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幼阶段的孩子,我们在选书的时候,第一要素是根据孩子当前的兴趣点来选书,而不是优先考虑什么样的书更有教育意义,或者这些书是名家绘本。
孩子的兴趣是选书的基础。
对于1岁的孩子,何必有那么多的要求,他愿意看书,他能选出他想看的书,这不已经很好了吗?至于书上的内容是什么又有什么重要,他还有一辈子那么长的时间来看各种各样的书。
再者说,就算是大人也有自己喜好和不喜好的内容,也不是对所有书来者不拒啊。
每一本书都会有它的特点和兴趣点,只要孩子能接受听父母读完这本书,那说明她都是有兴趣的,因此不必执着于孩子看完一本书有什么表现,而如果孩子在某个阶段对某个东西特别有爱好的时候,便可以根据她当下的兴趣点有意识挑选一些契合的书,提高孩子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语文老师一般会开出一些阅读书单。这个书单,主要是文史哲方面的书籍,以及文学故事、儿童小说等。
这样的书单本身只是孩子应该涉及的阅读中的一个方面而已,并不是说读完了老师推荐的书单,孩子的阅读体系上就是全面完整的。
亲子共读的美妙在于,当你走进这些孩子的读物时,慢慢的你会有自己的鉴赏力,在引导孩子阅读口味的多样性上,慢慢的,你会有自己的标准。这一切是你自己去实践,与自己的孩子共同发现的。这比任何专家、老师开出的书单都有价值。
误区二:把阅读当治病。
自己的孩子最近出现了一些问题,家长马上就思考着看一点可以治这些问题的书,对于具体问题也许会对低幼的孩子很有用。 比如说,儿子小的时候,有段时间不爱睡觉,我就给他看一堆“睡觉对身体成长是如何如何重要的书”;不喜欢刷牙的时候,我也会给他看一些保护牙齿的科普读物。
但对于大一点小学二年级以上的孩子来讲,如果我们还这么做的话,可能他们会在内心会排斥,会觉得父母,并不是那么真正的理解自己。
因为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总是把解决问题的方式交给了冰冷的书本。放弃了用爱走进孩子的心里,放弃了陪伴孩子真正走过最需要帮助的时光。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坐下来聊聊天,而不是让孩子自己从书中去寻找答案,用爱的关怀化解孩子身心上的一些小问题。
误区三:以为进入小学,就是放手的开始。
很多父母在孩子不识字时,可以坚持给孩子朗读。可是随着孩子进入小学开始识字,父母们长舒一口气,给孩子买回一本本所谓的经典,对孩子说:“你已经识字了,这些书就由你自己来读吧。”
家长们这时普遍以孩子能否独立阅读,作为孩子是否爱阅读和具有思考能力的一个判断标准,过早地为孩子打开了一扇窗,却又为孩子关上了一扇门。
首先,过早转身退出了孩子的阅读,主动放弃了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真实想法的机会,丧失了主动发现孩子内心的一些不良倾向。
其次,也因为父母的过早退出,把阅读这件事本身交给孩子,孩子在同一个阅读层级上,完全离开了父母的引导与讨论,慢慢的这种阅读会呈现一种原地踏步的固化,并没有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毕竟孩子对自我及对世界的认识,都是非常有限的。
第三,孩子的自我阅读会有倾向性地集中在他所喜爱的书上。以孩子有限的理解力阅读大量同类型的书,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并没有遇到太多阅读障碍。这对孩子来说这并没有通过阅读增进孩子的阅读理解力,甚至有点浪费孩子的宝贵时间。
说大孩子就不需要亲子阅读了呢?
都说三年级的孩子已经不和父母说话了,十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叛逆了,那是因为因为我们并没有找到和孩子交流的合适方式。
拿起一本书,读给孩子听,或者让孩子读给我们听,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插入我们各自的情绪,烦恼的,忧伤的,幽默的,尖锐的,让孩子们通过阅读来感知我们一直以来的陪伴。
误区四:有亲子阅读过程中,总是“考”孩子,反复问孩子有没有理解/记得书里的某一点。
很多爸爸妈妈给孩子读完一个故事后,经常要求孩子来复述一下故事情节,当孩子不想复述或不太会复述时,就会担心孩子没听进去或者没听懂。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一定。
首先,大部分孩子都只喜欢没有负担地听故事,如果每次听故事都带着要再讲一遍的任务,那么听故事也不那么有趣,再让他讲,自然不会那么乐意了;
另外,会不会复述故事除了跟孩子有没有听懂或记住故事有关外,跟孩子性格也有关系。有些孩子本身性格相对内向,不热衷于表达。对于这一类的孩子,不说不代表他们没有听懂,他们只是不爱说而已。
如果我们给孩子讲完故事,真的十分想检验一下孩子有没有听懂,除了复述以外,还可以有其他更合适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用聊天的方式,让孩子说来听听,是否喜欢这个故事,或者喜欢这个故事中的谁呢?为什么?
这样的引导,既让孩子有话可说,也可以和孩子对读过的内容有一些交流和探讨,这样的方式,比单纯的复述对孩子更有益。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122643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