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羡慕老师有这样的能力之余,一定也会疑问,老师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让孩子这么听话呢?
情景再现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妈妈下班回到家,开始准备做晚饭。突然想起晒在外面的鞋子还没有收进来,就叫楠楠去收一下。楠楠一边摆弄着积木,一边头也不回地对妈妈说:“我们老师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自己去收吧。”这话听得让妈妈哭笑不得。
吃饭时,楠楠不停地夹着荤菜送进嘴里。妈妈说:“可不能光吃荤菜啊,蔬菜也要吃的。”一边说一边并把蔬菜夹进楠楠的碗里。可楠楠立刻说道:“在幼儿园里老师已经让我们吃了。我要自己夹菜。”说完,便把妈妈夹的菜还了回去。妈妈气得忍不住把筷子拍到了桌子上。
商场变战场
节日里明明跟随爸爸妈妈一起逛商场,出发时明明还兴高采烈的,但走进商场才一会儿,明明就开始闹情绪了。于是,爸爸妈妈好说歹说、软硬兼职施让明明继续跟着自己逛。
几次三番之后,明明的哭闹越加严重,连妈妈的嗓门也跟着高了起来:“这孩子怎么这样,一点儿都不听话。”爸爸也在奇怪:前两天跟着老师和全班小朋友一起逛商场,可没有一个不听话的啊,怎么做家长的两个大人带一个孩子还出问题了呢?
老师的权威来自何方
老师到底有多大的本事,让孩子这么听话呢?其实,很简单。
孩子是老师的小“朋友”
在家庭中,有的父母视孩子为其个人财物,自己享有绝对的支配权;更多的父母则把孩子当作至宝,对孩子言听计从。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天平始终不能保持平衡。而在幼儿园里,老师称呼孩子为小朋友,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称谓,因为在一日生活中,老师或是和孩子们一起快乐的游戏,或是和每个孩子一起倾听某个小朋友的讲话,或是帮助孩子一起解决困难。老师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关系,他们以各自自然的张力维系着心理方面以及交往中的平衡,而且老师总是以一个聪明能干的大朋友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长此以往,老师就逐步完成了从受孩子欢迎到树立权威的转变。
老师是孩子的偶像
孩子一提起自己的老师,总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己对老师的崇拜:我们老师会弹琴、唱歌,我们老师会跳舞、画画……而这些,往往都不是父母的强项,即使有的父母擅长其中个别项目,但与老师多方面的专业技能相比,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也难怪孩子要厚此薄彼。
老师教你树权威
想要树立权威,看看老师教你什么高招。
组装一只大容量的桶
俗话说,要给他人一滴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然而,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桶的围度以及最短木板的长度。
要想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父母就要有一只围度够大、木板够长的大容量的桶,里面则容纳着丰富的育儿知识和经验,以及孩子感兴趣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有备而无患,这也是家长能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的前提条件。
蹲下身来看一看
在商场里,有位家长,他看到孩子的鞋带松了。于是,蹲下身来给孩子系鞋带。系完之后,他站起身来拉起孩子的手离开了商场,并且决定从此以后再也带着孩子一起购物了。
这位家长发现了什么呢?原来在他帮孩子系好鞋带抬起头来的一瞬间,在他与孩子平行的视线中,他看到了重重叠叠、并不断交错着的成人的腿。这就是孩子在商场中所能看到的一切。这也是有时候,为什么孩子不乐意跟随父母一起购物的原因。
作为家长,您是否也会时常蹲下身来以孩子的视线来观察周围的一切呢?你给予孩子的确确实实是孩子的需要吗?如果父母总能看孩子所看、想孩子所想,甚至做孩子所做,那孩子心中父母的形象一定非同一般,父母的权威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你在我也在
从时间上来看,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多于孩子与家长共处的时间。时间是培养感情的基础,感情又是树立权威的前提,因此,家长应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钟:共进早餐与晚餐,晚饭后与孩子一起游戏,一同收拾玩具、做家务等。
和老师一样,当孩子在身边时父母就要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来陪伴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认识到父母和老师一样重视自己,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份量。
忘记“老子”的身份
做家长的,特别是当爸爸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当耐心用尽时,往往会在心里说:老子就不信还管不了你了。于是便开始下达强硬措施。可是,以权谋“威”只能激起孩子的反感和不服,与家长想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的愿望背道而驰。
马卡连柯认为:权威应当不是由父母对子女的关系,而是由父母自身决定的。权威的根源只出于一个地方——那就是父母的操行,包括行为的各方面。换句话说,就是包括父母两人的全部生活:他们的工作、思想、习惯、感觉和意图。
孩子是上苍送给家长、陪伴家长共同成长的最好礼物,是家长、老师的小小朋友。家长若能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和老师一样以朋友之道与孩子相待,那家长权威的树立则指日可待。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40633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