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婴儿成长预言有哪些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育儿知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吗?我知道你们很爱我,我也很爱你们。听说你们经常为怎么能让我更好地成长而发愁,所以我特意写了这封信,告诉你们关于我的小秘密:我在 1 岁之前会发生什么变化,让你们能更好地了解我:

  1.我是个实验家

  你们别看我这么小,我可是个天生的实验家!我刚出生时,只会做一些反射动作,比如有东西放到我嘴里,我就会立刻吮吸;手一碰到东西就会紧紧攥住;哪里有响动,头就会转到那边去。有一个很棒的儿童心理学家叫皮亚杰,他认为我的这些反射可重要了,是形成智力的基础。虽然看起来可能差不多,可是我到了 1 个月大,吮吸乳汁和咬手指头的方式就大不一样了——因为我已经能辨别出它们并不相同。

  在生命的前几个月里,我会重复做一样的事情,比如抓各种各样的东西。如果一个偶尔的动作产生了有意思的效果,我就会经常重复这些动作,试着让这个效果再次出现。

  4 个月以前,我还不够聪明,总是不断尝试,犯错,再尝试。

  4 ~ 8 个月,我对周围的事情越来越感兴趣。比如玩具小车快停下的时候,我会伸腿去踢它,让它继续行驶。这个时候我能做得更有效、反应更快,原来那些无效动作也会大大减少。

  经典实验1

  “小宝宝也会随机应变!”

  皮亚杰曾经得出这样的实验结论:15 个月大时,婴儿会把不同的玩具从高处扔下来,不断变化玩具下落的位置,有时候把手臂垂直举起,有时候水平伸出,让它在自己的前方或背后落下。如果玩具落到一个新的位置上,接下来几次我都会让玩具落在那儿。你看,我会为了产生有趣的效果而有意改变自己的行为。

  当你们看到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别以为我就是在玩,其实我是在尝试不同的事情,在做实验呢!

  2我是探险家

  当我只有三四个月甚至更小的时候,每天要睡16个小时。虽然我醒着的时候只有八九个小时,可我一点儿都没有浪费时间。我在通过眼睛、耳朵、鼻子、皮肤,用看、听、嗅等方法感觉环境的变化。希望你们能给我布置一个丰富的环境,并给我创造机会探索周围的环境,这些对于我的心理发展都很重要。

  抓握物品,把东西翻转过来,看看把东西扔掉会发生什么……这些动作都是我自发做出的,心理学家给它们起了个名——“够摸动作”。可别小看这些动作,它们可在我的智力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探索环境。让我学习和掌握了大量的关于光和声的知识,对物体产生了感知。

  经典实验2

  “过量刺激也会阻碍我的发展!”

  在一项心理学实验中,研究者把婴儿分成 3组,向第一组婴儿提供中等数量的视觉刺激,包括简单的图形和挂在床头的会转动的积木架,第二组婴儿什么刺激都没有,向第三组婴儿提供过量的刺激,结果,第一组婴儿比第二组婴儿早6 ~ 8 周掌握够摸动作;第三组婴儿反而没第一组婴儿掌握够摸动作早,而且比第一组婴儿更爱哭爱闹。

  这个有趣的实验说明两个问题:向婴儿适时适量地提供刺激,可以促进他动作的发展;如果提供的刺激过量,反而可能阻碍他的发展。

  3.我是预言家

  从我一出生,我就向着未来成长。我可一点儿也不盲目,会预测未来发生什么事情,并能有计划地进行反应。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预期有趣的事情将在哪里发生。比方说,我想拿到一个正在运动的小车,我会预期小车最终会开到那里,而这种预期会让我把手伸向那些移动物体的目标处而不是它们目前所在的位置。

  经典实验3

  “向左走?向右走?”

  心理学家们做过一系列实验,他们向婴儿呈现一幅有趣的图画,图画出现的位置顺序是有规律的,比方说“左 -右 - 左 - 右”,而另一种顺序则是随机的,没法预测。只要给婴儿呈现1分钟有规律的交互顺序,3个月大的婴儿就能探测出这一模式,预期图片下一次将出现的位置,并把头转向将出现图片的一侧。

  这种预期有着积极作用,让我从小就能很快地了解并掌握事物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进行活动。

  比方说,我知道用手拍台灯,第一次台灯会亮,第二次会灭,那么我就会经常拍,让它一会儿灭一会儿亮。如果台灯一亮妈妈就会过来抱我,在我想让妈妈抱的时候就会拍亮台灯。但如果我做了同样的事情,妈妈有时候来但有时候不会来,那么我就会迷惑,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这么说起来,训练我有点儿像训练小狗,利用条件反射让我能够习惯性地做出一些反应?!虽然我不喜欢跟小狗比,但的确如此。

  所以,如果你们想让我成为一个乖小孩,那么对我的态度可就要统一,这样我就知道我做什么事情会出现什么结果。比如我撕书,你们会不理睬我,以后我就不会这么做了。

  4.我是摄影家

  虽然我到8个月大的时候,视力还是相当于一个近视眼的水平,但是视觉还是在各种感觉中占据第一位的。躺在婴儿床里,我只能看见天花板,但要是头立起来后,我的视野就会大大扩展,本来看不见的东西,都能看到了。

  经典实验4

  “主动出击!”

