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不可盲目迷信智商——不要说孩子脑子笨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在北京有一所大医院,它的一个诊疗室是经过国家评定可以测查智商的机构。在诊室外的长凳上,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排队测智商,其中有不少家长是从外地千里迢迢带孩子来测查的。而测查的结果,绝大多数结论是“智商正常”。有些地区的教育研究机构大规模地给本地区的学生测查智商(他们多数没有测查资格)。为什么近些年人们这样热衷于智商问题呢?我认为跟人们的如下认识误区有关:高智商就是聪明,聪明就会学习好,学习好就能上重点学校考上大学,将来就是人才。不容讳言,人的智力水平,与他的成才有一定关系,智力是成才的基本条件之一。然而为什么许多小时候高智商的儿童长大以后平平庸庸呢?在前边关于非智力因素重要性的阐述中,我们举出了详实的例证。
  中国古代有一个《伤仲永》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叫仲永的小孩,聪明过人,记忆力好,而且能当场做诗做文。他的父亲带着他到处表演,挣了不少钱。然而过了若干年后,这个孩子已经“泯然众人”了,成了一个平平庸庸的人。孩子的“智商”怎么不起作用了?
  现在有些家长的想法是,孩子查了智商,如果智商较高,就下大力气培养他上大学;如果智商一般或较低,就顺其自然,不费那么大力气。这是一种危险的有害的想法,不符合客观规律。在80年代以前,智力成才的观点曾经有一定的影响力,人们把智商看得过重。80年代以后,大量的研究证明,智力仅仅是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不是全部,关键因素在于非智力因素。90年代又有一个新的观念,就是认为情商(EQ)是人成才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其实,情商与非智力因素是一致的。现在,有两种关于人的成功的说法,一个是:一个人的成功,20%靠智商,20%靠机遇,60%靠情商;另一个是:20%靠智商,80%靠情商。不管哪种说法,都不认为智商是决定因素。关于情商,我们在后文有简要介绍。在此,我再次重复我的观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同开发是成才的基本规律。我相信来自民间的一首谚语所说的: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教育得法,皆能成才。凡是智商在政党值内的孩子, 科学施教,都能成为人才。
  我们再来谈智商测查问题。目前,在中国使用的智力量表是从西方引进的,它们的科学性还在不断完善之中。而且,进行测查的人是否“持证上岗”,测查的结果是否可靠都值得注意。偌大的北京,仅有少数专家有测查智商的正式资格,而且结果仅供参考。专家研究告诉我们,在人群中,高智商者不过5%。低智商者不过3%,大部分人是智商正常。有一位教授的观点是符合实际的,他认为:“智力正常,个性成才。”这里的个性是指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是非智力因素。
  由此,我们想到家长对孩子说而又不应该说的一句话:“你脑子笨。”类似的话还有:“你是榆木脑袋”,“你是猪脑子”,“你简直是傻子,谁都比你聪明”等等。家长的话往往是由于孩子不努力学习,心里生气说出来的,也有些家长,确实认为孩子的脑子不灵。我想规劝家长,一般孩子上了小学,经过努力能跟上班的,都是智力正常,不存在笨的问题。如果总孩子笨,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定势:“我笨。”结果影响孩子的智力活动积极性,反而限制了智力的发展,学习也上去。聪明的家长不该这么做,应该对孩子多说鼓励性的话,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你干得不错”,“虽然成绩不理想,你尽力了”,“你能做得更好”,“爸爸妈妈为你的进步骄傲”……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孩子有自信比什么都重要。而孩子的自信,特别需要家长悉心保护, 认真培养。

  作者介绍:王宝祥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工作研究中心主任,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班主任》杂志主编,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协同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电视台《今日做父母》专题节目顾问。
  王老师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教师素质、班主任工作和家庭教育。个人教育论著 150万字,主编教育书籍1200万字。代表著作有:《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初中生家长学校教材》、《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特点、误区及指导家庭教育对策建议》、《班主任工作全书》等。近几年来,先后到20多个省市讲学,多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513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