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坦原来上的是一家双语园。但后来我们发现坦坦只是在上英语课,从没有用英语学过别的课。象正常的园一样学了点英语单词,不会基本的日常英语,麻烦的是发音不准,特别是“C”的发音,让人好气有好笑,还不如不学。最让人喷饭的是园方决心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全美语环境,于是,所有教职员工都说英语。早晨上学去,大夫想我们问好,一时没闹明白她要说什么,原来她在用英语想我们打招呼。试想一位近50岁的中国土生土长的业余大夫,非要让她改说英语,真是匪夷所思。
坦坦娘不耻下问去请教关于蒙氏教法和教师中有否经过奥尔夫培训的人,园方的回答充满搪塞之词。坦坦娘开始不满意了。说实在的,这家幼儿园的老师对孩子们听好的。但毕竟都是我们的幼教体系培养出来的老师,教育思想还是老一套,比如,追求大家的一致,不求个性培养,体现在:教孩子们画画的方式还是给个样子找着画,结果摆出来大家都画的一样,连小树枝向哪里斜,孩子们都很齐心;户外活动时间少,一天连一小时都难保证,特别重视孩子们上了多少课;平时上课,大家必须乖乖坐好,不许动,对于坦坦这样2岁多的孩子,这样的方式肯定不合适。
坦坦娘认为,身体是最重要的,每天的户外活动起码要两个小时。画画,随便他们画,画好了 ,老师启发问他画的是什么,帮他想个题目就完了,为什么大家都一致?束缚孩子的创造性。英语,对孩子来讲,字母不重要,教他说话就是了。母语不也这么学吗?
在当当吗那里呆了一天观察到,小橡树每天安排给孩子们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重要的是当当妈给孩子们的教育非常活泼,不死板,而且把一些好的教育思想和内容融在言行举止当中。比如,她一手牵一个孩子在前面走,会一边唱着歌谣,一边用脚打着拍子,整个身体都配合着歌曲的节奏摆动,孩子自然就学会了节奏和歌曲,如唱“there was farmer had a dog,Bingo was his name oh,B-I-N-G-O……”。她给孩子们唱那些好听的中、英语歌谣,也是配着动作,发音美极了,加上她本人长的有些像个大中国娃娃,又留的娃娃头发式,坐在可爱的孩子们中间,场面让坦坦娘陶醉。
当当妈还老跟孩子们一起扮演故事或歌谣里的角色,比如大灰狼、小白兔,小猪、大黄狗什么的,每个人都有道具,一块大的素色布什么的就是房子了,孩子们开心的尖叫以表达他们的兴奋,好像这是渥太福教学法?孩子们几乎每天都有傲尔夫音乐课,坦坦说“我要脱鞋”都带着节奏说。那一套奥尔夫乐器太高级了,声音美的没法说,可惜我买不起,干脆让坦坦来上学吧,免费享用。
当当妈把小橡树布置的像个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这是一个四室一厅三卫的公寓,厅有20平米大吧?摆着孩子们喜欢的部分蒙氏教具,不象有的幼儿园,只是招牌、摆设,是孩子们可以随便玩的。还有火车积木等等,经常更换的。另一个房间是孩子们的书房,有象古董一样的老式儿童家具和地毯,甚至还有一个锣,孩子们可以席地而坐看自己的书,高兴时,去敲一声锣。电脑的屏幕真好,不伤眼睛。还有一个房间放着小木偶剧场和各种奥尔夫乐器,孩子们演戏的地方。再有一个房间放的是大草编筐和大纸盒,给孩子玩藏猫猫和角色扮演搁道具。再有就是一个放蒙台梭利教具和大型玩具的房间了。总之,几种我所知道的比较好的幼教方法,都特别自然地体现在当当妈的教学和环境布置里。
所以,坦坦娘在上了4次小橡树的亲子课之后,就把坦坦送到了小橡树。坦坦到了小橡树就像到了自己家,开门先问老师早,进门就自己坐在地板上脱鞋,换上室内鞋,然后忙不迭地奔到玩具架子前,找自己喜欢的、怎么也玩不够的玩具。忙的不亦乐乎。到了晚上,还不肯回家。
一直没写,是因为我有私心,怕当当吗那里招太多的孩子,我儿子得到的照顾和享受的教育质量受影响。但看见最近坦坦的进步,禁不住喜上眉梢。作为论坛里的妈妈感觉有责任与大家共享,所以半夜爬起写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启发。有理解不对的地方,请当当妈指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95493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