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清代学者朱伯庐先生的《治家格言》,许多人并不陌生,有人还能背诵其中的重要文句:“黎明即起, 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睡,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莫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见富贵而生诌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生骄态者,贱莫甚。……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治家格言》出自封建时代的封建文人笔下,肯定有糟粕存在,但不乏可借鉴之处。特别是这种“家有家规”的意识,在今天仍是非常需要的。
现在,有些家长,尤其是一些年纪较轻的家长,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缺少家规意识,在家庭生活中,明显的缺少规矩的约束,这不但对于家庭建设不利,对孩子的成长也没有好处。
家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全家人的,是家庭“公约”,人人都应该遵守,朱伯庐的《治家格言》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针对孩子的,是家长用守则的形式来约束儿女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针对孩子的家规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成人化。对于任何家庭来说,这种家规都是需要的。没有“公约”式的家规,针对孩子的家规就难以执行,因为孩子会觉得不公平。笔者在年轻的时候,制定过这样的“公约”式家规:“每天要有充实的生活内容;人人抓紧学习,文体活动不误;凡事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对于孩子,在学龄前和学龄初期,曾经订有“顺口溜”式的家规:“不动火,不动电。不串门,不出院。不在床上乱打闹,按时睡觉和吃饭。学写字,学画画儿。跳跳绳,搞锻炼。人人都夸好孩子,爸爸妈妈更喜欢”。用毛笔抄好,贴在墙上,让两个孩子背下来,照着去做。今天看来,这些家规虽有缺点,总的来说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订家规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主要原则是从实际出发,简明扼要,持之以恒。针对孩子的家规,不能多少年一贯制,要随孩子的成长增减内容。一旦有了家规,家长要带头遵守。共同遵守家规会形成好的家风,持久不衰,对全家人的发展都有利。
有一位优秀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订下了四项重要的家规:一是教育孩子从小时抓起,持之以恒;二是高度重视培养的孩子的责任感;三是在家庭里讲民主,家长处处以身作责;四是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四项家规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坚持不懈,不但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品德习惯,而且使孩子勤奋学习。孩子高中毕业后,考取了重点大学。
家长制定家规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重视全面素质的提高,不要光订有关学习的内容。不论是针对全家的,还是针对孩子的,都应有全面思想。
其次,对学龄期的孩子,要突出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品德和习惯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导向和动力。我们在前边曾谈到,成人是成才的基础和保证。
第三,家规要合乎情理,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松得没有奔头。要订在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度”上。
第四,要有落实家规的措施。家规是约束人的,是否能约束住,要有具体措施。比如,落实文字,人人熟记;定期评价,表扬批评; 家长示范,带头自检; 互相监督,发扬民主;有人违规,适度惩罚;记家庭日记、不断总结等都是可行的方法。
成功的家庭都有家规,成功的家庭教育也都有家规,这是无数事实证明了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5143.html
相关阅读: