永远也长不大,对于飞行的快乐,它们一无所知,真有点儿可怜。

  萤火虫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们身上发光的小灯。雌性萤火虫的发光器官长在身体的最后三节,其中前两节上长着宽宽的发光带,位于肚子下面,而第三节上只有两个很小的发光点,点上发出的光亮可以从它们的背部透射出来。所以,雌性萤火虫身体的上下两面都可以发亮,那亮光微微带点儿蓝色,十分耀眼。

  雄性萤火虫则不同。它们只有尾部最后一节处的两个小点能够发光,这是雄性和雌性萤火虫的主要区别之一。从幼虫时代开始,所有的萤火虫都已具备了这两个发光的小点。此后,随着萤火虫的成长,小点也不断地长大。无论在萤火虫身体的上部还是下部,都可以看见它们的光芒。

  可是,这种神奇的光亮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在萤火虫的皮肤表面,有一种白色的涂料,这种涂料就是光源。在这些物质附近还分布着许多细微的气管,它们也是萤火虫发光所需的重要工具。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一些特殊的物质,一旦和空气混合,便会发出光亮。有的时候,这种混合物还会燃烧起来,产生火焰。它们被人们称为可燃物,而这种和空气相混合便能发光或者产生火焰的现象,通常被称为氧化作用。萤火虫能够发光,就是氧化作用的结果。当它们呼吸时,空气便进入连接着它们呼吸器官的气管,与它们体内的可燃物相混合,发出光亮。这种像白色涂料的物质,就是氧化作用后的剩余物。不过,萤火虫体内的可燃物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答案。

  萤火虫不但能够发光,而且还能控制光亮。也就是说,它们可以自由地把身上的光调亮一些,或者调暗一些,或者干脆熄灭。这一切都是通过调节进入呼吸器官的空气量来实现的。如果进入萤火虫身体器官的空气量增加了,那么光的亮度就会变强一些;如果哪天萤火虫不高兴,停止了空气的输送,光的亮度自然会变得微弱,甚至完全熄灭。

  外界的刺激对气管产生的影响最为明显。萤火虫精致的小灯,特别是它们尾巴最后一节上的两个小点,哪怕受到一丁点儿的侵扰,都会立刻熄灭。上一秒,也许你还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萤火虫在草丛里发着光、飞舞着。但只要你的脚步发出一点儿声响,那个“灯笼”立刻就会熄灭,萤火虫也就随之不见了。

  相比之下,雌性萤火虫独有的光带要稳定得多。即便受到极大的惊吓,它们也没什么反应。比如,我们把一只雌性萤火虫放在铁丝做的笼子里,再在笼子旁边打上一枪。这么大的声音,它却似乎什么也听不到,或者听到了也置之不理。它发出的光亮仍然那么强烈,一点儿变化都没有。不仅如此,就算我们用树枝敲它,用冷水泼它,用烟雾熏它,甚至把它放在手里轻轻揉捏,光仍旧不会熄灭,顶多会变得暗一些。

  如果我们从萤火虫身上发光的地方割下一块皮肤,再把这块皮肤放在玻璃瓶或者管子里,那么,它仍然可以发出亮光,尽管不如在活着的萤火虫身上那样耀眼。这是因为发光的皮肤是直接和空气相接触而起作用的,并不需要什么生命活动来支持。即使在含有空气的水里,这块皮肤也会发出同样的光。

  萤火虫发出的光十分柔和,一点儿也不刺激人的眼睛。夜晚的萤火虫,就像从月亮上掉落下来的一朵朵洁白可爱的小花一样,令人心里充满了诗意。然而,这些发光的萤火虫,实际上却是一种冷酷无情、凶猛无比的肉食动物。

  人们早就观察到,萤火虫的捕食对象主要是蜗牛,但它们那古怪的捕食方法却一直鲜为人知。

  每当天气炎热的时候,大群的蜗牛就会聚集在路边的枯草或者麦根上,像集体纳凉一样。它们静静地趴在那里,生怕动一动就热得受不了。在这些地方,我们也常常看到萤火虫成群结队地飞舞着。一旦找好了目标,萤火虫便飞上前去,给蜗牛打入麻醉药,使它们失去抵抗力,然后才放开手脚大吃起来。这就像医生在动手术之前,先要给病人注射麻醉剂,让他们失去知觉一样。

  如果找一个大玻璃瓶,往里边放进一丛杂草、几只萤火虫以及一些蜗牛,我们就能完整细致地观察到萤火虫捕食的全过程了。

  蜗牛对于萤火虫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过不了多久,萤火虫便会注意到蜗牛,并准备发起进攻了。萤火虫首先做的事情,就是迅速亮出自己藏在颚上的兵器。萤火虫的身上长着两片颚,如果把这两片颚分别卷曲起来,再合拢到一起,就形成了一把像毛发一样细的尖钩。把尖钩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尖钩上有一个浅浅的槽,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然而,这把看上去不起眼的尖钩,却足以杀死对手。

  通常,蜗牛习惯把身子微微露出一点儿,其余的部分全部藏在壳里,可能它们觉得这样更安全。萤火虫则会用自己的尖钩反复地刺蜗牛露出的身子。在刺蜗牛的时候,萤火虫的神情非常温柔,乍一看,好像不是猎人在捕捉猎物,倒像在亲昵地揉搓着对方的皮肤。

  萤火虫对付蜗牛很有一套。它们一点儿也不着急,每刺蜗牛一下,萤火虫就停下一小会儿,仿佛要看看有没有效果。萤火虫顶多刺五六下,就让蜗牛动弹不得了。这时,即使用一根针猛扎蜗牛,这只可怜虫也不会有什么反应。因为萤火虫在刺它的时候,已经把毒汁注射到它的身体里了。

  当蜗牛失去知觉后,其他萤火虫也三三两两地围过来了。胜利的猎手并不和它们争吵,它们聚在一起,分享着食物。每只萤火虫都用毒牙把一种消化素注入蜗牛体内,于是,蜗牛的肉变成了像汤一样的液体。这时,萤火虫才凑上去大口地喝起来。

  人类科学家发明了麻醉剂,让动手术的病人感觉不到疼痛,这是个很伟大的发明。然而,在人类发明麻醉剂之前,萤火虫已经打着小灯笼使用麻醉术了。它们真不愧是昆虫界里大名鼎鼎的麻醉师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59519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