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以童心来对待孩子?这个问题也许许多父母并不理解是怎么回事。每位父母总希望孩子能乖乖的听话,并一味的要求孩子按自己的相法来做,但往往事与愿违,孩子总是按照自己的自己去做,看起来很不懂事、不听话,记父母很是苦恼。其实,家长如果懂得用童心来对待孩子,在相处起来则容易的多。
父母如何以童心来对待孩子?关键在于父母与孩子相处时,“暂时”回到童年世界中去,把自己的心理位置“暂时”换成孩子的心理位置,并以此提高自己对孩子童心的领悟力。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到各位父母:
1、对孩子所做的事情要充分的理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活动,但他们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例如他们热衷于游戏,不管父母认可不认可,游戏总是他们的主导活动。即使是在入学以后,他们也不会离开游戏活动。这时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游戏强硬的阻拦,因为会感觉孩子越玩心越野,所以就试图束缚其手脚,但到后来只能造成对孩子童年的剥夺。当然对孩子的游戏进行引导和安排是必要的。但是,什么是充分的理解的呢?充分的理解就是要尽量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的兴趣、孩子的情绪等,也就是说要懂得孩子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表现方式,不能依自己的主观经验,来看待孩子的所做所为。
2、对孩子的心理变化要灵敏的感受到
如何能用童心来领情孩子的对童心?父母要知道这个领悟力并不能仅停留在对孩子的充分理解上,否则,将仍然是被动的。孩子有自己的情绪和思想问题。例如他们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难以实现,或者在游戏等各种活动中遇到了某种困难时,情绪就会出现波动,思想就会受到一定的困扰。这种波动和困扰,父母是否能灵敏地予以及时体察和感受,并设法在极其自然的情景中加以帮助解决,就成了童心领悟力又一个重要的标志和体现。
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父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但对孩子的情绪和举动缺乏敏感性,不能于细微之处敏感地发现和观察到孩子的心理变化。这实际上是因为父母的心理并没有与孩子的心理真正融为一体,于是孩子就会产生自己不被父母认可、理解的错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有意无意地使自己的心理远离父母的心理,父母“暂时”回到童年世界中去的心理就会被孩子推回到成人世界中去。因此,父母在感觉到孩子的变化时,应该积极的回应,让孩子知道父母在时刻关心着自己,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
3、对孩子的母爱之情也要适度
首先要做到对孩子的母爱不要过度。母爱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炽热的母爱,父母和孩子之间感情的纽带就会断裂,就会形成日后难以填补的心理空间。所以母爱对于孩子来说是必需的,但是母爱也必须是适度的。失度的母爱只能是溺爱,溺爱的结果势必导致孩子真正自我的丧失,这样的孩子在长时期里只能生活在“借来”的自我身上,日后必定是无能的、脆弱的、难以立足于社会的。所以说对待孩子要做到该为其做的做,不该做的就一定不要做,让孩子有自立能力。
4、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要合理
哪个父母对孩子都会有所期望,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孩子的期望一定要合理,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做到这样做到那样。但是,期望如果脱离孩子本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一律要求他们成“龙”成“凤”,不但不切合实际,而且还会使他们的正常心理严重受挫。而一旦受到挫折或打击,他们便会失去信心,情绪一落千丈。所以要对孩子的期望合理化,合理的期望是基于实事求是评价孩子能力和照顾孩子需要和兴趣之上,是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这样合理的期望才能让孩子具有成功感,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以上种种说明,父母对待孩子是一定要知性,不能感情用事。而父母如何以童心来对待孩子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们都应该上好这一课,当然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所以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父母除了平时与孩子多相处以外,还可以与有经验的同龄人学习,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106585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