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孝道教育从娃娃抓起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育儿知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孝顺孩子是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同情心的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天性。

  婴幼儿很小就能识别别人想要达到的目标,并且有心或付诸行动帮助别人达到目标。

  不到一岁的婴儿,坐在妈妈腿上在心理学实验室开开心心看动画。动画主人公是三个长眼睛的几何图形。画面上一个小圆豆豆奋力往一个坡上爬。一会儿一个蓝正方形过来,使坏把小豆豆推下了坡。小豆豆抖擞精神再爬,刚爬一半又被蓝正方形给推下去了。小豆豆再爬,次,一个黄三角形出来了,跑到小豆豆的背后,把小豆豆一把给托上了坡。

  看完这个片子,和蔼可亲的研究人员拿出片子里出现的三角形和正方形摆在婴儿面前,几乎所有的婴儿都马上去摸那个爱帮助别人的三角形。研究人员让一岁多运动能力强的孩子,给一组包括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动画木偶发吃的东西,孩子们单单不给爱使坏的正方形发。

  18 个月左右的孩子和妈妈坐在实验室的一角。一个高高瘦瘦的男人急匆匆进来,怀里抱着一大摞书,径直往一个关着门的壁柜里走,“当”,被撞得灰头土脸。这人扭头回去,走出房间,又进来把动作重复了一遍。又受挫。这时,大多数的孩子都会离开妈妈,过来帮男人把壁柜的门打开,让男人把书放进去。

  后来研究人员想,也许孩子们这样做是想得到陌生人和自己家长的认可。便把情景改变了一下。这次,陌生人坐在桌边摆弄桌子上的一些东西。研究人员给孩子一个特别酷的玩具,孩子着迷地玩着。孩子和陌生人之间根本没有互动,连目光交流都没有。突然,陌生人的一样东西从桌子上掉下来。很多孩子都马上放下手中的玩具,去帮着捡起来。一会儿,陌生人的东西又掉到地上了。如果第一次帮忙时陌生人看也不看孩子一眼,继续干他的事,也不口头表示感谢,孩子们会继续帮忙;但是如果陌生人大肆表示感谢,孩子们反而不太爱再帮忙了。

  小小的孩子,已经明白了世界上的人,或长得像人的东西,都是有目标要达成的,就像那个小圆豆豆的目标是爬上坡,那个高瘦男人的目标是把书放进柜子里。谁要是帮助别人达成目标,孩子就喜欢和那个人亲近。谁要是专门去搞破坏,孩子就不喜欢那个人。自己要是有机会去帮助别人达成目标,自己就去做。去帮助别人的动机不是为了表扬和嘉奖。

  这不是爱心和同情心的表现吗?

  有爱心、同情心的孩子懂得关怀其他生命

  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也体现在自然地关怀别人的感情。心理学家杰罗姆• 凯根(Jerome Kagan)先给两岁多的小孩一个布娃娃玩。过会儿递给孩子一瓶墨水,对孩子说“你把这瓶墨水泼到布娃娃身上”。孩子会惊讶地拒绝。凯根就一再坚持让孩子那么做,孩子就一直拒绝,恐惧地看着凯根。凯根的结论是幼儿没有害人之心,因为他们对同类怀有深切的同情心。对一个两岁的孩子来说,一个布娃娃就是他的同类。

  记得莉莉一岁多刚会走,要是在外面玩时听到哪个小孩哭,她一定会循哭声找去,摇摇摆摆走到那个小孩前面,关切地看着她,再对我说“娃娃wa-wu wa-wu”(wa-wu 是她自创的词,意思是哭)。

  心理学家曾在实验室观察到一个孩子的鼻子被撞痛了,哭起来,另外一个孩子竟很同情地摸自己的鼻子!孩子年龄小到还分不清自己和别人,但见到别人的痛苦竟感同身受。人类之间天生好像就有一种自然的纽带?惺惺相惜的情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46716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