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他们无法理解我一样,我也很难理解他们。
比如**玩沙子。在他们看来,孩子们这样玩,就要“讲”。而且现在不快点讲,“长大后成习惯了,谁也讲不听,谁讲也不怕,到时候你就知道哭了!”
老猫堂哥的大女儿,已经小学快毕业了,听说也是“不是一点点不听话”, “没有人讲得听,不敢讲,讲了就要生气。”
而堂哥的小女儿,一个三周多岁的小女孩,叫她和**一起玩,她只是有些新奇地看着**玩这玩那,却不肯参与;看到**玩任何一个玩具,她就一定要赶快拿走,于是,她也被戴上了“不听话”的帽子。
老猫的大舅妈的孙女,显得比较乖巧。我亲耳听见她的奶奶拖住试图走出去听听鞭炮响的她,说:“你要听话,不听话奶奶不要你了!”
婆婆对于我们不把**留在乡下让她带非常不满,跟老猫不服气地说:你妹妹两个儿子都是在我这里带大的,他们现在不是非常听话,又会读书?
听话与否,成为他们评价育儿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可是,我觉得这个标准实在太可怕了。更可怕的是,在那里,大家对这个标准的认识,竟然那么整齐划一。为了成为大人眼里“听话”的人,这些孩子们放弃了自我,努力地钻到那个大人为他们设置好的套子里。如果偶尔有些孩子,比如堂哥家的大女儿,对别人的否定试图抗争,就被视为“无可救药”。他们的进步是不再崇尚打孩子,但依然信奉的“该讲的要讲”。这里所谓的“讲”,其实就是指板起面孔厉声训斥。
有很多家长对孩子“恶习”难改很是纳闷:一直有讲啊,讲不听啊!没有人注意到了在听话背后,孩子们那缺失了的安全感,更没有人想得通什么叫尊重孩子。在他们看来,孩子就是要教育,而所谓的教育,就是“讲”甚至“打”。要及时“惩罚”。
因为人微言轻,而且也不自信,所以实在不敢对他们提什么建议,只是在心里想,要“改变”这些孩子们可能也很容易,尊重他们的需求,还给他们本该拥有的自由,就足够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124909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