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里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
2有利于幼儿的专注力、秩序感的培养
安静、安序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如果每个孩子学习礼仪。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当他想介入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就会有礼貌的征求别人意见,比如:“xx,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积木吗?”“xx,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那么,当幼儿知道别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领域时会很有礼貌的介入。这时候,孩子就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这件事情上,那么,当孩子专注了,有秩序了,提高学习质量也是必然的。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我身边就有一些家长也在教他们的孩子读诵《三字经》和《弟子规》,这些孩子显然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他们有礼貌,懂得尊敬人,而且学习的能力很强,从不用老师担心,让人看了就会生欢喜心。所以说,从小养成孩子的文明及礼貌习惯,学会说礼貌用语,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当中,家长能与老师密切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
3打下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
社会是不同群体的集合,群体是由众多个体汇合而成的,而个体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例如:性别、年龄、贫富、尊卑等。礼仪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和黏合剂,会使不同群体之间相互敬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和谐相处。
4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情绪对孩子的身体生长发育是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的,当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中,有烦心事时可以和老师或是小朋友倾诉、分享,那么孩子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5有利于幼儿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我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有着注重礼仪的传统美德。从孔子时代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到“举案齐眉”、“让枣推梨”、“虚席以待”、“倒履相迎”、“三顾茅庐”、“程门立雪”,以礼待人的案例层出不穷、数不胜数,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秩序的维持、人们的相互诚信和互相尊重仍然呼唤礼仪教育。通过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要让幼儿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礼仪、遵纪守法、顾全大局、尊敬师长、待人真诚有礼,做到“诚于中而形于外”。
6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的能力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幼儿教育未来方向的报告,即幼儿的“四个学会”:学会认知(learn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 to do )、学会共同生活(learn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 to be)。在21世纪的今天,幼儿真的应该学会四个方面,特别是在国际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前提下,四个学会尤其重要。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幼儿怎么样学会与其他个体、其他群体进行交流、沟通,可以培养幼儿的EQ(情商),让儿童能够更好地生存。“不知礼,无以立也。”幼儿通过学习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能够知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他者,从而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的能力。
7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社会环境,更需要教育的作用。“礼借助于普遍性来控制人,并通过教育使礼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幼儿的社会化离不开礼仪教育的干预,“知书达礼”就是对幼儿社会化的一种表征。通过对幼儿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社会公德的礼仪教育如公共场所不得乱扔垃圾等,幼儿获得了社会习惯,逐步趋向社会化。所以说,礼仪教育在幼儿的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8有利于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礼仪教育还可以促进幼儿去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优雅的穿着仪容,优美的走姿、站姿、走姿,无不渗透着美,这种美不仅净化了社会环境,而且也感染着幼儿个体。通过礼仪教育,幼儿能做到知礼、达礼、崇礼、用礼,塑造出全新的自我,它能够充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45641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