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男孩和女孩有何不一样?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家长们很多都有研究生男孩女孩这样的问题,但你知道男宝女宝有什么区别吗?我们经常一样对待男孩和女孩,因为我们认为男女有别是带有偏见的,但男孩和女孩确实天生不一样,我们又该怎样面对这些事实呢?从出生开始,或者更早,男孩就与女孩有着不同的生理特征、生殖器官,体内有着不同的激素,这些差别再权威的主义也无法否定,所以还是应该承认男孩与女孩是有所差别的。下面就让我为家长们解答一下,男孩和女孩有何不一样?

  最明显的差别是男孩女孩生理上的差别,生殖结构不同、声线发声的频度不同、肌肉结构等的生长趋势也不同,这些生理上的不同也早为生理学家所证实。

  细心留意的父母可能会注意到,其实男孩与女孩之间的性格方面的差异,很早就显现出来了,同为婴儿期,对别人触碰他们的脸部,女孩要比男孩表现得敏感。学走路期间,男孩喜欢走来走去,开拓更多的空间,女孩则喜欢安静地坐着。男孩喜欢把积木搭成危险的高楼,女孩却把积木摆得平平稳稳。入学之后男孩往往会忽视新加入他们行列的伙伴,而女孩却会关注并友好地对待新伙伴。

  大脑发育的过程不同

  科学研究证明,男孩与女孩的大脑,无论是化学组织还是结构组织在先天上就存在很大的不同。这也是男孩女孩之所以不同的基本原因之一。这种差别在胎儿第18周脑细胞开始生长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其具体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男孩的大脑发育速度较慢,但右脑比女孩的发达。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大脑都是从右半球开始发育的,然后是左半球。女性的大脑从右向左发育的速度比男性发育得更快,但是男孩右半球的发育水平比女孩高。这是因为当男孩大脑的右半球在不断地发育完善的过程中,试图与左半球建立联系,但左半球还没有做好与右半球的联系。导致从右半球延伸过来的神经细胞无法进入左半球而只能返回右脑,因此男孩大脑右半球的皮质层要比女孩更厚一些。

  这就导致了男孩左脑发育较慢,而左脑是语言功能的神经中枢所在,因此在早期,与女孩相比,男孩往往不能熟练地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也是在中小学时期男孩的文科成绩往往比不上同样年龄的女同学的原因。另一方面,男孩的大脑右半球发达,而右脑负责数学、运动、空间感受等功能,也就是说男孩更擅长推理和运算等理性思考,同时男孩要表现得比女孩顽皮、好动,对户外也充满了向往。

  2.女孩的大脑两半球之间的联系比男孩发达。

  脑科学家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对正在做拼词和字谜游戏的小朋友进行大脑扫描,结果发现男孩只用一侧脑半球的一部分进行思考,而女孩的大脑两半球则在同时协调运作。这就揭示了相同年龄的孩子,为什么女孩往往比男孩学习成绩好,在同样的辅导条件下,女孩进步更快。

  男孩比女孩固执

  在家长的眼里,女孩是听话的“乖乖女”,家长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让做什么就不做什么。但是男孩就不行,家长越不让他做什么,他就越想做。有时候即使他明明知道自己能力不够,还是要不断地去尝试。

  东东是个4岁的小男孩,他已经学会了自己穿衣服,因此每天早上起床后都是自己穿衣服,然后再由爸爸妈妈送到幼儿园。因为东东还小,所以穿衣服的速度很慢。一次爸爸妈妈起晚了,因为着急送东东上幼儿园,为了节省时间,妈妈迅速给儿子穿上了衣服。然而,东东不干了,他觉得穿衣服是自己的事,根本不需要别人来帮助,于是很生气地把妈妈给他穿好的衣服脱下来,然后自己再一件一件地穿上。妈妈看着东东不紧不慢的神色,不停地看着手表,可东东就是不慌不忙。结果东东上幼儿园迟到了,妈妈上班也迟到了。

  妈妈很不理解儿子的行为,很奇怪自己不过是帮儿子穿衣服,儿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固执的反应。妈妈忘记了,是自己起晚了,她把自己过错的后果转嫁到了儿子身上。儿子本来已经养成了独立的习惯,因为妈妈的强行介入而改变了,这使儿子在心理上无法接受:我自己没有能力穿衣服。于是他宁愿脱下衣服去重新恢复这个习惯。儿子这么做无非是想向妈妈证明:我能做,而且做得很好,你没有必要替我做。

  其实遇到这样的情况,妈妈尽量不要把自己的紧张传染给孩子,如果孩子穿衣服确实慢,妈妈完全可以鼓励孩子说:宝贝,大人穿衣服都很快的,让我看看你今天长大了多少啊!每个孩子的内心是渴望长大的,这样一来,孩子就会从心理上接受,在穿衣服的过程中自然会有意加快速度。所以当孩子固执地坚持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不妨转换一下角度,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一下。要想让孩子接受你,不要试图用惩罚的方式来纠正孩子的固执,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男孩比女孩更爱做英雄梦

  做父母的都有这样的体会,女儿更喜欢童话里的公主,幻想着自己是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相比较而言,男孩更喜欢故事里的英雄,总幻想自己成为故事里的英雄,行侠仗义。男孩的英雄梦决定了他们在生活中好打抱不平:于是当他看到街上的小狗欺负小猫时,会捡起一块石头把小狗打跑;当他看到男孩欺负女孩时,会勇敢地站出来,向那个男孩挥舞着自己拳头。男孩这种爱管闲事的脾气,有时候会让家长担心,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

