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运用爱和要求相结合、肯定、鼓励等等原则,培养自信宝宝。
根据我们的研究,在幼儿自信心培养中应循以下原则。
1、爱和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温情、喜欢、关怀、尊重、认可、爱抚称为积极的关注,并把它看作是人类的普遍需要和自信的源泉。成人的拥抱、抚摸、点头、微笑以及亲切热爱的语言,不仅使幼儿感到安全,对世界产生基本的信任,而且使幼儿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充满信心地、愉快地探索世界。
而成人的忽视、冷漠、拒绝、不理会,不仅使幼儿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恐惧感和不安感增加,而且使幼儿怀疑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种关怀、宽松、平等、和谐的精神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关爱,满足幼儿的正当需要,不以简单、粗暴、严厉的态度对待幼儿。这对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是极为重要的。
但是,成人给予幼儿爱的同时,又要对幼儿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指出幼儿行为中的不足,并且俱乐部幼儿能够弥补不足。成人的这种信任使幼儿没有过重的压力,同时由于对幼儿寄予了一定的期望,使幼儿既愿意弥补不足,又不至于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能独立、勇敢、自信地去面对生活。
2、肯定、鼓励的原则
幼儿对成人的评价非常敏感,往往以成人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主要依据。美国精神病学者沙利文认为,一个人在他的生活中会由于某个重要人物不经意的、不恰当的评价而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幼儿来说,父母、教师就是重要人物,如果成人经常随意地批评他、否定他,以训斥甚至挖苦的态度对待他,那么幼儿就会感到自己很笨或者行为很不好,这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就会固定下来,从而破坏幼儿的自信心,使他形成自卑心理。而经常得到成人肯定、鼓励的幼儿则能从成人对他的肯定与鼓励中获得信任感,从而产生自信心。
因此,成人必须注意自己对幼儿的评价和态度,多肯定和鼓励幼儿,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不要随意批评幼儿,切忌使用消极性结论性语言评价幼儿,更不能一味指责、训斥幼儿,总之,对幼儿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幼儿遇到失败或挫折时,成人要注意给予更多的鼓励,而不要一味指责,以保护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3、实践锻炼的原则
幼儿自信心缺乏与能力较弱密切相关。因此,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必须多给予他们实践锻炼的机会。
教师和父母都要注意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得他们所应掌握也能掌握的基本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游戏能力、运动能力等;要放手让幼儿去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实践中增强能力;相信幼儿的自我决策能力,难能可贵他们一定的自选择、决定、交往和游戏的权力、尊重他们的合理意见,鼓励他们主动行为,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自身的能力,从而提高自我评价水平,增强自信心。
4、过程、纵向比较的原则
幼儿的发展或进步是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遭遇挫折或失败是必然的,每个幼儿的成长速度也不同。因此,教师和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对幼儿的要求不能过高,在评价幼儿的行为时,要多关注幼儿活动的过程,不要只关注活动的结果;要多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不要只关心结果的好坏。
特别是当幼儿暂时没有取得成功时,对他们所作出的努力,要及时给予鼓励,使幼儿感到自己可以通过再努力取得成功,从而树立起自信心。与此相应,成人在评价幼儿时,要立足于幼儿自身、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作出的努力与进步,对幼儿进行纵向比较,不要将他与别的幼儿作横向比较,更不宜以许多幼儿的长处与某个幼儿的短处相比。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发展速度和发展优势,成人要善于抓住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相信自己也有优点和长处,从而树立起“我也行”、“我也可爱”的观念,充满信心地面对自己,努力追求进步。
5、成功体验的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
个体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相互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那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常能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很少产生过分沮丧和自卑,而那些能力平平或发展稍落后的幼儿,成功的体验较少,容易被成人或同伴忽视,自信心容易受到挫伤。
因此,成人要注意为幼儿创设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和体验成功快乐的机会与条件。要结合幼儿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活动,使所有的幼儿都能获得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特别是要注意给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弛能享受胜利的欢乐和成功的乐趣。
但同时,老师也要注意不能为了让幼儿获得暂时的成功感而降低要求,一味造就他们。否则,只能使幼儿获得脆弱而虚幻的成功感。幼儿的成功感不仅来自自己的成功、教师的肯定,而且还来自与同伴活动结果和能力的比较上。因此,教师在帮助幼儿获得初步成功体验的同时,要逐步提高要求,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帮助幼儿不断提高能力,使幼儿获得更大的成功。
6、家园合作的原则
如果教师注意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或者,教师注意给幼儿创造锻炼的机会,幼儿回家后家长却什么都不敢放手,不让锻炼,是不可能培养和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的。
在家园共育工作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教师可通过开办家长园地、定期举办讲座,举行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使家长认识到幼儿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同时,教师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亲子互动方式等情况,并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此外,要鼓励家长及时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的自信心表现,以利于教师了解情况,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总之,幼儿园和家庭只有密切配合,步调一致,才能培养出自信、自强的新一代。
根据以上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原则,我们建议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开展类似以下的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1、小小广播员
每天上午自由活动结束或午餐过后的一段时间里请幼儿轮流担任主持人,由他们向大家讲一讲当天发生的好人好事或自己的新发现等。该活动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表达自己想法和意见的机会,可以培养幼儿关心周围生活的良好品质,增强自信心。
2、“我能......”
让全班幼儿互相交流,让每个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能干什么,内容可包括学习、纪律、活动、家庭服务等方面。该活动可使幼儿进一步明确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并在大家相互交流、肯定与鼓励中树立自信心。活动前教师要做必要的准备,要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尤其是那些能力较弱或缺点稍多、自信心不足的幼儿。
3、我知道遇困难怎么办
教师可列举一些生活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如他人抢了你的玩具、不小心摔倒了等等,启发幼儿讨论: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鼓励幼儿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并踊跃发言。对幼儿的发言,特别是胆怯幼儿的发言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4“小博士”
教师可以在户外币由活动时间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请每个幼儿轮流担任“小博士”,给其他幼儿出一个谜语、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题目,请大家解答。如没人答对,最后请“小博士”告诉大家正确答案。在类似这样的活动中,所有的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因获得了同伴的肯定和鼓励而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5、今天我是小班长
教师可以每天轮流安排幼儿担任小班长(能力强弱搭配),给他们挂上小班长的标志,要求他们承担班长的职责,如分发物品、讲故事、检查整理玩具柜,表扬好人好事等。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不管能力强弱,都有机会担任小班长,既为同伴服务,又在同伴面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提高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增强自信心。
6、小小画展
教师可以经常或者特意为全班幼儿或部分幼举办画展,组织全体幼儿参观。参加画展的幼儿可以是绘画能力较强但其他方面较弱的幼儿,通过画展促使他们树立起对自己其他方面的信心;也可以是绘画能力弱、对绘画乃至自己其他方面缺乏信心的幼儿,通过特意为他们举办画展,鼓励他们努力争取进步,增强他们对绘画的信心,促使他们树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
家长也可根据这些活动的基本原理在家里开展类似的活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67368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