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宝宝为何会“没大没小”?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行为习惯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行为一:直呼家长姓名
  虽然有的家长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鼓励孩子直呼自己的名字,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但是从传统育儿观念来看,直呼姓名会显得对长辈不尊重。造成此种行为表现的原因刚开始都是来自孩子的模仿,尤其是在孩子语言学习阶段,大人之间的称呼方式很快会被孩子习得。当这个称呼从孩子口中蹦出的时候,大人会觉得好玩,甚至呼应孩子,无形中便鼓励了孩子的这种行为。如果不及时予以引导,渐渐就会形成习惯。

  爸妈应对:语言学习阶段出现这样的情形,家长就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称呼用语了,要以称呼对方“爸爸”、“妈妈”来引导孩子,不要等到孩子已经养成了直呼家长姓名的习惯时再来引导。当然,孩子偶尔直呼家长姓名,要视当时的情境而定。比如孩子兴致很高,有点小调皮也是可以接受的。

  行为二:故意跟大人对着干

  三岁以上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并加强,开始有自己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诉求,和大人的冲突也会增多,表现为不听话、跟大人对着干。尤其在公开场合有此种行为表现时,会让大人很失面子,下不了台。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就会发现,很多是来自孩子对大人的不满。不满的原因比如:受到了委屈、与大人观点不一致、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受到大人奚落、存在误会等。

  爸妈应对:针对不同的原因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关键是看“理”在哪一边。如果的确是父母“无理”,比如父母说话出尔反尔、言行不一致,那么父母非但不能批评孩子,还要反思自身的问题。

  如果是孩子“无理”顶撞父母,父母要视无理取闹的程度,分级别采取措施。最高级别:厉声训斥甚至打骂孩子(进入此级别的父母基本自己也已经失去了理性);第二级别:以严厉的口气和态度批评孩子,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将会是什么;第三级别:父母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暂时把孩子晾在一边;第四级别:父母以柔克刚,用慈祥来化解孩子的冲击波。不管采取哪种级别的方式处理,最后都要进入一个环节,那就是在事后帮助孩子一起冷静分析该起“无理顶撞”事件中“肇事方”的错误所在,提高孩子分辨是非和自我判断的能力,同时也要教给孩子如何在合适的场合和时机来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行为三:对老人不尊重

  如果说孩子对父母有点忌惮,不敢轻举妄动的话,那么有时在对宠爱他们的老人身上,往往会有不尊重的举动。祖辈和孩子之间都是隔代亲,祖辈对孩子的亲往往是没有原则的,这样让孩子不断地单方面索取祖辈对他无私的爱,他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应得的,不懂得珍惜。渐渐地,孩子稍有不满就会发泄到祖辈身上,表现得没规矩。

  爸妈应对:首先,要做好尊老的表率,有意识地经常在孩子面前表达对老人的尊重。

  其次,和老人达成共识,结成统一联盟,明确必要的规矩,让老人把爱放在心里。

  再次,利用家庭日、生日会等活动契机,让孩子有机会表达对祖辈的尊敬和关爱,进行正面引导和鼓励。

  行为四:举止不文明,人来疯

  这种行为较多出现在公开场合或客人到访时,孩子变得很兴奋,行为举止和平时不一样,谁的话也不听,不懂礼貌,乱说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人来疯”。孩子有“人来疯”的行为表现,主要是平时出席这样场合的机会太少了,太想要表现自己来引起大家的关注了;或者是平时受到的约束太多,父母碍于情面又不便在公开场合过多管束孩子,给了孩子彻底发泄一下的可乘之机。

  爸妈应对:事前,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父母可以在出席活动或客人来访前,和孩子做一次交流,提出礼貌举止的要求,也就是打预防针和约法三章。

  事中,如果孩子出现“人来疯”的举止,父母尽量不要在公开场合严厉批评孩子,以免在客人面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可以用眼神或语言提醒孩子注意举止,告诉他不要忘记事前的约定。

  事后,要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够,这样的分析有助于孩子明白下次怎样可以做得更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71100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