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日本人对孩子“能力”的培养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弗洛姆曾说可以用考察一粒种子成长的方法来考察一个人。他说一粒看起来是那么微小,那么平淡,以致你得使用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但就在这样的种子内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如果你拿到一粒花种,把它抛到露天的地里,踢些尘土将它覆盖,它很可能在一两周内发出芽来,再过些时候,它也许会开出一朵花来。可是,假如你仔细地观察就会看到,它有一朵暗淡色的小花,还有细小而未发育出来的叶子,也许上面还有昆虫在蛀食掉它。但是,如果你拿到同类的另一粒种子,将它种植在深度刚好适宜的土壤里,给它以适量的水分、阳光和营养,你会如期看到一株美丽的植物,其叶子葱绿苍翠,其花朵色彩娇艳,你会看到一株发展已接近它全部潜能的植物。

  井深大用1985年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的一株西红柿,来证明弗洛姆“一株发展已接近它全部潜能的植物”说法的正确。这棵极普通的西红柿种子用“水耕法”培育起来后,枝叶竞伸展到了14平方米之大,结出的果实竟达1.3万个,而一般菜农种的西红柿每棵能结100个果实就已经不可思议了。

  所以,弗洛姆和井深大都说道,我们都很像一棵发育不充分的植物,我们中许多人从生到死,没有实现我们每个人所具有的巨大潜能。

  动物出生后都存在着对某一行为形成的时间期限,即在这一期限内不经学习就能在适当环境的刺激下对某一行为保持终生的能力,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这种行为便永不能产生。例如,刚孵化的小鹅把第一眼看到的“动”物当成妈妈,如果出生时看到母鹅,它就跟着母亲走;如果看到母鸡,它就把母鸡当成母亲;如果是玩具、风船、小球,它就会把这些当成母亲,而对真正的母亲不予理睬。过了这个时期,这种印象就再也形成不起来了,并且已经形成的印象影响非常巨大深刻。如把小鸡交给鸭、小猫,交给水獭抚养,小鸡和小猫都会习惯于水中生活;把猫和鼠从小一起饲养,这对天敌竟然和乎共处,猫居然不再食鼠……

  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形成异常鲜明的表象,并且可以对表象继续进行观察。如让一个小孩观察一幅充满细节的图画几十秒钟,把图拿走后,孩子仍能在摆图画的地方,看见这幅图画的形象,甚至能把这幅图的细节描述下来。很多艺术大师多有这种“特异功能”:达·芬奇十几岁的时候被大教堂的壁画所吸引,回家后将整个画面默画下来,不仅物象的轮廓比例、细节点缀酷似原作,葚至连色彩明暗差别也都非常逼真。莫扎特仅仅听过一遍“阿勒格利”这部九声部合唱曲,就在几天后的音乐会上白弹自唱起来……

  俄国杰出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人的性格大都是在人一生的最初几年内形成的,而且在这几年内人的性格中形成的东西是很牢固的,它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

  美国教育家阿诺德·格塞尔说得更具体:“在学龄前阶段,大脑发育的速度非常快,6岁前,大脑的大部分几乎都成熟了……以后人的脑力、性格和心灵将永远不会再像形成前发育阶段那样迅速发展了。我们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去奠定智力健康的基础了。”

  更多的教育家、科学家、作家根据自己的研究或体会,认为孩子的一切在5岁前就已形成并决定了。

  俄罗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这样说道:“我难道不是在那一时期获得了我现在赖以生存的一切东西吗?那时我获得了如此多的东西,并且如此地迅速。在我一生的其余岁月中所获得的东西都及不上那时所获得的1%。从5岁的我到现在的我之间只有一步的路程。从新生儿到5岁之间则是巨大得骇人的距离,而从胎儿到新生儿之间却是无底的深渊。”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的基础主要在5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在这以后,还要继续进行。人得进一步成长,开花,结果,而你精心培植的花朵,在5岁以前就已绽蕾。”

