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能力方面的最大变化发生在语言领域。初学走路的孩子已经具有相当好的语言理解能力——他听得懂你说的大部分内容。同时,2岁大的孩子还能更好地让自己为别人所理解。语言表达能力在这时蓬勃发展了起来。这种双向的语言交流使得对孩子的管教变得容易了起来。对语言的掌握让2岁的孩子能够利用大人的帮助给他带来好处,并且有助于他感到“长大了”。当然,这个阶段仍然存在着让孩子感到挫败的时候,有时你的2岁孩子会十分费劲地想要别人明白他的意思,有时他会发现他没办法让周围的世界来满足自己的全部愿望。
整个家庭相协调
2岁大的孩子开始具备了在家庭内部保持力量平衡的意识。这个小家伙开始对各种各样的限制有了判断,能够弄清楚自己与爸爸、妈妈、哥哥和姐姐以及熟悉的照料者之间应该分别保持什么程度的关系。他对家庭环境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和支配权,已经能够在家里引起一些事情的发生。他已经探索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缝隙,而且独自一人去研究过家里的每一个房间。他把自己看作是这块领地的主宰,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拥有这里的一切。对于哥哥、姐姐,他会变得专横傲慢,会说:“我的妈咪”(意思是妈咪不是你们的)。前两天,当2岁半的劳琳突然发现一个男孩子刚刚送给海登的那些插花时,她马上就一把抓了过去。她认为这些花理所当然是送给她的,脱口说道:“哟,布兰登,这是给我的吗?”
事先提醒
2岁大的孩子难以很好地进行行为的转变。他们的心思全部都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而很难去适应别人的时间安排。比如到了3点钟,你的女儿该和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说再见了,但她是不会情愿离开的。对于成长过程中这种很正常的全神贯注的特点,你应该加以尊重,在带她离开之前应该事先就提醒她。
固定的思维定式
固定的方式和重复的程序使2岁和3岁的孩子能够茁壮地成长。在这个阶段,驱使他们形成条理性的动因也使他们排斥各种变化,而那些变化在大人的眼里看来是根本就微不足道的。如果你能够进入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孩子的心灵是如何运作,你就能够理解这种与成长相伴随的思维方式。婴幼儿时期,孩子们在头脑中存储了数以千计的联想模式,这些联想模式帮助孩子去理解这个世界,但有些孩子会用抗拒的态度去对待联想模式的任何变化。具体来说,当马修3岁的时候,三明治中的果冻是放在花生酱上面的,他对此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已经固定在了他的头脑中。如果我们忘了先涂花生酱而先涂上了果冻,他就会难过得心都快碎了。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味着他就是顽固不化或者不懂道理,只是新的。
家里要讲究秩序
2岁和3岁大的孩子在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中往往会有比较好的行为表现,尽管这一点一般并不能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杂乱无章的环境会导致无序的行为。幼儿正在发育成长的神经系统在搜寻着系统性和条理性。把衣服和玩具乱丢乱放会致使孩子狂躁地乱扔东西。你可以试一试用玩具架来放玩具,而不要采用玩具箱。高度比较矮的玩具架,每一格差不多一平方英尺大小,一格中放上一两件孩子心爱的玩具,要比把玩具全部都堆在一个大箱子里好得多,让孩子可以很方便地挑选玩具去玩耍。太多的玩具堆放在一起会让孩子感到困惑,给了他这样的信息:细心地整理东西根本是没有必要的。轮换着玩各种不同的玩具能让孩子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
除了创建有秩序的环境之外,你还应该为孩子准备一个放她自己的东西的地方,以鼓励她培养起责任感。
你应该示范给孩子看如何用齐眉高的衣帽钉和塑料挂钩来挂衣服,以及把鞋子放在专门的地方。对于父母来说,一天中最倒霉的事要数在临出门时找不到孩子的鞋子——或者更糟糕,孩子的一只鞋子找到了,却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应该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始终把两只鞋子放在一起(或者到了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可以要求他把两只鞋子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在专门放鞋子的地方很容易地把一双鞋子找出来。”如果我们允许孩子把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话,他们就必然会放得杂乱不堪;而如果我们帮助他们讲究整洁的话,他们也就会整整齐齐。要是生活在了乱作一团的环境当中,那么孩子们努力地在自己生活中建立起秩序的成长阶段就会受到妨碍。
