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了,但是由于他们不会正确表达到底哪里不舒服,有时会用哭闹不停来表现。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朱小燕介绍了几个她哄孩子的法宝。
面带笑容 放低声音
医学是严谨的科学,并不意味着要绷起脸给病人看病。轻柔的声音、温和的面容,很容易拉近和孩子的距离,避免了孩子一看到穿白大褂的就心生恐惧和排斥。朱小燕说,其实孩子有很强的观察力。当孩子哭闹时,大吼大叫远远比不上放低声音有效。孩子哭闹不止,这时大人再声如洪钟,无异于“火上浇油”。大吼的一瞬间,孩子可能会暂时安静下来,可是随即会哭得更厉害。
家长可借鉴:别以为孩子年纪小,就对声音透露出来的“信号”不敏感。下次孩子在无缘无故地哭个不停时,您可别不耐烦地对着孩子大吼,试着对孩子放低声音,温柔一些。也许就会春风化雨,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转移注意力
“宝宝,我们来打个电话,好不好?”一名三岁左右的儿童因为发热来就诊,朱小燕拿起手中的听诊器,在孩子面前晃一下,立即,原本在一直躲在妈妈怀里哭的孩子好奇地看了一下听诊器的听筒,咦,这位阿姨手里拿得是个什么东东啊?随着新鲜事物的出现,被好奇心驱使的孩子立马忘记了自己到底为什么哭了,乖乖地安静下来。完成了基本的问诊后,朱小燕就可以认真地询问病史了。
还有,年龄再大一点的孩子,如四至五岁以上,就给他们“照照镜子”(听诊器的反面很光滑,类似于镜面)。“阿姨这儿有面镜子,我们照一下,看看你漂不漂亮?”
家长可借鉴:利用孩子容易转移注意力的特点,用突然出现的新生事物来形成条件反射,改变现在的状况。
利用孩子的本能
吃东西是孩子的本能,就医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比如,包包里带点小点心。遇上实在哭个不停的孩子,朱小燕会让妈妈把孩子抱到一边,喂一下奶,从心理上给予安慰,吃完奶后的孩子就会安静许多,再进行诊查就方便多了。
家长可借鉴:还处在哺乳期的孩子太小,对妈妈的乳房有种依赖感和安全感。有时就是不明原因地哭闹时,试一下喂喂奶再找原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46207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