  但是,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为,孩子在3岁前的教育甚至已经决定了他的一切。

  杰出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出生后头3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级……如果从生命的变化,生命的适应性和对外界的征服,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人的功能在0—3岁这一阶段实际上比3岁以后直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的总和还要长,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可以把这3年看作是人的一生。”

  著名法国儿童教育家洛朗斯·佩尔努说:“孩子3岁以后一直到青春期,在他的生活中,再也不会有像第一次微笑、说第一句话、迈第一步这样值得注意的事件发生了,再也不会有像智力显露和自我发现这样重要的情况出现了。他的主要品质已经形成,基础已经打好,只要对它们进行精雕细刻(如平衡)和加以发展(如智力)就成了。”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伯顿·L.怀特甚至断定:“如果一个3岁的幼儿在与学术上有益的各方面,如语言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上迟开窍6个月或更多一些时间,那么他就不可能在以后的学业经历中获得成功。这个判断会有一些例外,但是‘开端与追踪’处境不利幼儿发展计划(美国旨在帮助贫困儿童补偿社会经济环境对他们的学习和社会成长所产生消极影响的教育补偿计划。——作者注)和其他补救计划的研究结果,都明确支持这个适合于美国多数儿童的意见。”

  美国教育政策委员会1966年提供的报告指出,到6岁时,大部分孩子已经发展了他们成年后所有的智力的很大一部分,因此过去的那种将6岁视为正常入学年龄的做法已经过时,“所有的孩子自4岁始都应有公费入学的机会”。与此同时,他们还进一步强调:“生命最初的3年很可能比第4年或第5年更为关键。但是,关于这样小的孩子如何在家庭以外的环境加以教育,人们所知太少。因而帮助父母或未来的父母改进家庭生活方式的努力可能更为实用。我们强烈倡导这种努力。”可是,就是3岁开始进行教育的观点也向样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科学家们所摈弃,他们提出了更加绝对的0岁教育。

  杰出的日本儿童教育家木村久一,总结出儿童智力发展递减规律:如果生下来就在理想的教育条件下培养,儿童可以发展自己智力的100%,但是,如果从5岁开始才进行教育,就是理想的教育,儿童也只能发展自己智力的80%;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发展自己智力的60%,也就是说,教育得越晚,儿童智力发展所受的阻力越大。

  美国著名教育家本杰明·布卢姆和他的芝加哥大学同事所做的研究论文指出:人的智力呈现先快后慢的发展趋势。根据他们对17岁青少年所测得的智力来看,大约50%的智力发展是在胎儿期到4岁之际完成的;30%是在4岁时完成的,大约20%是在8—17岁时完成的。换言之,智力在人生的最初4年中的发展等于随后13年中的发展。或者说,到了8岁,不管孩子上什么学校,处于什么环境,他心智能力可受影响的余地,只有20%。

  创造出“井深理论”,从而享誉世界教育界的日本儿童教育家、企业家井深大认为,过去的教育都是从孩子懂话的时候开始,但是这种教育已经迟了,因为在孩子会讲话之前,他就已经获得了比利用语言传授的知识更多的东西,因此,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既不是‘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太迟了’,也不是3岁。真正重要的时期是无限接近0岁的时候。至于妊娠期,更是有许多必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飞口果存在着培育精神、性格或气质的时期,那么,这个时期就是在懂语言前这一段时期。”

  科学的发展似乎总是比教育家的猜想和实践还要超前与迫切。在70年代,科学界认为母亲的大脑和胎儿的大脑之间没有直接的神经纤维相联,因此,无论母亲的大脑受到什么样的刺激,对胎儿都不会直接产生影响。

  但是,到了80年代,科学就已经表明母亲与婴儿之间传递着一种与电信号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信号,母亲一紧张,其内分泌就发生变化,通过脐带进入婴儿体内的血液成分的浓度也就发生变化,从而直接对胎儿的状况产生影响。

