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决定孩子一生的36种关键能力》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是天生的,也需要后天的培养和锻炼。父母需要给孩子机会锻炼自我管理能力,从小事做起。
【亲子现场】
案例1:
小米明年就要上高中了,可是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她都是个让妈妈很担心的孩子。到现在,小米都没有洗过一次衣服,学习计划、作业检查一般也都是妈妈代劳。妈妈觉得孩子必须要学会自我管理,这样才能适应高中生活。
因此,妈妈刻意将生活中的小事交给小米自己完成,她让孩子自己洗衣服、叠衣服,在学习上,妈妈也不再插手,目的就是为了使孩子养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的好习惯。
最初,小米是无法做到管理自己的,但妈妈给她讲清了其中的要害关系以及今后她将面对的生活,小米意识到了管理自己的重要性。在妈妈的帮助下,上高中之前,小米慢慢学会了自我管理,对此,妈妈很欣慰。
案例2:
李惠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出差,教育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妈妈身上。妈妈一直认为对孩子有所亏欠,因此对李惠关爱备至。
从小时候起,妈妈就宠着李惠,帮她穿衣服、洗刷,吃饭都是把碗端到她的面前,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妈妈的宠爱,变得很任性,只要妈妈不按照她的意思做,她就会哭闹不停,一点儿也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脾气。
李惠上学了,她让老师和同学都感到头疼。大家一起吃香蕉的时候,她竟然不知道香蕉是要剥皮之后才吃的;别的同学不小心碰着她了,她就会哇哇大哭,让老师束手无策。此外,李惠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比其他同学要差。
妈妈了解到李惠在学校的表现之后,开始反思自己对她的教育方式了。
【专家剖析】
自理能力是孩子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前提和基础,是孩子学会照顾自己衣食住行的必备能力,这会帮助孩子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成为真正独立的人。
一份调查问卷显示,98%的父母担忧孩子的自理能力差,这已经成为父母的心病。但是这个心病大多数是由父母自己制造的。
父母常在爱的名义下,为孩子做好所有的事情,处理好一切困难。有的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事事依赖父母;还有的孩子,内心已经萌发了自己照顾自己的意识,却苦于父母的压抑,无法施行,而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孩子小时候,父母剥夺孩子的自理权利,等孩子大些了,却抱怨孩子懒、不会自理,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足够了,这是教育的误区。读书固然重要,但是孩子总要进入社会,任何书本知识都无法代替自理、自立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美德。因此,父母在孩子进入社会之前,就应该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会认识到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可是孩子的社会经验少,缺乏自我约束的意识,在自我管理方面会表现得不尽如人意。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被动到主动,从低级到高级,从不自觉到自觉,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也随之提高。
孩子如果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就会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还可以促进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更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养成独立的优秀品质,所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1]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113815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