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感恩节:怎样对宝宝进行感恩教育-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3~6岁对于人一生来说,是个性倾向和道德情感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最佳阶段,因此在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田里种下“关爱”“感恩”的种子。

  让孩子不知不觉间意识到父母及其他成人所做的事情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自己不仅要学会关爱他人、更要懂得回报。

  让 “感恩的心”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健康成长,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随着独生子女教育出现问题的增多,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怎样进行感恩教育还是比较茫然的。

  结合自己的经验,我想给家长朋友一些建议。我想,进行感恩教育,必须将它与爱心教育、礼貌教育结合起来,三者水乳交融,缺一不可。从孩子情感的角度来看,礼貌教育和爱心教育是前提和基础,感恩教育是两者的深化和升华。而对孩子进行教育,必须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空洞的说教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从孩子的认知社会的第一个窗口——交往对象入手进行教育,教育效果是很理想的。总起来说,就是:感恩教育,礼貌教育、爱心教育三结合,从其主要交往对象入手,由近及远(即由亲人到老师、同伴、再到亲人的同事、陌生人等),由具体单独的个人到团体、集体、社会等,效果很好。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努力营造充满爱心、感恩之心的亲情关系

  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持久、深远。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最真切、最具说服力,孩子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因此,家长的身体力行胜过一切言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孩子的心是敏感的,他能敏锐地感受到成人的情感态度。家庭中,爸爸妈妈之间的情感关系、 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关系、爸爸妈妈和老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孩子感受最为深刻的情感关系了,这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决定着孩子能否对亲人产生依恋和信任感,也决定着孩子今后以怎样的情感态度面对各种社会关系,更决定着孩子今后有没有爱心、有多大程度的爱心、感恩之心。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自然而然地的建立积极向上的亲情关系。比如,爸爸妈妈之间恩恩爱爱、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牵挂;家长努力与孩子之间建立宽容而不纵容、关爱而不溺爱、平等民主、严慈相济的亲子关系;家长对老人充满尊敬、关爱与感恩之情。这些情感关系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用实际行动体现出来的。在一般的家庭中,尤其是家长对待老人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爱心、感恩之心的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日常生活中,我们自然而然就做的,比如:经常带着孩子看望老人,还孩子一起给老人买礼物、生活用品等,经常陪老人散散步、给老人捶捶背揉揉肩、给老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这些细小的事情,孩子很小时,就看在了眼里;当孩子稍大些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就可以鼓励孩子去做这些事情。在做这些小事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体会到家长对老人的孝敬、关爱之心、感恩之心。也正是在日常生活的影响、熏陶下,孩子那颗感恩的心已悄然萌发了。

  二、以生日为依托,进行感恩教育

  家庭中,老人、父母、孩子,每个人的生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论是对家长而言,还是对本人而言。以生日为依托,让孩子懂得回报,是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机会。

  比如,孩子稍小时,家长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告诉孩子:孩子的生日正是妈妈的受难日,孩子是在爸爸妈妈的爱河中长大的,自己过生日时要给爸爸妈妈一份惊喜、表达感恩之情。当孩子稍大时,就可以给孩子讲讲妈妈怀孕的辛苦,生孩子时的感受、感想,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宝宝出生的录象。再如,当自己过生日时,家长特意请老人来,送给老人一份惊喜,说些感恩的话。再请老人讲讲过去的遇到的困难,过去有趣的事情,家长小时候的 事情等,让孩子意识到亲情的珍贵,当然,孩子会意识到很多问题。当老人过生日的时候,家长和孩子一起给老人过生日,也让孩子为老人献上自己的“礼物”,让孩子和老人亲热亲热,说说心里话。家长还可以陪老人玩他们喜欢的娱乐活动或运动项目,也可以帮助老人实现他们未曾实现的愿望。当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可以争取孩子的意见,请他想办法给家长一份惊喜,这份惊喜可以是一个甜甜的吻、一句甜蜜的悄悄话、一次服务如洗脚捶背等、也可以是自己的爱心小制作等等。还可以建议孩子在幼儿园里,和老师、小朋友一起过个特别的生日。另外,可以在孩子生日那天,和孩子一起献爱心,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或者残疾儿童捐款、赠书、赠送玩具等等。这样,孩子渐渐地就由家庭走向了社会,由对身边亲人的关爱扩展到了对他人的关爱。