  其实男孩的这种英雄情结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家长买给男孩的玩具总有许多枪类,这在无形中已经培养了男孩的英雄梦。在男孩童年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抱着冲锋枪“冲锋陷阵”的画面。在男孩的心目中,英雄并不一定是人,他们的英雄可能是变形金刚,也有可能是奥特曼。

  对于男孩的英雄梦,家长不要过多地干预,尤其不要否定男孩心中的英雄。如果家长能对男孩的这种英雄情结加以引导,就能培养男孩身上的阳刚之气,让他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涛涛胆子特别小,总有种不安全感,他不敢一个人走楼道。一到晚上睡觉时,就让爸爸躺在身边。原来涛涛总以为周围有危险,在家上厕所时总让父母陪着。妈妈看到这种情况很着急,她怕儿子从小养成怯懦的毛病。后来爸爸想了一个主意,他给涛涛买了一个很大的奥特曼玩具。

  原来涛涛从小就爱看奥特曼,并把奥特曼当做自己的偶像。因此,爸爸抓住了他的心理,对他说:“孩子,不要怕,有奥特曼在这个房间里保护你,什么危险都不用怕。”

  果然,自从涛涛有了这个奥特曼,再也不用爸爸陪着睡觉了。每天睡觉前,他都会对着奥特曼说:“奥特曼在此,所有怪兽赶快走开。”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涛涛的胆量终于变大了。

  在男孩的心目中,英雄是无所不能的,因此聪明的家长就会利用男孩的这个心理帮助他改正缺点。有时候家长用英雄的口气教育孩子,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家长培养男孩的英雄意识,并不是鼓励孩子去和人打架,而是要让他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男孩比女孩淘气

  许多家长都抱怨自己的儿子不听话,经常在家里调皮捣蛋,似乎男孩生来就是顽皮的,天生就是管不住的。其实很多男孩做一些顽皮的事并没有特殊的目的,只是强烈的好奇心在作怪。男孩天生就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对新鲜好玩的东西,他们都想亲自尝试一下。

  小易特别喜欢玩水,每次妈妈帮他洗澡时,他总是把浴缸里的水弄得到处都是;小区的保洁人员给草坪浇水时,他就时不时跑去捣乱,结果把身上弄得脏兮兮的;一到下雨天,小家伙更是特别兴奋,趁妈妈不注意,他就跑到雨中玩耍,虽然每次回来后都会感冒,但他仍然对雨水乐此不疲。

  后来,妈妈和爸爸商量了以后,想了个好办法。当下雨时,爸妈不再控制这个爱玩水的“小鸭子”,而是为他准备好小雨衣、小雨鞋,让他去水中彻底玩个高兴。没想到,小易玩过几次之后,竟然逐渐对玩水失去了兴趣。

  其实当男孩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他们的兴趣点就会转移到别的地方。相反,当男孩的好奇心遭到压制时,他们就会做出更激烈的反应来延续这种行为。因此,当父母看到男孩有一些顽皮的行为时,不妨顺着孩子的性子来引导他。男孩的好奇心很强烈,他不会只关注一件事物,一旦他的心理得到满足,这些行为就会自然消失。很多家长不懂这个道理,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做一些淘气的事情时,只会用一些惩罚手段来限制孩子的行为。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有时还可能给孩子的心理蒙上阴影。

  还有一些孩子的淘气并不单单出于好奇,而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有一天晚上,爸爸正在书房里聚精会神地写文章,这时候儿子突然闯进来,又哭又闹,把桌子上的稿纸扔得满地都是。爸爸看到自己辛苦一个月的成果就这样被糟蹋了,很生气地打了儿子,于是儿子就哭着找妈妈去了。

  妈妈得知事情的经过以后,并没有急着责备孩子,和颜悦色地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儿子委屈地说:“从爸爸在书房写字开始,他就再也没有陪我出去一起玩过,也没有时间陪我看动画片。我觉得爸爸不爱我了。”妈妈把儿子的话告诉爸爸,爸爸听完以后觉得十分内疚和惭愧。以后,他每天写文章之前,都要和儿子先玩一会。

  现在的父母工作压力特别大,因此每天用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很少。一些父母认为给孩子买好玩具、好吃的就是在爱孩子,其实不然,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关爱是最重要的。这个男孩就因为爸爸忽略了他的存在,造成了他的心理不平衡,从而就把怒气发泄到了稿纸上,认为是稿纸抢走了自己的爸爸。孩子这样做无疑是在向爸爸宣布:我还存在。孩子的这种行为看似淘气,不讲理,其实是值得父母好好深思的。

  社会规范也不同

  社会规范指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俗成。其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社会学家认为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学会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范行事。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认为“男人”和“女人”的角色是性别角色,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思想方式和行为模式。

  而同时米德也指出性别角色特征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在不同文化中经过系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形成的。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始于家庭中。其机制是性别期望、性别认同和模仿。实际上,婴儿从出生之日起,父母就已经按照他(她)的性别用不同的方式培养、教育。例如,对穿衣打扮、玩具、说话方式、行为表现都有不同的要求。子女本身则表现出性别认同,即女孩模仿母亲,男孩模仿父亲。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般说来也从多方面加强了两性的角色差异。大众传播工具对于男女角色社会化也有重要影响,大多强调传统的两性角色行为规范,使观众和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种规范并按其行事。

  因此总体上来说社会对男孩女孩的期望是明显不同的。社会认可的优秀男孩应该具有阳刚自信、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表达、沟通、反省能力,有责任感、有计划的行事风格,有宽容的心怀和自己独特的爱好追求。社会认可的理想女孩应该积极、乐观、坚强、勇敢、自尊、自爱、自信、独立自主、优雅、有爱心、有良好的沟通表达和自省能力、有独特气质和美好的品德。这些社会规范的不同也要求家长在抚育孩子时应该区别对待。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46651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