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完成第18?20题。
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
①任何学问都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学习语文,同样非下苦功夫不可。
②俗话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语文学习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单靠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③鲁迅在学生就坚持做读书笔记,写日记,手熟笔巧,为我们留下了大约1000万字的宝贵财富,从而成为文学大师,一代风范。
④马克思精心研读文学名著,谙熟莎士比亚作品的词句、风格,并能背诵海涅、歌德的许多诗句,因此讲话、写作便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⑤毛主席求学时,每读一本书总是开动脑筋,细推深究,圈点批注。因此他的文章常有真知灼见,而被同学们传诵。
⑥至今“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之类的写作佳话,更不胜枚举。
⑦显然,大凡善于运用语文工具的人,无不经过一番苦苦磨练。谁怕下苦功,谁就学不好语文。
⑧所谓下苦功,就是要乐于“自找苦吃”。一要苦阅读,博览群书,早读夜诵。二要苦练笔,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甲】。三要苦思考。摄取生活素材,识别书中的真伪优劣,消化语文老师讲解的知识,都得苦思熟虑。末了,还要苦修改,【乙】。基础差的,不要自暴自弃;基础好的,更应精益求精。总之,要掌握语文知识就得苦学,也就是要苦读、苦练、苦思、苦改。当然,“苦学”决非“蛮学”,必须讲究科学方法,探求语文的规律才行。
⑨谁不想让自己的语文学习园地里硕果满枝呢?那就让我们铭记毛主席的教诲吧:“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习的,非下苦功不可。”
18.下面两句话是从文中【甲】、【乙】两处摘出来的,如果要归还原处,【甲】处应填__________,【乙】处应填__________。(2分)
A.抱着"新诗千改姑心安"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作文和练习。
B.齐白石作画,“不叫一日闲过”,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9.文章第⑥段在论证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文章结尾引用毛主席的教诲,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18.【甲】处填B句,【乙】处填A句。(2分)
19. 从点到面,使论据从个体变为群体,增强了论证力度。(2分)
20.内容上重申了论点,结构上呼应了开头。(2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uedu/xiandaiwen/1114295.html
相关阅读:军事历史与兵学文化 阅读附答案
我们一起努力 阅读附答案
生 阅读附答案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训练:《莫言自述:我平时是孙子写作时色胆包天》[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