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故事
幼儿园小班就学珠心算
吴先生的儿子今年在南京某知名幼儿园上大班,提起自己的儿子,吴先生非常得意:“他非常热爱学习,每天要写50道算术,中班的时候就已经能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了,现在在背乘法口诀。”记者了解到,吴先生非常重视儿子的教育问题,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精英培养”计划,甚至已经带儿子学起了高尔夫球。“我就要他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所以他必须从小就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走在别人前面,成为超过别人的成功人士。”
蒙蒙是镇江某双语幼儿园的孩子,从小班开始,她妈妈就帮她报了珠心算班。每个星期两次课,蒙蒙是班上最小的孩子。“每次上完课回来,妈妈都要帮我复习,我要吃东西或出去玩妈妈都要我先做一道数学题。我真的很不喜欢数学。”对于蒙蒙的反感,蒙蒙妈也觉察到了。“这期学完就不学了,看来她不喜欢数学,但英语一定要坚持学下去的。”
中学生参加大学“英语考级”
张华(化名)是南京某四星级高中文科班的学生,她的兴趣是语言,所以以后考外语类学校或者出国是她对自己的定位。为了这个目标,张华特别重视对英语的学习,每天很多时间都花在英语上,因此英语成绩也非常好。学习成绩好了,张华对英语也更加痴迷。看原版英文电影、听英语歌、与外国人交流,每逢假期还专门去上外面的英语培训班。“我参加大学英语考级已经过了4级,我现在就想让我的英语炉火纯青,为以后奠定基础。”不过虽然张华的英语很“超前”,其他学科却也因为她对英语的过分投入而一塌糊涂。
麻辣调查
辅导班里“抢跑”成风
目前不少中小学生都在辅导班补课,但是补课的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补差”和“提优”,还有“超前”。一位初一学生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参加补课的同学都是要提前学习课程表上没有的内容。比如有生物班、物理班、强化英语班等等,可以供需要的孩子选择提前学习。“辅导班老师会提前讲这些课程内容,但讲得很快,每次的课都需要自己回家再理解,总之压力很大。”有的辅导班将一年课程“压缩”到十来次课里完成,因此不少都是填鸭式地“硬塞”,跟学校按部就班的导入式教学不一样,这样的学习效果也很难说。
小升初衔接变成“学科衔接”
王先生的女儿在南京一所知名小学六年级念书,今年孩子小升初已经与学区学校签订了强化班。“学区所在公办中学在南京还是很不错的,能进强化班更是吃了‘定心丸’。我也不想孩子再去冲刺南外,只想她能早点适应中学的学习。所以我现在给她借来了初一各个学科的书本,并请了数学和外语家教现在就开始补。尽管有些提前,但听说中学里的竞争比小学大多了,而且也是拉开差距的阶段,所以让孩子早点学就能早点掌握,这样一进中学学习基础就能比别人好一些,不至于在这个阶段被甩下来。”
幼儿园家长“学不学”最困惑
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她在南京一所知名幼儿园做过调查,发现80%的学生家长都在是否要给孩子提前学习的问题上矛盾不已。“家长问我该不该提前给孩子学,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因为目前教育的现实是以分数论英雄,即仍以学科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那么孩子早学就早会,自然就比不学的基础要好,所以我的建议是学不学看孩子,如果孩子有兴趣可以提前接触一些,但不要强迫孩子学习,一旦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就要适可而止,否则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
麻辣观点
早点“跑”才不会落后
张女士(南京某企业管理人员)
从小开始,我就一直让我的女儿超前学习。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十分重视教育,大家都把孩子抓得很紧。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孩子就是白纸,她需要我们去帮助她学习。在我看来,这项工作越早越好,孩子对各方面知识接触得越早,就比别人学得更快,基础自然就好。所以从小学开始,我就常利用放假时间,买来下学期各门功课的教辅书,让孩子提前“抢进度”。
“吃不饱”想多学点
刘强(南京某重点高中高一学生)
我觉得对于学有余力的人,提前学习是可以的,因为他们在课堂上感觉“吃不饱”,就会提前去寻找更深的学习内容。但是我做不到,对我来说,进入这所学校要保持不落后压力已经很大了,但我们班确实有牛人已经学到了高二物理。不过也有师哥告诉过我,提前学习也并非一定好,因为按照老师的进度把每个知识点掌握扎实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自己提前学了,以为掌握了就会觉得老师在“炒冷饭”,等老师讲的时候就会不重视,但是事实上老师对知识点的把握要比我们自学深刻得多。
超前学习违背认知规律
刘老师(南京一重点中学物理老师)
为什么把物理课安排在初二,这都是经过科学论证的,超前学习有违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一些学生提前进行学习,到第二次学习时就会感觉已经学习过而降低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不专心,事实上,这些提前学习的学生学习不扎实,考试成绩也并不突出。我不支持家长提前让孩子学习课本知识的做法,但可以通过实验等方式扩大孩子的知识背景,激发求知欲,这些对孩子来说是有益的。
孩子要因材施教
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郝京华教授):
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研究表明:学习的成果是多种多样的,抓住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家长在教育问题上变得越来越功利。打个比方来说,很多家长看到,名校在招收学生时会提出很多学科上的高门槛,譬如要奥赛获奖、计算机获奖等等,所以家长们就一窝蜂地送自己的孩子去上数学、外语这些学科,并且越来越早地让孩子去学这些。其实家长们并没有弄清楚名校的选拔目的,他们是要通过奥数这些方式选出他们看来“聪明”的小孩。因为一般来说,“聪明”的小孩肯定是能学好奥数,但并不是奥数得奖的就一定是“聪明”小孩。也就是说,家长在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上都没有搞清楚,却盲目地想去“改造”自己的小孩。其实,每个孩子有他自己的长处,但往往家长们最容易忽视的,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自己孩子真正的长处。说你的孩子不可能成为刘翔,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能够承认,但家长看来,只要下功夫,付出代价,自己的孩子就能成为陈景润。事实上,这样的错误在于想成为陈景润还是刘翔都是有生理基础的。因此,孩子该学什么的时候学什么,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来施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把孩子按照你的想象去训练,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记者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128139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