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人生必修课,一个人没受过任何挫折是一种不正常现象。但是目前许多家庭对孩子却是过分保护,惟恐孩子受挫折。挫折教育是当下流行的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但是,挫折教育绝对不等同于吃苦教育哦。
正确理解“挫折教育” 关于挫折教育准确含义,仍然缺乏普遍共识。 1、有人把挫折教育看成是“吃苦教育”,认为让孩子多吃点苦是应该和必应。 2、有人把挫折教育理解成“生存教育”,将培养孩子们“生存能力”看成是挫折教育精髓。 3、有人干脆将挫折教育理解成“通过设置挫折情景使孩子受到教育”。 我认为,挫折教育实质就是良好意志品质培养。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一个人受挫能力大小,最终可以归结为他意志品质好坏。一个有着良好意志品质人,一定是能够经受住种种挫折人;相反,一个意志品质薄弱人,也一定是经不起任何挫折人。 挫折是人生必修课,一个人没受过任何挫折是一种不正常现象。但是目前许多家庭对孩子却是过分保护,惟恐孩子受挫折。他们只求孩子学习成绩好,一切事情替孩子做出选择。从孩子起床、穿衣到小心安全,为孩子创造了过于舒适生活环境,提供种种优越条件,让他们免受一切挫折,以至使孩子缺乏生活锻炼,养成依赖心理和养尊处优不良品格,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极差,一旦挫折出现在他们面前时,就会惊恐万状,茫然无措,甚至行容易因绝望而轻生。正因如此,在挫折日益遍今天,培养学生耐挫能力,对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人格不断完善,增长才干和取得成就,具有十分重应意义。 儿童挫折教育的途径 为了提高儿童应对挫折的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应从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对儿童的进行挫折教育做起。 (一)学校是儿童挫折教育的主要力量 学校是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将我们把挫折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儿童进行开展挫折教育,提高儿童应对挫折的能力。 1.开设专门的挫折教育课程。 开设专门的挫折教育课,有系统的、全面的和有针对性的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在认知方面,教儿童正确认识挫折的普遍性和两面性,经过努力挫折是可以克服的;在情感方面,让儿童充分有体验挫折的机会,消除其害怕心理;在行为方面,教孩子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形成正确的挫折观。通过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全面培养和教育,达到知、情、行的统一。 2.利用榜样进行挫折教育 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生动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儿童。首先,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要冷静、客观、积极地对待生活中各种事情。其次,以中外著名人物战胜挫折和的典型范例为榜样进行挫折教育。让儿童明白凡是在学业和事业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都是战胜挫折、意志坚强、,不怕困难的人。最后,用身边的榜样进行挫折教育。老师要善于找寻学校、班级的闪光点“英雄”,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榜样教育学习。 3.教会儿童一些战胜挫折的技巧与方法。 教师可运用教育学、结合心理学等知识,教给儿童对待应付挫折、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首先,如(1)宣泄法,。教会儿童善于将心中挫折经历中的悲伤,烦恼等消极情绪向同学、朋友、老师或、父母倾诉。其次,(2)补偿法,。当儿童在某方面的目标受挫后,尝试使用另一方面的成功来补偿代替,使儿童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最后,(3)转移法,。当儿童遭遇挫折时,教会其转移注意力改变消极情绪,如散步、唱歌、听音乐、运动等,使消极的挫折心理逐渐消除或缓解。 (二)家庭是儿童挫折教育的后备力量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塑造儿童情感、意志、性格、品德和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儿童的挫折承受力,总能或多或少地找到家庭的烙印。 1.创设挫折情境,加强受挫体验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的需要,有计划地设计适度”和“适量的挫折情境,提出某种难题,设置一些困难,或教给让孩子完成一些有难度的任务,要求孩子们动手动脑来解决矛盾问题、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进行加强意志、魄力和挫折排解力的训练,最终使自己他们能经受住任何残酷的打击,从而使儿童得到锻炼提升心理素质。人为挫折情境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能弥补自然挫折情境的不足。 2.在尝试挫折游戏活动中,加强儿童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②。与同伴交往结合起来开展挫折游戏应与同伴交往结合起来,让儿童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利于儿童更快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同伴交流也能够帮助他们儿童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如通过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时,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家长可以指导儿童分析不同心理感受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儿童的毅力与耐心的得到考验与锻炼,提高挫折承受力。 (三)社会是儿童的挫折教育的强化力量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社会舆论和社区文化等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它们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儿童的各种生活方式与思维观念。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政府要从宏观上建设良好的教育大环境。应该可以多多宣传战胜挫折的故事,形成良好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和舆论。另外,社区也会对儿童挫折承受力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社区的应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它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社区的成员,从而促使人们的行为相互协调一致为儿童成长提供良好的社区文化和氛围。社区的人际交往对于儿童的思想个性、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有独特的影响。 (四)个人是儿童挫折教育的主体力量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因素对挫折承受力的形成虽然起重要作用,但它们必须通过个体的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 1.培养儿童挫折应对的自我监控 儿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认知的自我监控③,同样,儿童在应对挫折过程中也存在挫折的自我监控。自我监控就是个体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将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④。儿童在遭遇挫折时,要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以及对挫折的不适当的反应,最终要学会对自己头脑中的想法、解释和评价进行自我监控④。通过自我监控,学生可以主动利用各种渠道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挫折应对知识、技能和策略⑤。 2.确立合理的个人期望。 个人期望高的儿童往往对自己的要求较高,其学习比较努力;个人期望低的儿童对自己的要求较低,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但个人期望并非越高越好。如果个人期望过高,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就会使儿童产生失败感,挫败自信心和自尊心。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教会儿童在对自己的实际能力正确认知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正确设定目标、并及时调整目标过高的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 为了让我们下一代能锻炼出更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幸福品质,以便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环境中游刃有余发展和生存,尚须家长和教师,以及社会、教育、文化等各界齐心协力,为了我们民族强盛、国家发展,共同创设一个利于人生存发展提高、强盛和谐环境。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107761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