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批评应当适度 肯定与批评的话语之比不低于5:1。父母对孩子的肯定越多,孩子的智力、应变和把握机遇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就越强,父母对孩子负面关注多,正面关注少,会引发抑郁和敌意的情绪。所以如果批评过多,肯定过少,孩子就会像缺少阳光和营养的秧苗一样,精神萎靡不振,甚至导致心理和行为问题。
2、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场合 尽量不要在清晨、吃饭时、睡觉前批评孩子。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最关键的是,父母批评孩子最好单独进行,最不应该在公开场合,比如: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如果父母在这些场合批评孩子,会大大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而且往往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还可能会对父母心怀不满甚至心生怨恨,会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3、要让孩子乐于接受批评 批评前,先表扬一些优点,用优点消灭缺点,孩子乐于接受。
4、批评孩子不要翻旧账 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不提旧账,勿过分强调孩子的过失,重点应放在如何改上。
5、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语 态度要和善,用词可严但不能说脏话;声音可高但不能大喊大叫;应庄重但不可失态,切勿盛气呵斥,咄咄逼人。
6、抓住孩子犯错的重点 简明扼要,抓住要害,严肃指出错误,不要说个没完,唠叨不止。
7、孩子犯错要及时批评教育 一旦有错,及时批评,日后多提醒,防患于未然。
8、批评孩子也需家庭配合 批评时全家意见要统一,但不要七嘴八舌一块训斥,孩子有悔改意时就要原谅,鼓励其上进坚持耐心说服,不可多次责备。
9、要根据孩子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 性格外向的孩子受责备后会产生羞愧、痛苦但很快就会恢复常态;而性格内向、胆小敏感的孩子受到责备后会产生失望、压抑的情绪,批评时对他们尤其要注意态度温和,语气婉转,否则,就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疏远、反抗。
10、批评孩子 也须尊重孩子 批评应从爱护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提高其品德的愿望开始,以信任孩子能改正错误的态度结束。
11、给孩子申辩的机会 让孩子申辩,一方面可以帮助把事情搞清楚讲明白;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您的批评在多大程度上让孩子接受,在哪些方面有抵触,还需要做哪些沟通,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理解您所讲的道理,使批评真正收到实效。成功的批评应达到让孩子明辨是非,内化为自我批评和激励的目的。
12、置换理解 孩子特别是6岁以前的儿童,思维方式和成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成人以左脑的理性思维为主,而儿童以右脑的直觉感性思维为主。如果从成人的思维和视角来看,有时可能把孩子有积极意义的探索理解为捣乱,这样的批评和处罚,就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孩子喜欢把玩具和一些东西拆散弄坏,另外还真特别喜欢玩水和泥巴,经常把衣服弄湿搞脏,如果用成人的思维就容易动怒,但如果你蹲下来,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等的地位上,可能就会了解在破坏行为的背后是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了解这些玩具和机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玩水和泥巴的过程是在发展想象力,这些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创造性是有力的。置换理解前提下的批评就是不容易冤枉孩子,而且更入情入理。
13、避免在孩子情绪激动时下批评 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偏激,听不进批评,非但不会奏效,反容易引起反感和冲突。
14、不要吓唬和威胁孩子 有的父母喜欢用吓唬和威胁的方式来批评孩子,这样无助于孩子的行为改变,反而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对自己和父母产生怀疑,不安全感增加,这样的结果使孩子变得退缩、胆怯,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恐惧。
15、要勇于自我批评和承担责任,为孩子做出榜样 父母敢于自我批评或向孩子承认错误,不仅可以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且可以用行动证明给孩子看:认错,不是无能和耻辱,不会给自己带来难看;承担责任,是真正自信的表现,可以给别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赢得更多的尊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41097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