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童话反映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表达了儿童的内心世界,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生动地折射着现实生活。自弗洛伊德开始,童话就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童话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动力,具有重要价值。
一、童话与儿童天性的契合
童话是什么?
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教授认为童话“是一种儿童自己未必编得出来,但是符合他们的精神,在白天的梦里,或者夜晚的梦里,可能看见过,能够为他们所相信的情形和故事。”
童话讲的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善与恶、穷与富、强与弱、爱与恨……童话所提出的问题是所有人必须面对的人生问题:恐惧、死亡、背叛、追寻生活的意义……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
儿童天真、质朴、富有幻想。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儿童的思维方式带有童话的特点,儿童的游戏也时时显示着童话的色彩。儿童生活中的现实和幻想往往是很难截然分清的,他们靠幻想去填补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空白,也靠幻想去拉近自己和客观事物的距离。而童话凭借幻想的翅膀,穿越时空,使常见的和罕见的、熟悉的和陌生的各种人物与现象,发出奇异的光彩,或者把人们的理想编织成灿烂绚丽的画面,因此童话以浓郁的幻想色彩和趣味性与儿童的生命形态达成了天然的契合。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我把心给了孩子们》中写道:借助于童话,孩子不仅用智力,而且也用心灵认识世界。同时,不仅认识,而且对周围世界的事件和现象作出反响并表达自己对善与恶的态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99777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