  因此,胎教不再是一种无稽之谈,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所“胎儿大学”,继“0岁教育”之后,又提出了“负1岁教育”、“负2岁教育”环境的能力。日本人认为:“任何孩子的培养都离不开父母。”0岁婴儿教育自然是从父母创造出的环境中开始的。

  培养孩子能力是地球上所有父母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父母所创造的环境——家庭是培养孩子能力的最重要的条件。除此之外,没有比家庭再好的条件了。

  孩子的身体在生命的作用下迅速发育。同样,孩子的所有能力也是在生命的作用下,在家庭成员相互接触中不断提高的。

  婴儿在与家庭成员尤其父母的日常接触中,不断理解人的心情、增强感觉和掌握习性。他不分善恶丑美,通过家庭日常活动,使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

  为尽量把孩子培养成为心地善良、感觉敏锐和能力强的人,家庭日常生活应该是欢乐的、充满爱意的,这是首要的条件。创造夫妻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良好家庭环境,乃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出发点。

  日本父母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认为:孩子的能力是“天生的”或“固有素质”的说法,都是毫无道理的。对此,大脑心理学这一新的学说也做了说明,认为刚出生的婴儿,脑子里好像一张白纸一样,空空的,但在以后每天生活的刺激下,脑细胞逐渐联结起来,形成了能力。

  所有孩子的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适应环境条件培养出来的。无论出生午西方国家的,还是出生于东方国家的孩子,无论出生于非洲国家的,还是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孩子,他们的能力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进行培养的。进而,在这些国家的各个地区,又有不同类型的父母和家庭环境,他们培育着与这些环境相适应的千差万别的孩子。

  一切事物的发展有因必有其果,孩子的培养也是如此。在良好的环境里,会把孩子培养成为善良的、感觉敏锐的人;而在恶劣环境里,则会把孩子培养成为非善良的、感觉迟钝的人。

  二、能力的培养并不难

  日本父母大多认为,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从简单的会做的事做起,不断反复训练,总有一天孩子会“感到容易”,有所进步。

  这些父母把对孩子初级阶段的指导方法要点归纳如下:

  1.从少量的、会做的内容开始;

  2.经过训练,内容达到运用自如;

  3.把运用自如的内容中不正确的部分纠正为正确的;

  4.注意不断培养能力;

  5.再增添少量同等程度的内容;

  6.完成的速度出现差异(能力开始萌芽);

  7.要把前面学过的内容和新内容结合起来训练;

  8.要不停地训练,使前边的内容学得更好,新的内容得到正确纠正;

  9。前面的内容要学得更加熟练(培养能力),新内容达到灵活运用;

10.在实现(9)的基础上,再增添新内容。

  经过上述指导方法反复训练,就会使孩子总感到“容易学”,随之能力不断提高。

  在训练过程中,已经掌握的能力,在进入新的阶段时,并不是说不需要了。例如,人的身体能自由操纵自己的手足,而手足则能进行更复杂、更微妙的动作。这又如孩子成长的那样,任何孩子都是自然而地掌握能力,所以他们都感到容易。

  孩子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它与人的发育过程一样,是逐步提高的。

  三、培养正确的判断力,培养“能力”的一部分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一生致力于儿童教育。有一天,经他的朋友介绍,一位西洋画家——田中实一先生领着一名可爱的小男孩来访问他,对他说:“我的儿子叫祯一,今年5岁了。他在婴儿时期眼患病,已危及生命,不得不被摘除,结果双目失明。我想至少还可以通过音乐给这孩子带来一点光明,于是我来到这里,请您在学习小提琴方面给予指导。”

  当时,铃木镇一先生想尽量满足这位父亲的要求,但不知怎么指导才好,所以没有立即表示同意。

  铃木镇一面对着在今后漫长人生道路上摸索生活的幼小祯一的身影,站了好久好久,脑海里思索着:“指导这个孩子学小提琴也可以吧厂于是,他对田中实一先生说:“在1周之内,让我认真考虑考虑,请耐心等一等,好吗?”

