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1.5~3岁这一时期,语言能力迅速地发展着,他用各种不同的语音、词汇、短语以及简单的句子表达着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此时父母不失时机地与牙牙学语的宝宝保持交流十分重要,这不仅能促进宝宝语言能力发展,还是日后父母与宝宝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各自感受的开端。
要诀一:聆听宝宝说话
刚开始说话的宝宝语言不清楚、片断化是正常的。妈妈爸爸保持安静、专注的神色倾听宝宝的表达很要紧。不要急于回答宝宝片断性的话语,妈妈爸爸处于“等待"的状态,安静的神色和绕有兴趣的表情能鼓励宝宝更有信心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清晰。妈妈爸爸经常聆听宝宝说话,宝宝会逐渐知道: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时,倾听别人的话是必须的。
要诀二:包容宝宝全部的情绪
宝宝还不能说话时,表达的方式通常是哭泣或欢笑。而慢慢开始运用语言的宝宝,还不能充分地把感受说出来,很容易使用以往的形式来表达。这时妈妈爸爸需要用明确的语言鼓励宝宝描绘自己的感受,“告诉妈妈,你今天为什么不高兴?”“勇敢些,别哭,告诉爸爸你为什么哭呢?”这样,也可使宝宝逐步懂得:向别人倾诉内心的感触,能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要诀三:了解宝宝没有说出的感受
宝宝说话时,伴随着不同的情绪,会有各种肢体语言出现。例如:扭动手指,表示宝宝说话时局促不安;身体紧贴着墙根,表示宝宝很害羞,话语没有表达完内心感受。因此,父母要观察并理解宝宝的肢体语言,适时地把自己的体贴传达给宝宝,例如:宝宝把头埋下来时,小声地对宝宝说:“妈妈知道你在陌生姐姐面前有些紧张,没关系,妈妈带你去和她们玩。”妈妈也可以时常与宝宝用肢体语言来交流,例如:撇撇嘴,表示“这么做,可不太好哦!”宝宝在学习沟通的“旅途”中又一次体会到了:无声的肢体语言也是和人交流的重要方式。
要诀四:帮助宝宝确认感觉、想法妈妈爸爸帮助宝宝确认感觉、想法的句型如下:
“关于你开心的感觉,能告诉我更多些吗?”
“你说你是个好孩子,能举个例子告诉我吗?”
“哦,听起来你真的很高兴嘛!”
“你是说你下午没有吃冰激凌,因此一直不高兴到晚上是吗?”
“如果你不能养小兔,会怎样呢?”
要诀五:多以“我”为主语
在人际沟通中,使用“我”与“你”为主语的句式来表达同一件事,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例如:“我觉得不太舒服,因为电视声音太吵了”和“你把电视开那么大声,我觉得很不舒服”,表述的是同一件事,前者描绘个人主观感受,后者带有责备意味。妈妈要纠正宝宝的一些行为,应尽力避免令宝宝感受到责备的语言,而要通过描述自己感受来令宝宝体会别人的感觉,进而调整自己的行动。
要诀六:关注宝宝语病的时机
宝宝努力叙述时,常会出现各种“语病”。例如:“猫猫把我捉住了。”“毛巾打外婆了。”妈妈爸爸不要立刻打断宝宝“苦心经营”说的话,而是耐心听完后,把这些生动而富有趣味的话语用成人的方式说一遍,并非刻意地纠正宝宝的语病,而是让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叙述方式,相互理解,才能沟通。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69207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