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栽培宝宝成为日后中英兼通的双语人才,应该让他先学习英语,还是汉语?
一些家长认为,既然孩子身在中国,有那么多说汉语的机会,要他能成为双语人,当然是越早接触英语越好。最好是还没学会走路,就先学会说英语!
这个说法来似乎很有道理。不过,具体应用起来,却忽略了汉语与英语学习之间的重要差异。如果应用不当,很可能适得其反,把宝宝导入误区,到头来难圆双语之梦。
这是个重要的抉择,家长们在做决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再三。我想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课题。首先是我个人的经验与观察。然后,是有关的语言试验。
我是个双语人。早期分别担任海外数家中英文报章与杂志的记者,也经常在国际会议上发言。此外,我在新加坡出生、生活、受教育。新加坡的双语政策在国际上是备受瞩目的,身在其中,对如何推动双语教育,自然也有深入的体会。
这些年来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许多在海外具有真正双语能力的人,往往是先学习汉语,后学习英语的。
另一方面,那些先学英语,后来才学习汉语的人,掌握汉语的过程往往会感到格外吃力。
在新加坡,这样的现象层出不穷。新加坡许多华人子弟,如果是先学习英语,直到进入小学后才学习汉语的,往往会觉得汉语难学,因而出现排斥华文的现象,让家长和学校都感到极度困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这个和我们的头脑如何接受与解读语言有很大的关系。
英国知名的心理学家索菲-史格特博士在大概十年前主持了一项试验,发现头脑神经对使用汉语与英语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除了说明应用这两种语文都差异,也推翻了一些既成理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英国剑桥大学MRC认知与头脑科学组的威廉-马斯伦威尔森博士就赞叹这份报告在头脑如何解读语言方面的研究所作出的贡献。
索菲-史格特博士的研究结论蛮有意思。她说:讲汉语远比英语要花更多的脑力。
“看来,一个人在孩提时候所学习的语言,其结构会影响到他头脑结构的发展和对口语解读的能力 … 例如,一生下来就讲英语的人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往往会感到格外困难。”
史格特博士的这项实验由她和同事在伦敦和牛津大学进行
在试验中,他们扫描了一组说英语的人的头脑活动,发现他们在听到英语词语的时候,其头脑在靠近左边太阳穴的一个叫颞叶的部位,有活跃起来的现象。研究员相信,这是头脑对所认识的英语词语所作出的反应。
跟着,他们又针对一组使用汉语的人进行了同样的试验,原本以为让这些人听到所认识的汉语词句,头脑也会有一样的反应,可是,却有了意外的发现。头脑扫描结果不只是显示左边的颞叶活跃起来,连右边的颞叶也同时活跃起来。
这个不同,说明了应用中英文的差异:应用英语靠的是左脑;应用汉语则是除了左脑,还得靠右脑。如果不能左右脑并用,说汉语就会出现障碍。
可是,为什么说汉语除了靠左脑,还得靠右脑呢?
这和汉语的语言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汉语和英语的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不同,在于音调的使用。说汉语,如果你没办法把阴阳上去这四声搞清楚,那绝对是要闹笑话的。而英语却没有这样的需求。而要把四声搞清楚就有如学习音乐,学音乐用的是右脑,说汉语因此也必须要能妥善使用右恼。
其实,汉语靠右脑,除了声音,还涉及文字。英文是拼音文字,只要你学会了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基本上就能开始书写了。可是,汉字却不一样。汉字所用的方块字,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画。要学会这些字,没有想象力是不行的。美术涉及的是由脑。认识汉字所应用的,因此当然也是右脑。
两种语文相比较,一个靠的是左恼,另一个必须左右脑并用。很明显的,学习汉语要比英语困难许多。
从逻辑上来说,如果宝宝学语文,从英文,而不从汉语开始,头脑在语言方面的应用将会偏重于左脑。这意味着虽然孩子往后的英语没问题,汉语却可能出现大问题。这其实就是许多新加坡孩子碰到的问题。
如果是这样,孩子如何能真正中英兼通?如何能圆双语之梦?
相反的,如果宝宝先接触汉语,一开始就是左右脑并重,往后不只是学英语,即使是多学几种语言,也会占尽优势。
宝宝的学习语言有几个关键期。两岁的时候是个敏感期,过后到发育期之前,学习语言也很快。在这个时候不让他学习汉语,左右脑并用,一旦错过了敏感期,以后要补救就事倍功半了。
因此,如果你要你的宝宝长远来说中英文都好,比较明智的做法,是让她先吸收汉语。在打下基础,确定孩子能左右脑平衡应用语言后,才开始学习英语。
“栽培双语宝宝,别急着让他学英语。”我这个说法看来似乎有点矛盾,不过,却是矛盾统一的,不能不察!
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张德顺是培正逗点国际业务董事,毕业于伦敦大学与帝国理工学院,获颁经济荣誉理学士、企业管理硕士与帝国研究院文凭。张先生学贯中西,除了擅长企业管理,也为海内外报章杂志撰文,广受爱戴。
(本文来源:培正逗点南汇分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48930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