  铃木镇一回答后就让他俩先回去了。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想了半天,仍不知道怎么教盲儿拉小提琴才好。但他明白,光想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

  到了晚上,铃木镇一先生突然觉得来了情绪:“对呀,不妨先使自己处于盲人一样的状态。”想到这里,他不由得从久坐的椅子上站起来,关上了电灯。

  顿时,屋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在这黑暗中,孩子应以什么作为行动目标呢?怎样才能给他提供行动的线索呢?他这样边想边摸索着从箱子里取出小提琴和弓,轻轻地试拉起来。

  在拉琴过程中,铃木镇一先生并不感到有什么不自由。在黑暗中,弓柄、弦和间隔位置都清楚可见。不过,靠的不是眼睛,只凭感觉去拉,通过这样的训练是可以培养孩子能力的。

  铃木镇一确信,不用眼睛,只要把小提琴和身体融为一体,黑暗中的弓柄就会“看得见”,这就是祯一学会拉小提琴的重要条件啊。此外,他又专心致志地考虑了盲儿拉小提琴的方法,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一周时间过去了。

  接着,训练拉小提琴的计划便开始了。祯一右手拿起弓柄,用弓顶住手指,使弓上下左右移动,仅“掌握”弓的训练就进行了好几次。他在这十分艰苦的磨练中,增强了对弓的感觉,终于“看见”了弓和弓柄。

  在此基础上,祯一开始学拉小提琴了。一年之后,经过令人十分感动的努力,结果与普通孩子一样,能拉各种各样的曲子了。

  “你能用左手拿弓拉琴啦,换换右手怎么样?能‘看得见’弓柄吗?”铃木镇一问这个可怜的盲儿。

  “恩,看得见。”

  祯一总是这样回答。“看得见”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只用眼看见了弓柄,是学不会拉小提琴的。祯一所说的那种“看得见”,才能拉好小提琴。

  祯一正确观察或判断事物的能力,不是眼力,而是作为开发整个身体能力的内心感觉。眼力只不过是培养人的内心感觉的一部分而已。

  有些人往往只用眼睛判断事物,不注意内心感觉。说得更明白点,光靠眼睛难以培养内心感觉。

  日本人认为,只要有生命,谁都有开发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即使身体及其他感觉器官有缺陷,但在孩子生命中还蕴藏着不断弥补其缺陷的各种能力的可能性。其可能性开发不出来,应该归咎于教育工作者的无能吧!

  四、日本父母相信,能力是生命机能

  日本父母都相信,一个人的信念即能力是生命的机能的别称。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力适应环境条件会发挥出强大的力,这种力通过训练会产生能力。

  谁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否则就难以在社会上生存。从这/来看,能力得不到培养的原因有两条:

  (1)存在着抑制旺盛生命力的环境条件;

  (2)没有促进旺盛生命力得以训练和提高的环境。

  人的生命力即人的生命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单纯的本能的动,它只有通过锻炼,本来面貌才能得以体现,能力才会产生。

  有人认为,婴儿比其他刚出生的小动物显得软弱。婴儿一-人不能站立,也不能自己去吃奶。育儿时,需要更多的照料。因有人得出人的生命力软弱的结论,这是完全错误的。这是因为:于软弱状态的婴儿,反而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当妈妈—时忘记喂奶,婴儿就急得哭叫,要奶吃。仅就这一可知,婴儿想以旺盛的生命力活在这个世界上。婴儿越是幼小,生命力就越强。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直接的生命力相应地就发挥不出来了,只能靠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求得生存。与此同时,应该被开发来的能力,也不断受到社会环境的种种限制。

  因此,幼年时期的旺盛生命力决不可抑制,要通过锻炼不断高能力,这一点显得越来越重要。但不能简单地说,因身体虚弱严格锻炼,若是这样,生命力就会受到抑制,只能产生“健壮”的机体。

