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如何教0岁宝宝说话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行为习惯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如何教宝宝说话?爸妈在与宝宝的日常互动中就可以教宝宝说话。亲子交流的质量和频率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宝宝语言发展方面的个体差异。

什么时候要开始教宝宝说话?宝宝出生后就可以开始了。虽然宝宝要到1岁左右才能说出理解其语义的第1个词,但在这之前的1年里,他已经开始练习控制发音、掌握语义,为日后的“开口说话”做准备。

宝宝如何学说话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与身边的人交流,这时候可以说宝宝真正开始脱离他的婴儿期。语言的表达就是说话,它和宝宝的学习和思维能力密切相关,能很好地与人沟通对宝宝的一生都有帮助。

1岁前练习发音、获得语义——宝宝的前言语阶段

不少宝宝在12月龄时说出了第1个理解其确切意思的词。在这之前的1年里,他们都在为这一刻做准备。他们咿呀作语、咕咕哝哝、哼哼哈哈练习着发音,逐步学习着对发音的控制。在与爸妈、照顾自己大人进行的日常互动中,发展语言的理解能力,把词的发音和词的意思联系起来,即掌握语义;并通过这种互动,学习构成一个句子的语法规则。

宝宝发音方面的一般发育顺序

1岁之前,是宝宝前言语阶段发展时期。

简单发音阶段(0~3月):3个月时会发较多的元音,如:a,ai,e,ou和少量辅音m,h.
连续音节阶段(4~8月):会发的辅音增加;而且出现重复的连续音节。宝宝发出ma-ma,pa-pa的声音,其实并不是会叫爸妈,而是前言语阶段的发音现象。

学话萌芽阶段(9~12月):会发更多的声音和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变换音调,还能模仿成人和学习新的发音。有些发音和具体事物联系,获得语义,说出第一个理解语义的词语。

宝宝会说话的时间因人而异

和其他发育项目一样,宝宝会说话的时间也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宝宝早在9个月就会说话,而有的宝宝要到2岁才会说话,一般来说平均年龄是14个月。只要宝宝的语言发育能力符合不同月龄的标准,爸妈就不用太担心。

大部分宝宝在1岁时已经了解不少词的意思,他们懂得的词要比会说的词多得多。

不会讲并不代表听不懂

小宝宝对音调的理解超过对词的理解,但理解力和表达力同步要到1岁半。
宝宝是通过“听”来学说话,在宝宝能说出有意义的话之前,其实已经能懂得不少大人们说话的内容。

宝宝无法全部明白你所说的话里每一个词的意思,但却能根据爸妈说话的语气和音调,知道你是在表扬他还是在批评他。对月龄小的宝宝来说,对音调表达出的情绪的理解掌握超过对词的理解。因为音调是有规律可循的,为引起宝宝兴趣我们的音调常常是上升的;安慰宝宝时,音调是下滑的。

一般来说,宝宝从9月龄就开始获得语义,也就是说开始理解大人们说的一些话。到1岁时,宝宝对言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开始互相联系起来。1岁半之后,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达到同步,能说出他想说的话,表达畅快起来。

爸妈如何教宝宝说话

良好的亲子互动是宝宝学说话的最优氛围,爸妈和宝宝互动的品质和频率决定宝宝日后沟通能力的好坏。

爸妈是否热情地与宝宝交谈对宝宝学说话起关键作用

爸妈和宝宝交流的质量和频率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宝宝语言发展方面的个体差异,常听到爸妈对他说话的宝宝要比不常听到的宝宝懂得的词要多得多。
在对宝宝抚育中,爸妈是否热情地与小宝宝“交谈”,在宝宝学说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管是否意识到,较敏感的爸妈为了能更有效成功地与宝宝“交谈”,都在有意无意地探究与宝宝的反应相匹配的交流手段。

爸妈教宝宝说话的基本形式

首先要让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物品、这件事情上,然后说名称,使用语法结构简单的短语。要选择正在做的,或者宝宝正在注意的事情。比如喂宝宝吃苹果时,就可以说“苹果”;或者用一个短语“这是苹果”。为了便于宝宝理解语法规则,要使用简短的句子。