  婴儿不仅会把眼睛转向那些有趣的东西,还会主动寻找有趣的刺激物。

  心理学家黑斯的实验观察是,新生儿如果在清醒警觉时,光线也不刺眼,就会睁开眼睛;如果睁开眼睛一片漆黑,就会仔细地扫视周围环境;如果光线明亮,就会粗略的扫视周围环境;当发现边缘,就会停止粗略的扫视,而是沿着边缘观察,如果可以,还会想去去看看边缘的另一侧是什么。

  很小的时候,婴儿并不会仔细看轮廓里面的东西。一个月大的婴儿开始扫视面孔和眼睛的外围轮廓,直到两个月大,才会注意其他内部的细节特征。

  我还会被那些运动的物体所吸引,对于运动的敏感度也会随着年龄而加强。即使是新生儿也能稳定地追踪物体的运动,但最初仅限于体积较大、运动较慢的物体。通常我的目光会停留在运动物体一两秒前所处的位置上,然后突然将目光迅速转移到物体的新位置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能够更好地转动头部和眼睛来追踪目标。

  另外,运动能够更好地帮助我识别物体,因为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就能够比较容易地感知到物体内部的不同特征。

  5.我是艺术家

  如果能画好人物的脸就能成为大画家,那我一定有这方面的天赋。

  当我还是出生不到一个小时的新生宝宝时,我就喜欢注视人脸。出生1个月后,我的眼睛更喜欢跟随运动的人脸转动。心理学家因此认为,可能存在着一个先天机制,让我对人脸产生注意。

  另外,我们对不同面孔的喜好程度并不一样。出生1天左右的婴儿就会更喜欢母亲的脸。而且,我们也会有“审美偏好”哦,会对那些有吸引力的成人面孔注视更长时间,这种偏好在我们出生3天的时候就能观察到。

  经典实验5

  “我也怕……”

  在对先天白内障婴儿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那些 2 ~ 6 个月大时看不见东西的婴儿,即使恢复了视觉,多年之后他们对于人脸的知觉还存在着细微的缺陷。

  因此,在出生后头几个月,让婴儿多接触不同的人、看不同的人脸对面孔知觉的正常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6.我是科学家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当然知道宇宙中的事物都要遵守物理定律,比如任何事物都不会消失。但对于刚刚进入这个世界的我来说,即使最平常的事情也会让我新奇不已:哇哦,我闭上眼睛的时候,这个世界会去哪儿啊?

  心理学家对婴儿1岁内对“物体恒存在” 的理解进行了研究。物体恒存在是指“即使眼睛看不到,某件物体也依然存在”这一认识。

  比方说,妈妈用毛巾遮住脸,没有掌握“恒存在”的婴儿就会认为妈妈不见了。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婴儿在 12 个月之前不可能具备这个概念。可后来的心理学家发现,婴儿掌握“恒存在”的概念可能要比这早得多。

  经典实验6

  “用脚丫想都知道,这不可能!”

  研究者制造了一些“不可能”的场景,让 6 个月的婴儿观察正常滑下的小车和受到“障碍”但依然能够滑下来的小车。在这项实验里,开始的时候,婴儿可以看见小车滑下来,或者被障碍物拦住;然后用遮板遮住有障碍物的这部分,但婴儿仍然能够看到小车开始下滑和最后滑下的样子。

  如果婴儿有“恒存在”的概念,他就会认为遮板后面的障碍物还存在,正常的场景是小车应该停下来。可是由于试验者做了手脚,有障碍的小车也滑下来了,这个“不可能”的场景会让孩子很吃惊,观察不可能情景的时间更长。他们明白,即使看不到障碍物,但它依然存在。这为婴儿理解恒存在提供了合理的证据。

  通过实验发现,3个半月大,我们就可能就对物体恒存在有一些基本认识。心理学家夸我们是天生的科学家,能够对重力、惯性、物体恒存在等进行简单解释。

  所以,爸爸妈妈,虽然我有很多新鲜事物要学,对很多事情吃惊,不过,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了解了一些万物运行的基本常识了。

  7.我是外交家

  模仿他人是最基本的社会行为之一,我可是这方面的专家。皮亚杰认为婴儿要到 8 ~ 12 个月才能模仿他人。而后来的心理学家发现,婴儿很早就可以模仿他人的动作了。这让我在人际交往方面,具备了外交家的天赋。

  经典实验7

  “我会照你那样做!”

  心理学家发现,不足1个月的孩子就能模仿别人。他们的实验非常直接。一位实验者坐在 12 ~ 21天大的婴儿面前,对着婴儿吐舌头、张大嘴、撅起嘴唇并摇动手指。之后实验者一脸平静地看着婴儿,等待他的反应。很明显,婴儿在模仿他。这项实验后来被多次验证,说明婴儿并不需要赤手空拳闯天下,从很早起开始,他们就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并且可以模仿他人。

  爸爸妈妈,我说的这些只是很少的一些秘密,是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和观察,在很多宝宝身上发现的。我身上还有很多很多的秘密需要你们慢慢发现。我已经准备好啦,和你们一起探索这个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我自己。你们准备好了吗?爱你们的宝宝。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49494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