  例如,过去岐阜县中津川支部的教室里,有一个6岁的小娘,她右半身患有小儿麻痹症。当她学拉小提琴时,右手不听唤,随意用力操作,弓子常常从右手中飞离出去。尽管如此,她父母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结果,这个女孩经过半年的艰苦力,终于能拉《闪闪星星变奏曲》了。此后不久,在反复练习过中,右半身的机能逐渐恢复正常状态,变成一个完全健康的身{如此看来,拉小提琴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必要的身心活动,它可使孩子的生命机能得到诱发和锻炼,从而产生强大的能力。

  五、日本父母认为,能力并非遗传

  有的父母常常这样说:“我的孩子的记忆力为什么这么差呢?而人家的孩子却学习得那么好,那是因为人家的孩子家长都毕、业于名牌学校,有好的遗传基因哇,而我只有认命啦!”

  对这样的说法,日本父母多数都抱着怀疑态度。他们认为:“遗传有遗传法则,能力有能力法则。能力与遗传法则无关,是在不断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获得的。”

  日本人认为,所有孩子由于遗传造成生理上的千差万别,这是事实。但不管怎样,各种能力都是根据出生后的环境条件获得的。与遗传有关的只不过是像哭声有大有小那样对环境条件的感受程度和适应程度的不同而已。尽管这样,这些不同也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逐渐消失。

  贝多芬和莫扎特都不是天才。他们之所以成为音乐家,是因为从小就置身于最优越的环境条件之中,并被具有卓越能力的人所培养,他们也奋发图强,努力表现和发挥自己所掌握的能力。

  这就是能力法则,该法则对所有孩子都是适用的。例如,生于大阪的孩子们,由于每天受父母大阪口音的熏陶,他们都掌握了大阪语的抑、扬、顿、挫和速度,能流利地说出大阪语。他们的大阪语言,之所以运用到如此地步,是因为他们在最好的环境条件下培养的。

  在大阪的孩子们,都具有掌握大阪语言的能力,但在自由运用的能力上是有差异的。这种能力上的差异与遗传毫无关系。人们往往把能力归结为遗传的原因,是由于能力法则尚未广泛应用的缘故。当今人们普遍认为的教育法不是根据能力法则来实施的,对孩子们开展的也是与能力开发无缘的教育。

  如果能力是由遗传决定的话,那么人类的未来将是一个生物

性的世界吧。

  六、在培养孩子的能力时。日本父母认为:“先前进并不等于进步。”

  如果认为自己比别人先前进就是进步的话,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即使说进步,也只不过是一种非常偶然的机会罢了。

  一味地向前进,反而有危险。当一种能力确实得到培养时,才能向下一阶段前进。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那就会被那些虽然进度慢,但扎实而稳步前进的人超越过去。由此可见,能力的培养并不取决于前进速度的快慢。

  虽这么说,但也“不要停步不前”。不论任何人,只要不急不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默默地前进的话:都一定会到达目的地的。

  能力的培养如同酵母慢慢发酵似的。每个人因处的条件不同,其各种能力都各有一定的成熟期。因而,其速度快慢与能力大小完全是两码事。所以对能力的培养,不管怎么急也得耐心等待。能力的培养虽肉眼看不见,但其内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决不能因着急而采取拔苗助长的方法。

  当能力还未达到成熟时,就想进入下一个阶段。这种骄傲自满情绪或急于求成的做法,会使好不容易含苞待放的能力枯萎下去。

  有不少感觉灵敏的人一开始就接连不断地前进,总觉得不十分满足,并说:“速度越快越进步。”其实不然,“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应使人们感到容易”,这才是培养能力的最好方法。