3岁的孩子具备了听从大人指导的智力,并且能够在头脑中保存起对熟悉的地方的记忆。
他们能够想起来家里的东西放在了哪里,并且开始意识到每个玩具都有各自的摆放位置。在孩子懂得了这些之后,应该不失时机地对他进行赞扬,以充分利用他在智力上的这种成熟。不要对孩子说“把这本书放到书架上去”,可以换成这么一种说法:“请把书放到它该放的地方去。”
孩子开始社会生活
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任务是学习各种社会技能,学会与别人一起玩耍,学会对别人的需要和情感产生敏感。
作为孩子的管教者,你的任务是为孩子社会技能的成熟提供条件,具体来说,这项任务包括为孩子挑选合适的玩伴、调解孩子们的争吵,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包括为孩子选择托儿所和幼儿园。孩子们开始不再把你作为主要的玩伴,也不再独自玩耍,而是开始去找别的孩子来作为玩伴,这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你的孩子在与别的孩子的交往中学会了让自己成长起来的各种技能。不好的一面是他可能学会了你不希望他学到的那些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作为2岁和3岁孩子的管教者,你的主要任务是为孩子的社会生活建立结构,使之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开始讲究礼貌
2岁和3岁大的孩子已经能够学习礼节了。你要清楚地知道这一点,这有助于你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智力上和情感上能多大程度地遵循各种社会礼仪。只有以走进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和体谅别人的观点为基础,孩子们才能真正地懂得不自私、有礼貌。在5岁之前,孩子们不会突然地一下子就懂得这一点。而且5岁以下的孩子思考的往往是特定的事情,还不具备普遍性的思维。你可以教孩子在奶奶给她一块饼干时对奶奶说“谢谢”。但她很可能只有在奶奶给她饼干时不需要你的提醒就对奶奶说“谢谢”,而在你给了她饼干时她根本不会向你道谢。到了差不多5岁时,孩子才会发展起将“谢谢你”普遍化的能力,她会发现无论在什么时候别人给了她什么东西,“谢谢你”都是一个十分恰当的回应。尽管如此,在孩子成长着的头脑中确立起讲礼貌的习惯还是很有益处的,即使孩子讲礼貌主要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赞扬、并且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讲礼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存储在了孩子的头脑中,那么各种礼节的含义就能够相当容易地在孩子头脑中占有一席之地。
孩子们是通过你对待他们的有礼貌的态度来学习讲礼貌的。
在2岁半时,劳琳已经学会了如果她在提出要求时加上一个“请”字,那么“请”字会给她带来非常亲切的、并且常常是积极的回应。2岁大的孩子很快就能认识到社交中的魅力会为他们带来更有价值的生活。你应该要求孩子对大人和其他孩子讲礼貌,并且要为他作出讲礼貌的榜样,但是在你的头脑中应该始终记住:2岁大的孩子与别人合作的能力是相当有限的。
“我自己来做这件事。”确实,只要有个朋友稍加帮助,你的孩子就能够自己去完成一件事情。
在2~3岁之间,这种独立性会完全地展现出来,这种表现是正常的,你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去培养、促进孩子的责任感和自立意识。
如果时间允许你等待,你就应该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自己穿上鞋子。这样,当你的时间很紧张时,你就可以毫无愧疚、实事求是地对孩子说:“这次你可不能自己做,妈妈要赶时间。”
玛莎讲过这么一件事:“在劳琳2岁大的时候,一次她看见她4岁大的哥哥不要大人的照料就自己跳下了汽车,于是她认为一旦她松掉了绑在身上的安全带,也可以不要我的帮助就自己下车。她已经打算要改变我们的习惯做法,但没有注意到我已经防范在先了。当我伸手去抱她的时候,她用力地挣扎着,不让我把她抱下车,嘴里还在大叫着‘不,我要自己下车。’我直觉地知道她并不是在故意地违抗我。那是她第一次要‘自己来做这件事’。如果这次我也像往常那样要把她抱出汽车的话,起码要花上平时三倍的时间。于是我克制住了自己,调动起了自己的耐心和幽默感,把这件事看成是她验证自己能耐的机会。一个还在学走路的孩子又一次教会了我要慢慢来、要去享受生活的乐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1952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