  三、以节日为依托,进行感恩教育

  父亲节、妇女节、儿童节、老人节、教师节、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都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契机。而且,这些节日活动,能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由关爱单独的个人扩展到关爱个人所属的团体或集体乃至社会。

  当孩子还小时,我们可以结合生活事例,讲讲这些节日的来历。孩子稍大时,可以给他讲一些感恩的故事、一起阅读此类文学作品、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以丰富孩子对这些节日的知识、深化他们对节日的了解。再和孩子一起回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例,让孩子切实感受到、体会浓浓的亲情、友情、师生情、军民情等,让孩子学会珍惜,学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以表达感恩的心。在这些节日之前,家长可以提醒孩子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如美术、画信、动作、语言等)表达感谢、感激、感恩之情。或者,和孩子商议好怎样过。这样,孩子才不会感到仓促,教育效果会更好。

  比如,父亲节之前,妈妈先帮助孩子回忆和爸爸在一起时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回想爸爸都为家庭立了什么功。然后,再私下里和孩子一起制作节日贺卡,或者建议孩子用自己仅有的零花钱给爸爸买一份礼物,可以让孩子给爸爸画一封信,想说的话可以让妈妈代写,也可以让孩子送信时讲给爸爸听。孩子一定会对爸爸有个更深刻的认识,必定会为爸爸的节日积极做准备。这些对爸爸而言,绝对是特大的惊喜,对孩子而言,也总是难以忘怀的。

  老人节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故事图画书、网络影视资料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有条件的可以带孩子去老年公寓看望老人,帮老人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当然,家长也可以建议孩子所在的班级,一起去老年公寓看望老人,相信这样的活动会让孩子受益特别大。这时候,孩子对人、对人生、对社会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题和看法,但是,孩子的关爱之心只能有增无减。

  教师节、儿童节时,我们可以建议孩子表达其感恩之情和节日的祝福。比如,和小伙伴互赠小礼物、为福利院的儿童献爱心,给老师说句亲热的话或给老师捶捶背、端杯水、送上自制的小花、节日贺卡等等。建军节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给孩子讲战争的故事,让孩子感受生活的来之不易,意识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进而产生爱党之心、感恩之心。国庆节时,可以带孩子去北京天安门,看庄严的升旗仪式,参观博物馆,登长城等等,让孩子了解祖国的历史,渗透爱国思想。

  四、以生活事件为依托,随机进行礼貌教育和感恩教育

  日常生活中,同事、亲戚朋友及其子女、甚至陌生人也是孩子交往的对象。家长在待人接物时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孩子。家长要鼓励孩子有礼貌地与人交往,对其友好、帮助、关爱表示感谢,给别人添了麻烦时,要表示道歉等等。再如,医院里给孩子看病的医生、给孩子打针的护士,经常看到的交警,马路上的清洁工,还有在外吃饭时的服务员,在商场里买东西时打交道的销售人员等等,虽然他们都是陌生人,但是,也应该让孩子认识到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并让孩子学会运用常用的礼貌用语。对于孩子不礼貌的行为,家长应及时纠正。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随机教育,效果最好。

  另外,生活中发生的国家大事,我们同样应该加以关注,比如,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日本教科书事件,我国“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国家领导人的换届、出访,沙尘暴、海啸现象等等,都可以在平时看报纸、看电视新闻的时候,就可随时丰富孩子各方面的知识,历史知识、环保等,帮助孩子理解现在发生的事情,从小就培养孩子爱国、爱护环境等等。

  由此可见,感恩教育就蕴藏在生活中,就蕴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关键是,我们家长要做个有心人,从自身做起,抓住教育契机,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孩子。任何心灵教育、育人教育都不是一蹰而就的事情,而是持之以恒进行熏陶、教育的自然结果,感恩教育也不例外。

  其实,幼儿时期的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就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达到“水到渠成”这么理想的教育效果,自然应该是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而家庭正是一个最为理想的教育环境,家长千万不能错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112374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