  有人常说:“与能力开发相关的是向比自己实力更高阶段的能力的挑战。”这种说法在日本人看来,也是不对的。这种说法也许会给能力提高带来某种刺激,但决不能采用这种培养方法。所谓能力,正如学会A之后再学B,学会B之后再学C,学会ABC之后再学D那样,每个阶段都包含着以前已经掌握的一切能力,并使其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的能力。

  在许多情况下,一首曲子能用小提琴拉了,其他曲子也就能一个接一个地拉下去,而且这个曲子会拉,那个曲子会拉,任何曲子都能轻而易举地拉。但拉得出色的人却一个也没有。

  如果这样持续拉上几年,只能成为一名低能的、平凡的演奏者。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不单指的是音乐,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凡是已经掌握熟练的能力都应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出色。即使一流的体育运动健儿也要千锤百炼,不断努力,以期使自己的能力达到更高的理想的境界。

  八、日本父母认为,性格就是能力

  人们常常议论:这个孩子性格直爽、开朗,那个孩子性格孤僻、忧郁,等等。而日本人却认为:性格就是能力。

  日本父母认为,孩子一生下来,根本不存在什么直爽或孤僻的性格。所谓的性格,很明显是在孩子们的生命力顺应环境条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换句话说,性格是孩子的生命力作为生存能力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姿态。因而出现了孩子们的不同性格。

  直爽性格和孤僻性格,在现实生活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若是直爽性格,就易被他人所接受,社交活动范围广泛,有走向各种人生道路的可能性。若是孤僻性格,社交活动范围狭窄,做任何事情都不愿同人们直接配合处理,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走向人生道路的可能性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由此看来,性格也是处理一切事情的能力。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有的孩子直爽,有的孩子性格孤僻的现象呢?这些不同性格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孩子独创出来的。

  当孩子的生命力作为现实生活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时,总觉得自己与现实生活相脱离,不能很好地去适应。其结果就体现不出孩子原有的那种“直爽”、“乐观开朗”、“温柔”、飞C强”等性格,反而出现了与原有性格不太一致的不良性格。

  所以说,性格本身多少会改变,而且会不断地改变。例如,生活环境一旦变化,你的性格也有可能变化。这种性格的变化是由于不能很好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

  一般说来,父母都指责自己孩子养成的坏习惯,并希望他改正。但如果不反复正确地加以引导,其坏习惯就不易改变。另外.当能力还未培养出来时,即使怎样告诫他也难以纠正过来。

  日本父母认为,对与现实生活环境不相适应的孩子来说,应该米取使孩子心情舒畅,易于接受的办法。如父母对孩子说:“不妨再来试试看,多反复几次就会适应了。”这种办法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对孩子的优点要予以表扬,只有发扬优点,才有利于克服缺点,使之向正确方向发展。能力通过什么方法培养都会促进脑力活动的加强。有了此基础,其他事情当然也就好办多了。

  九、日本父母强调:“发火的能力要不得 !”

  有人说,该生气的时候,就理应发一通火。这话果真对吗?照日本人的看法,这话是没有什么道理的。

  不管怎样,生气会使自己心情不好,也会使对方感到讨厌。不过,仔细想一想,生对方的气是毫无意义的,只会给双方带来互相讨厌的气氛。是谁先让步呢?难道双方关系就此破裂吗?再没有比这更无聊的了,发火这种能力是从孩子时起不知不觉地形成的,最好把它克服掉。 

  基于这种认识,日本人觉得,要想改变自己,首先要做到自己先不发火,也决不向别人发火。开始的时候,也许当别人说自己坏话或做得过火时,总是怒上心头,怎么控制也控制不住自己。慢慢的,也许就不像第一次那样爱发火了,到了后来,发火的次数真的在变少了。最后,完全消失了。

  自己说这种无礼貌的话的那人是由谁培养的呢?怎么培养成了这样的人呢?这样一想,对这样的人反倒很同情,甚至产生了想把他抱起来的心情,这样一来,别人就突然变得有礼貌了。这种体验,日本人是经常遇到的。