但并不是指不要对宝宝说交待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的长句子。有时对宝宝说一些长句子,能让宝宝较早学会使用复杂的句子。

重点强化

可以重复或者大声强调想要宝宝学习的词语,比如:“这是苹果。苹果。”一个词要重复很多遍后,宝宝才能理解并且记忆,最后自己说出这个词。

对宝宝重复相同的话、唱同样的歌、念相同的歌谣,这一切都能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自然发生,而且能起到强化的作用。丰富的语言输入量是非常必要的。
帮助宝宝进行明确和句子扩展

宝宝在“咿咿呀呀”时其实他很想表达,但想说又不会说,可以帮助宝宝把他想说的话说出来。认真听宝宝“说的话”并替他说出所想。除了可以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外,其实这也是一种很积极的回应,能给予宝宝很大的鼓励,让他更想学习。比如当宝宝手指着苹果咿呀时,就可以说:“噢,这是苹果呀。宝宝想吃呀。”

扩展其实是很好的提升宝宝认知的方法。扩展时可以用“描述”、“比较”等方法。可以描述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比如可以说:“苹果。红色的苹果。” “比较”可以比较东西的大小、长短、多少。通过这些语言都可以让宝宝了解事物的性质,提升宝宝对事物的认知,增加词汇量。

爸妈在教宝宝说话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喜欢用儿语的妈妈

一般来说,宝宝比较偏爱自己的照顾者——妈妈的声音,因为伴随着妈妈的声音,宝宝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妈妈更倾向使用儿语来和宝宝交流。儿语一般具备较高水平的音韵、较大的音频范围,且多样化和音调夸张,单词重复。月龄较小的宝宝比较偏爱具备这些特点的声音。儿语常和妈妈一起出现,让宝宝感觉良好。

促进宝宝语言规范的爸爸

如果说妈妈更倾向于以宝宝的发音能力去反应宝宝,爸爸则更关心宝宝语言的数量和质量。
一般来说,爸爸用的词汇更多,爸爸很少使用儿语,对宝宝语言的规范化更有促进作用。

长期只接触儿语不利于宝宝学习说话

儿语的结构比较简单会影响宝宝去接触必须学习的语言的语法结构。除了发音、词语意思的理解外,宝宝学说话也要学习符合规则的语法结构。

通常爸妈的误区在于,认为儿语对宝宝来说比较简单,而规范的语言比较难,宝宝接受不了,其实对一张白纸的宝宝来说,输入什么就能接受什么。及早给予宝宝规范、优美的东西,在他大脑中留下印记,促进他的智力开发。

教宝宝说话很重要的原则是要让宝宝掌握语义

宝宝听到的词汇越多,学会说话越早,因为每天能听到许多词汇能帮助宝宝发展语言。

宝宝会说话,不仅是指能发出语音,而且还指的是宝宝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后说出的、表达自己意思的话。理解意思是语言表达的基础。

让宝宝掌握语义的方法

要让宝宝可以将所听到的一切和事物、行动联结起来。

爸妈直接对宝宝说话是比较好的方法,宝宝听到的话一定要配合情境,也就是说爸妈正在对宝宝说的话必须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当然首先要引起宝宝的注意,注意到了才能听进去,明白意思。还要激发宝宝回应自己,互动交流才是学习语言的较好手段。

在宝宝还没有学会说话以前,他的回应可能是“咿咿呀呀”、身体姿势和表情。爸妈要学会“察言观色”,对宝宝的行为、情绪保持敏感,就能和宝宝互动,抓住和保持宝宝的注意力,学习语言。

爸妈单方面、喋喋不休地对宝宝说话;或者自顾自对话,让宝宝在旁边听着,没有互动,这些方法都无法抓住宝宝的注意力。因为你和宝宝没有身处于说话内容所指的场景和事件中,也就是说没有任何可以帮助宝宝理解语义的具体、实在的参照物,宝宝根本无从理解意思,从而掌握语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96852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