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入心理误区,结果,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甚至会引发孩子的心理障碍,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和未来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心理误区,以便使孩子得到更为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
1、“投射效应”误区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们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错误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子女身上,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并且往往以“孩子小,不懂事”为由,忽视孩子自己的意愿,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
小强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可是有一段时间,小强却表现得情绪低沉。经了解我们才知道,小强的爸爸妈妈为了让小强成材,一口气为他报了英语、美术两个班,还请了一位家教教他弹钢琴,而小强偏偏喜欢跆拳道。结果小强不但自己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满足,每天的日程还被安排的满满的,所以才失去了以往的活泼。后来,小强的爸爸妈妈在跟小强沟通后,为他报了跆拳道班,而小强为了能学他喜欢的跆拳道,也同意了学美术,小强又象从前一样的活泼可爱了。
合理的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的童年充满欢笑而不是过分的压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因此,在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要走入“投射效应”的误区。
2、“从众效应”误区
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调整与改变自己使其变得与其他人更相似。简单地说,就是看见别人做什么,自己就想跟着做什么。在家庭教育内容的选择方面,从众效应十分常见。象前面讲的小强的例子,小强的爸爸妈妈为小强选择各种辅导班的依据,就是邻居们几乎都是这样做的。而邻居们这样做的理由,也是因为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做的。显然,大家都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从众效应”误区。
应该说,绝大多数的年轻家长们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借鉴别人的做法,成为获取儿童教育间接经验的捷径,因而,从众效应的产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意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并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选择教育的方式和培养的途径,从孩子的具体情况出发,就会避免盲从,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
3、“角色效应”误区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社交,每种角色都会有自己特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就叫做角色效应。角色效应的产生要经历三个过程:一是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对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宠爱,往往使孩子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家庭的核心,自己的意愿必须优先得到满足,进而形成了不会关心别人的自私的心理;二是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知。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角色概念的认识的偏差,一些孩子常以“我爸是经理”、“我爷爷是书记”而自负,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孩子养成了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表心态;三是在角色期望和角色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角色规范,实现角色期待,这就叫角色行为。从角色认知的形成到角色行为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帮助和教育孩子完成这一转化过程,是家长的职责。这就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在生活细节上引导孩子。比如吃饭的时候,好吃、爱吃的菜,要先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学会礼让和关爱,让孩子自己管理玩具、图书,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语言和行为,不让孩子产生与众不同的优越感,等等,让孩子在角色体验和角色行为中,让孩子更深层次地了解家庭生活,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健康的性格,是十分有益的。
4、“晕轮效应”误区
晕轮效应是把某人的某些特征予以突出、强调,以此掩盖此人其他特征或内心世界,这个被突出的特征,就起了类似月亮晕轮的作用。因此,也叫光环效应。这一心理效应最直接的表述,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俊遮百丑”。
常言道:孩子是自己的好。孩子在某些方面的优秀表现,往往使家长们忽略或原谅了孩子身上的不足之处,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不足,却有可能对孩子健康性格的培养造成不好的影响。小丽是个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孩子,经常得到幼儿园老师的表扬,爸爸妈妈都以小丽为骄傲。一次家访时,发现小丽对爸爸妈妈说话非常不客气,家长说,因为小丽聪明、爱学习,所以平时就比较娇宠。其实这种娇宠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会助长孩子骄傲自大、不尊重别人的心理。通过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小丽很快就改正了自己的不足,聪明懂事,乐于助人,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升入小学后,还担任了班级的小干部。
5、“超限效应”误区
美国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一位牧师做关于捐赠的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就准备捐款,他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在讲,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使人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学上称为“超限效应”。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督促孩子方面,经常会陷入“超限效应”的误区,为了督促孩子完成一件事,家长总会多次提醒、催促,致使孩子产生厌烦的情绪,结果导致刺激超限,反而事与愿违。
菲菲一家打算利用下个双休日郊游,菲菲主动要求承担一项工作。为了鼓励和锻炼孩子,妈妈让菲菲负责带烤肉的调料。妈妈怕菲菲忘了这件事,几乎每天都要跟菲菲说,别忘了带那些调料。到了双休日,全家高高兴兴地到了郊外,在大自然中流连赏玩。该吃午餐了,爸爸负责的烤炉和碳火、妈妈负责的肉和水果都带全了,偏偏是每天提醒的菲菲没有带盐,妈妈和爸爸都抱怨菲菲粗心,菲菲自己也不开心。其实,菲菲的粗心,正是由于妈妈的过分唠叨产生了“超限效应”,造成菲菲的心理疲劳和厌烦情绪所至。在督促孩子重视学习时也是这样,直白、频繁的提醒,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超限效应”。如果能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启发孩子学习的自觉,必将得到满意的效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45005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