  由此可知,生气是强行改变自己以外的东西的一种表现。要想改变自己以外的东西,还是先改变一下自己为好。

  父母改变了,孩子当然也会跟着改变。这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十、日本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日本父母都清楚地知道,几个人聚合在一起,就可以召开个读书会了。同时日本父母也明白,阅读能力是通过多次地反复阅读才能掌握的。

  一部作品,如果每个人都只读一遍,其阅读理解力就会出现相当大的差异。再读二三遍也大体如此。一般说来,读上10遍、20遍乃至一百遍的话——这也许是办不到的——几乎所有人都会达到同样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同样的阅读方法。

  这正如很多人长时间阅读古典作品,并从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给予一定的评价一样。

  那么,阅读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能力呢?只粗略地读一遍,大体有各种各样代阅读方法。如果阅读二三遍,作品的来龙去脉就会逐渐清晰,其重点也显而易见。如果再反复阅读,就能渐渐看出作品的背景、作者的个性,到最后就能分析出作者的人格来了。

  日本父母认为,在指导孩子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只有把作品阅读到这种地步时,才会对全部作品做出评价。但并不是说对每部作品非阅读几十遍才行。当然,有的作品也没有读那么多的价值。重要的是,优秀作品要多读几遍,不断改进阅读方法,使之向更高阅读水平方向发展。

  阅读方法因人而异,其乐趣也有所不同。不过,文学作品也和音乐一样,如果不把阅读作品的能力逐步提高到最高水平,那么到任何时候也只能掌握一般性的阅读能力而已。当然对阅读能力要求过高也不行,如果让5岁的孩子去读哲学书就毫无意义。如果作品的难度超过了孩子的理解力,那么就会变成了单纯、机械的学

  十一、日本父母认为:不精心培养会使孩子成为庸才

  孩子受教育既然离不开环境,那么才能教育要早期实施,可能,的话,最好从0岁开始。不过,更为重要的是,优越才能常常是在精心培养下获得的。

  日本父母认为“不管年龄大小,以良好的方法进行训练,经过努力必然会提高能力。”

  现在,无论谁都能出色地运用日本语,这是大脑发达的结果。从而也就有了在其他领域能显示出同样能力的大脑基础。换句话说,能力的幼芽在所有领域里都能得到培育。

  有人常提出这样的疑问:“我家的孩子有的是中学生,有的是高中生了,对他们进行才能教育还有可能吗?”对此,日本父母有的就会这样回答:“我从十七八岁才开始接受才能教育的。从我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是可以接受才能教育的。重要的是要从幼苗开始精心培养,直到开花结果。”

  只要有自由运用语言的能力,今后在良好条件下继续努力的话,就能培养成为具有卓越能力并获得巨大成就的人。 ·

  关键在于精心培养,其培养的内容和程度如何,也将决定其能力的大小。

  对15岁开始不行啦,20岁开始已经晚啦的一些糊涂说法,日本父母是不赞成的。他们总是坚信,不管从任何年龄开始,“在精心培养下,孩子都可以获得能力。”

  在了解了不精心培养就不能获得能力这一道理的同时,必须研究一下自己是不是未在进行精心培养呢?“不精心培养,只能使孩子成为一种庸才。”

  “只要努力,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不断增长。”这是培养能力的正确道路。日本父母始终让孩子在这条道路上艰难地跋涉,为此他们付出的也许太多太多了。

  十二、日本父母认为:“石器时代培养不出贝多芬。”

  能力能培养到什么程度呢?

