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启迪儿童心灵,陶冶情操,同时作为一种有力的益智手段,在时下越来越受到众多家长的亲睐。
音乐益智的形式和方法对孩子来说,有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之分。
被动参与——听音乐
被动参与主要是以欣赏乐曲为主,用录音机在室内或室外环境较为安静、幽雅的地方播放乐曲。大多数孩子喜动厌静,因此不能强迫孩子规规矩矩、一本正经地专心听音乐,可以安排在孩子游戏或吃饭时,甚至在做功课时播放。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做功课时听音乐会干扰孩子的注意力,影响作业的正确率,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科学研究证明:做功课时播放优美舒缓的乐曲,只要音量适宜,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反而还会使孩子对所做的功课记得更牢。其原因在于:做功课用的是司管逻辑、语言概念的左脑,而音乐只作用于右脑。做功课时,只要注意力已集中在书本上,轻柔的乐曲就会不知不觉地刺激孩子的右脑,使两侧大脑得到均衡的锻炼,根本不会加重左脑的负担。
白天播放音乐,音量控制在50分贝为好,适宜播放的曲目有《雨滴》、《春之歌》、《田园交响乐》等;而孩子在睡觉前、做功课时,音量应控制在40分贝为宜,适宜播放的曲目有《蓝色多瑙河》、《小步舞曲》、《小提琴协奏曲》等。曲调较温和、舒畅的乐曲,如《月光》、《G弦上的咏叹调》、《将军令》等,音量控制在50分贝较为适宜;较欢快、振奋的乐曲,如《爱的喜悦》、《凤凰展翅》、《西班牙斗牛舞曲》等,音量可稍大一些,但不宜超过70分贝。总的原则是让孩子听到后不厌烦,有轻松舒适的感觉为好。
主动参与——玩音乐
主动参与是要求孩子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如演奏乐器、演唱歌曲,载歌载舞等。主动参与更能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态度,提高艺术兴趣,促进视、听和肢体运动的发展,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参与精神,加强自信心,进而达到开发智力的效果。据有关调查显示,经常操作乐器的儿童,其语言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同龄孩子。
另据调查发现,性格外向,好动不爱静,爱幻想的孩子,采用被动参与的方式较好;而性格较为孤僻、内向的孩子,则应积极诱导他们去主动地参与为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1336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