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塑造优秀宝宝需掌握的5种交流语气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智力开发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宝宝的心灵敏感又脆弱,妈妈爸爸如何对待宝宝,决定了宝宝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宝宝的情商、智商、修养与教育有关,更与日常生活中,父母跟宝宝说话的语气有极大关系。而这一点,常常被忽略。与宝宝对话,你的语气用对了吗?

  1、信任的语气

  孩子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

  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情景实例:信任VS挖苦

  情景:茹茹看见小区的空地上有小朋友在溜冰,羡慕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学溜冰。

  这时,妈妈要用信任的语气说:好,茹茹想学溜冰,妈妈明天就给你报名,只要茹茹努力,就一定能学会。

  结果:茹茹满怀自信地说:我一定会溜得像那些小朋友一样好的。

  不要怀疑地看着茹茹,挖苦地说:算了吧,你这么笨,学十年恐怕也学不会。

  结果:有小朋友邀请茹茹一起溜冰,茹茹只是羡慕地看着,却不敢上前试一试。

  宝宝对新鲜事物总是抱有强烈的好奇心,看见别人会的,自己也跃跃欲试。但是他们尝试的勇气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左右。父母对宝宝表示出信任,宝宝就会对自己充满自信,有勇气进行尝试。倘若父母表现出质疑,甚至是用挖苦的语气,不只会伤害宝宝的自尊心,还会让宝宝对自己做出否定,产生我不行、我很笨、我就是不如别人的负面意识和情绪,从而渐渐有自卑感,变得孤僻、不合群。

  2、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当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玩一会儿,你不能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孩子就比较乐于接受了。

  情景实例:尊重VS强制

  情景:晚饭做好了,朋朋还在和玩具机器人玩拯救世界的游戏。妈妈走过去说:朋朋,吃饭了。朋朋抬起头说:妈妈,让我再玩一会儿吧,五分钟就好。

  这时,妈妈要谅解地说:那你再玩五分钟,不过五分钟以后,可一定要吃饭。

  结果:朋朋想了想,答应了。五分钟后,妈妈再次叫朋朋吃饭,朋朋爽快地放下玩具,高高兴兴地坐在了饭桌前。

  不要语气强硬地说:不行,不许再玩了,马上过来吃饭。

  结果:朋朋大声叫了起来:不,我不吃,我就要玩。妈妈生气地走过去,一手夺走了朋朋手里的玩具,一手把朋朋拽到了饭厅。朋朋开始又哭又闹,最后拗不过妈妈,只好泪眼朦胧地坐在饭桌前,边哭边吃。

  两三岁是宝宝自我意识的萌芽时期,从这时起,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自我意识会越发强烈,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当宝宝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时,爸妈们应该用尊重的语气去回应他(她),让他(她)感到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是被理解和尊重的,就很容易接受爸妈提出的要求。强制的语气却会让宝宝感到自我被抑制,产生反抗意识,进而对父母的要求拒不接受,即使最后被迫屈服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

  3、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

  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星星,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情景实例:商量VS 命令

  情景:媛媛在地上玩了一下午,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妈妈想让媛媛把玩具收拾整理一下。

  这时,妈妈要用商量的语气说:媛媛,你和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

  结果:媛媛听话地说:好。然后和妈妈一起把满地的玩具收拾干净,并在箱子里摆放得整整齐齐。

  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说:媛媛,看你把玩具扔的,快去收拾一下。

  结果:媛媛很不乐意地说:我累了,不想收拾。或是噘着嘴巴,磨蹭着走到玩具旁,把玩具乒乒乓乓地往箱子里扔。

  每个宝宝都有自尊心,父母想让宝宝去做某事,要用商量的语气,让宝宝明白你们是平等的。宝宝受到尊重,心里会很高兴,愿意按父母的要求去做。命令的语气只会让宝宝觉得你在责怪他(她),心生反感,即使勉强去做了,也不开心。甚至会让宝宝认为要求别人做事的语气就是如此,因而在与小朋友或他人相处时,也用命令的语气。

  4、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

  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是最可贵的。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情景实例:赞赏VS 冷淡

  情景:诺诺涂涂画画了一个上午,兴冲冲地捧着自己的作品跑到爸爸面前:爸爸,看我画的画。然后满怀期待地看着爸爸。

  这时,爸爸要放下手中的报纸,拿过诺诺的画,边看边赞赏:诺诺的画画得真棒,用的颜色漂亮极了。

  结果:诺诺高兴地拿着画跑回小桌旁,小心地放在一边,开始创作他的第二幅作品。

  不要把头抬起来,瞄了一眼诺诺的画,冷淡地说了句嗯,不错。便继续埋头看报,不再理会诺诺。

  结果:诺诺沮丧地走回小桌旁,把画随手一扔,玩别的去了。

  宝宝的表现欲很强,他们希望引起大人的注意,更希望得到大人的赞赏和认可。用赞赏的语气肯定宝宝的行为,宝宝知道自己被认可,表现欲得到满,并体验到快乐的情绪,增强了自信,就会更有兴趣和动力去做事。反之,若是冷淡的语气,即使是赞扬的话语,宝宝也能立刻感觉到大人是在敷衍自己,并非出自真心,在心里会认为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好,能力受到了否定,于是兴趣索然,没有继续做下去的自信和动力,其结果便是导致消极情绪和情感的产生。  

  5、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

  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应该用鼓励的语气:你不小心打烂了碗,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这样,既教给他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情景实例:鼓励VS 责备

  情景:妈妈做好了饭,将菜端到桌上。菲菲看见了,自告奋勇地帮妈妈拿碗。她用小手指捏着碗的边缘,没走几步,碗滑了下来, 乓的一声,在地上摔成了几片。

  这时,妈妈要马上把碎片打扫干净,然后鼓励菲菲:没关系,菲菲帮妈妈做事,妈妈很高兴。这一次没拿稳,下一次肯定能拿稳。说完把另一个饭碗递给菲菲,并示范正确的拿碗姿势,让菲菲用双手捧着饭碗。

  结果:菲菲按妈妈说的,用手把饭碗捧到了桌上。她高兴地跑回厨房,把剩下的碗全都一个个捧了出去。

  不要马上拿起扫帚打扫碎片,边扫边责备菲菲: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不会拿又偏要拿,净给我添乱。随后把菲菲赶出了厨房。

  结果:菲菲吃饭时,看着饭碗想拿又不敢拿,生怕又打碎了。

  宝宝有心做好事,却因缺乏经验而出了错时,父母应首先肯定宝宝的良好愿望和正确行为。要知道初次尝试做某件事时,一点过失都没有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大人也不可能事事都做得完美,何况年幼的宝宝。用鼓励的语气,并向宝宝说明做此事时要注意什么,宝宝会很乐意接受,有再次尝试的信心。若是责备的语气,不仅会让宝宝原本不安的情绪更加低落,也会失去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畏缩不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41597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