  日本父母一般认为,可以说能达到当时那个时代文化能力的至高点。

  人在整个大自然环境中,要与大自然诸方面发生关系,并取得协调发展。而在大自然中未得到培养的人是因为他们与大自然不能协调发展的缘故。

  爱因斯坦、歌德、贝多芬这样的人物,若出生于石器时代的话,大概只能被培养成为具有石器时代文化能力的人吧。

  与此相反,若石器时代的幼儿由现在的我们收养教育的话,大概不需要多长时间,那幼儿将会被培养成为能演奏贝多芬创造的小提琴奏鸣曲的青年吧。若把今天出生的孩子拿到五千年以后的社会里进行培养的话,那么就会变成五千年以后社会的人了吧。

  美国的比奇塔大学生理学部长布伦科博士到松本访问时,讲了如下一段话:“在日本的9个月期间,我观察了许多处于各种各样环境的孩子及其培养方法,结果表明创造出了适应各种各样环境的能力。没有那样的环境也决培养不出适应那种环境的人。”

  从广义上讲,时代的文化环境是所有人共有的。若从西洋、东洋、国家、地区、市町村和家庭方面来看,围绕个人的文化环境是各种各样的。不过,幸运的是,现代日本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情报显著发达的文化国家,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不论任何人,只要努力都能获得良好的文化环境。说得极端点,现在的日本人即使居住在山区里也可得到那样的文化环境。

  人与大自然间的协调,不单纯是与自然间的交感。正如有石器时代的自然、古代的自然、农业的自然、工业的自然那样,对人类而言的自然环境则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变化。

  当然,并不是说一切文化性的自然环境都好,其中有稀奇古怪的东西,也有公害、自然破坏之类的东西。重要的是社会上的那些英才们已从过去那种昏迷状态中清醒过来,为文化性的自然环境贡献了力量,增添了新的光彩。

  日本父母正为自己的孩子能接受现代最高的文化水平而努力着!

  十三、日本父母从女狼孩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1941年,美国丹佛大学和爱尔兰大学的两名教授发表了关于:狼养少女的研究报告。介绍人从印度狼洞里发现的两个少女以及辛格神父9年间抚养她2人的育儿日记和照片等情况。后来又把它们归纳成书,在日本翻译出版了。

  被抛弃的一个女孩约2岁,名叫阿玛拉,另一个女孩约7岁,名叫卡玛拉。两个人的胸部、肩部和头部都生着长毛,用四条腿走路,暗中能看见东西,有敏锐的嗅觉,四条腿能够像狗一样快跑。

  她俩的肩宽大而健壮,下肢弯曲不能直立,拿东西不用手,而用嘴叼,吃法同狗一样。

  年纪大的卡玛拉比幼小的阿玛拉更早地呈现出狼性,喜欢吃腐烂肉,对气候变化适应性强,不出汗,当天气热的时候,就吐出舌头喘气。

  幼小的阿玛拉也和卡玛拉一样,在米多纳普鲁孤儿院受教育,不幸1年后死后。据说,当时卡玛拉见她死去,眼里含着泪花,悲伤得不得了。

  以后,卡玛拉一个人不断受教育,慢慢变得老实多了。用了一年半的训练时间,好不容易站了起来,可是过了数年以后,当她着急时,还是像狗一样用四条腿快跑。 

  她掌握单词很困难,用了4年时间才记住了6个单词,又用了

7年只能说出45个单词。可是,不幸的是她到第9个年头即约17岁时,得病死了。

  上述阿玛拉和卡玛拉的悲惨记录,给了日本人很多启示.早期教育应从出生那天起在良好环境条件下进行,否则将会形成一生难以挽回的悲剧。

  卡玛拉适应狼的生活环境,被精心培育出具有狼的能力。任何一个孩子如果在与卡玛拉同样的环境中培育的话,那么都会成为与卡玛拉同样的人。这不能不使人痛感作为人类的自然文化环境是何等的重要啊。

  顺便提一下,人类曾发现过的几十例猴孩、狼孩、豹孩、熊孩,一只顽猴、一只恶狼、一只劣豹、一只笨熊,竟然能用自己的天使般的奶汁去喂养不是自己同类的孩子,这只有那种最具广博母性的动物才能做到。对于这些母兽来说,它完全可以像人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190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