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感情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特殊的情感,通常表现于人的交往过程中,感情的发生是以使他人受益为前提。
作为生命最初的一段时光,不论在身体力量还是在社会权利上,与成年世界相比,幼儿总难免处于弱势。然而它却以另外的一些方式,显示着自己有别于甚至超越成年世界的特殊力量,那是一种与幼儿独特的理解力、丰沛的创造力,以及单纯的爱与快乐相连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促使着幼儿表现出人类最为本原、最为淳朴的行为,而正是在年幼的婴孩身上所表现出的种种,更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性善论”的真谛。其实,在现实的生活中,细心的家长常常会发现:一个十几个月的幼儿听到一个婴儿在哇哇大哭时,会马上快步上去注视着他,甚至摸摸他的小脑袋。如果无济于事,婴儿还在哭泣,幼儿也就跟着哭泣起来,最后他把自己的妈妈找来,拉起妈妈的手放到婴儿的额上。心理学家们认为,这就是婴儿早期所表现出来的同情心,或称为“移情”能力,即把自己的感情转移运用到他人身上。幼儿的这种利他的行为恰到好处的阐释了何谓“性善”,而作为家长,更应该注意的是尽早对幼儿这种行为或感情的保护和培养,使幼儿这种原初而又可贵的同情心发展成为利他主义的思想感情。
幼儿的利他感情需早培养
利他感情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特殊的情感,通常表现于人的交往过程中,感情的发生是以使他人受益为前提。“利他”实际是一种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并构成其社会能力的一种层面,它能增进幼儿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这种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行为,通常以他人为目的,有助于人与人之间高质量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
从各种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人之初的幼儿就已经有了利他感情的萌芽,而在幼儿此种感情的萌芽中,家长如何激发和培养这种利他行为,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实,如果我们将这种利他感情看成是人本性的一部分的话,那么年幼的儿童,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则可能表现出更多的利他感情及相应的行为。作为家长,如果能抓住各种教育的契机,就能够使幼儿利他的本性得以发扬。同时,正是由于幼儿早期各种利他行为的出现,极早的通过引导培养幼儿健康、积极的利他感情,就尤为重要了。
榜样教育是培养幼儿利他感情的重要途径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成就来影响个体品德的一种方法。有专家曾指出:由于幼儿通过榜样比通过告诫学得更多,我们就可以给他们提供好的典范来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幼儿会热切地模仿有道德的人的行为。从专家的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榜样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幼儿利他感情的培养方面,榜样的作用同样占据重要的地位。周围人的一举一动,都在刺激着幼儿的神经,激励着幼儿对某一种行为进行简单模仿。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幼儿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完全没有自主能力,在幼儿身上模仿性和依赖性是最为突出的特征。幼儿对父母存在着明显的依赖和对他们的模仿,他们的吃、穿、住、行无一不是借助于别人的帮助或引导而完成的,他们是一个个没有、且不能独立的个体。正是这种特点使幼儿依赖父母,贴近父母,从而在父母的身上或在他们的引导中感受世界、体验世界、认识世界。所以,幼儿表现出来的些许行为,都是对父母的模仿。比如,母亲在带孩子出去游玩的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跌到了,这个时候,母亲赶忙去扶起跌倒的小朋友。其实,这中间所有的过程,孩子都看在眼里,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以后他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处处关心他人。如果他看到一个婴儿躺在床上哇哇大哭,想要玩具又够不着的时候,他就会立即走上前去把玩具递给他,说不定还会安慰几句。因此,正是因为在幼儿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点,决定了榜样教育在幼儿阶段的特殊意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66789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