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接触的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书就是《阁楼上的光》,那是一个朋友送我的生日礼物。
小时候常在儿童刊物上读到所谓的“儿童诗”,想来大多数诗歌我都似懂非懂,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搞明白,有人标题旁边写着的“(外一首)”是什么意思,但这都不妨碍我日后故作深沉地写两句。电脑的普及,使很多人在学会用“Enter”后就成了诗人。
谢尔比大叔是诗人,但肯定不只是会不断用回车把一个句子分行写。
《阁楼上的光》120多首小诗,每一首诗歌都配上了谢尔比式的简笔画,这本书出版以来,在畅销排行榜上呆了很长一段时间。
它简单得让人心动。
如果突然扯出“大象无形”之类的话来,谢尔比大叔会生气的,当然换成另外一句话,就是真理常常是大白话,说的人没有压力,读的人同样没有压力,这也是符合传播规律的。《阁楼上的光》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读,可以随便读几页就放下,也可以在任何地方读,就像苏东坡推崇的“枕上,厕上,马上”之类的地方,其实,好书并不一定是要端坐在桌子前看的,就好比有道理的话不一定非听不懂,只不过这个规律被每个人认识的时间有早有晚。
它足以唤起每个人的童年记忆。
《阁楼上的光》算是说到每个人心坎上了,因为这里面的很多想法我们小时候都可能有过,比如“作业机”,还比如那个“自私小孩的祈祷”,看着看着我们会心地笑了。
最早看朱德庸漫画的时候,也会会心地笑,觉得他观察生活还是很细致,但时间长了,就不太喜欢他的表达方式了,因为如果真是要把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定位为交流的话,作者还是与人为善为好,放到儿童文学领域,作者更应该有这样的心态,无论他的读者是孩子还是大人,激发他们内心的快乐总比点燃他们的怨气要好。
第一篇《阁楼上的光》很有意思,“阁楼上孤灯一盏,尽管门窗紧闭,漆黑一片,我却看到微光在闪,那是什么我全知道,阁楼上孤灯一盏,站在外边我看得见,我知道你就在里面……往外偷看”。很多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解读了这一段,甚至有人联系到自己在亭子间长大的经历,“阁楼”肯定是个特殊的意象,尤其是《简?爱》之后,就有人写了《阁楼上的疯女人》之类的文学评论,再后来,阁楼就成为牢笼的象征。我倒觉得谢尔比大叔未必想得这么复杂,图解一下他的意思吧,从配的图上,似乎感觉到,这个阁楼该是指代大脑中的某片记忆。
(文/育儿传媒专家:李雪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39902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