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前中国有三千万患有各类心理障碍的儿童青少年,家长应用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让他们在成长的同时,心理也得到健康发展。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三千万患有各类心理障碍的儿童青少年。如何让他们在承担着繁重学业的同时,更加快乐而幸福地成长?如何培养乐观自信的儿童?家长如何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为孩子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与社会支持?本刊选载专研积极心理学的刘翔平的《给自己注入积极基因》、《感觉良好》两本书。
刘翔平博士为我国著名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评估专家,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翔平心理教育培训学校校长。刘教授尤其对于青少年的情绪障碍和学习障碍有深入研究。他主张从改变人对事物错误的看法入手解决心理障碍,一方面要解决人的社会认知障碍,因为这个障碍歪曲了一个人对自我、社会和世界的看法,导致情绪困扰;而另一个方面就是解决人对自然界的认知障碍,即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数学障碍和书写障碍等。
大大咧咧也许更能生存
乐观孩子更容易成功
事例:一天在饭店里,我看见一个母亲带着一个说客,大概是孩子的姨妈,对一个中学生讲学习的道理。“你看见大街上扫马路的人了吗?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的你就是这个样子。要想成为人上人,就必须有一个好成绩,必须考上大学。学习成绩不好,将来就要失业,就没有一个体面的工作。你看你叔叔,清华大学毕业,现在是工程师,一个月挣一万元,你看你舅家的小军,没考上大学,开出租车,没日没夜地干活,每月还挣不到两千元。”
刘翔平解读
如果我们一味地告诉孩子,不许做什么,不能犯错误,如果犯错误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能建构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吗?如果一味地强调错误的代价,孩子们自主性和自发性如何才能培养出来?
在我们的文化中,家长和教师时常压抑孩子的成长,不能使孩子的乐观、积极和自发性顺其自然地表现出来。许多所谓的好学生,学习努力认真、能考上好学校,是以恐惧失败为动力的,他们的高分是以牺牲心理健康为代价的。
而那些乐观、大大咧咧、对危险和失败不敏感的人,那些对于恐惧的结果不焦虑的人和对恫吓不害怕的人,更加容易在学习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由于过分安全,他们不易在压力下被迫做自己不愿意做的艰苦的作业,所以,考试的分数自然不如其他人,但这些人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可能是较为高的,承受力较强。也许将来做生意、创业、开饭店的独立生存能力比分数高的学生要强一些。
胆量能练出来
让孩子战胜约拿情结
事例:约拿是《圣经》中的一个人物,他虽然有天赋,但缺少抱负,逃避责任,学成之后不去传道,于是上帝让鲸鱼吞噬了约拿,在鲸鱼肚子中呆了三天三夜后,他开始向上帝呼救,上帝命鲸鱼将其吐出来。后来,约拿终于醒悟过来,决心成为一个伟大的布道者。他变得自信,四处讲学,最后成为一名著名的牧师。
刘翔平解读
在一个社会中,当害怕失败和被淘汰成为唯一行动力量时,我们就只能停留于基本需要的满足水平,人潜能就得不到开发和利用。为此,我们要鼓励孩子的成长,增加向成长方向的动力,减少对失败的恐惧。要让孩子相信,人人都精彩,人人都拥有不平凡的力量。我们可以回到马斯洛的一个说法,他号召人们不要害怕自己的杰出,要战胜约拿情结。为此,家长要鼓励孩子从事没有把握的事情,有创造性的但要冒一定风险的事情。胆量是通过行为练习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72191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